摘要:化學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其理論知識形成與科學實驗密不可分。高中化學教學涉及眾多實驗,化學實驗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深化理論知識,培養學生探究、創新和實踐能力的關鍵途徑,是化學知識的源泉。尤其最新的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對化學實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立足于學生的發展需求優化實驗教學,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核心素養;學習興趣
高中化學實驗是連接化學知識與實踐的紐帶,教師關注實驗的育人價值,科學優化實驗,有利于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一、新課改視野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現狀
(一)實驗理念滯后,片面理解實驗教學價值
一些教師已經逐漸意識到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但依然無法將這種理念轉化成為具體的教學行為,甚至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沒有做出實質性的改變。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教師和學生都明確化學實驗可以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等,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并未做好準備工作。在這種理念下,學生常常以“好玩”“看熱鬧”的心態對待化學實驗學習,難以真正投入到化學實驗的深度學習中。而且受高考制度的影響,仍存在以高考成績對學校進行考評,以學生的分數對教師進行考評的現象。在這種氛圍下,導致化學教師更關注學生的化學成績而非化學核心素養,甚至認為化學實驗只會制約學生的學習。
(二)教學方法陳舊滯后
教師的教學手段尤為重要,其直接決定了教學結果以及學生的學習態度。縱觀當前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受傳統教學理念和模式的制約,教師依然沿用填鴨式的形式開展實驗教學,即教師按照教材上的實驗內容,按部就班講解實驗,或者結合教材上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演示。在完成實驗之后,教師會馬上圍繞化學實驗中涉及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這種單一、陳舊的實驗教學模式,會使化學實驗課堂氛圍沉悶,教師和學生之間沒有有效的溝通,難以提升化學實驗的教學效果。
二、新課改視野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更新教學理念,重視化學實驗教學
教師具備什么樣的教學理念,直接決定了教師的教學行為,直接影響了課堂教學效果。基于新課程改革下的化學實驗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對傳統的教學理念進行優化和更新。首先,教師要重視實驗教學,并將其納入到具體的課堂教學計劃中。同時,從學校的層面來說,也應增加資金投入,優化實驗教學硬件條件,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實驗探究環境,以便于化學實驗的順利開展。其次,教師在優化實驗教學時,應立足學生的主體地位,緊緊圍繞高中生的學習需求,設計實驗教學方案,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實驗學習,深入理解理論知識,實現多種能力和思維的發展。再次,教師在優化實驗教學時應切實結合學生的實驗學習需求,堅持與時俱進的態度,努力尋求多樣化的實驗教學手段,不斷提升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二)明確化學實驗目標,落實化學核心素養
為提高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結合具體的化學實驗內容、“化學核心素養”內容,設置明確的、完善的實驗教學目標,并借助教學目標的指引,最終完成高效的實驗教學。
以“鈉與水反應”的教學為例,由于這一反應在整個章節、整個高中化學中都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師在具體設置實驗教學目標時,應立足于 “課程標準”內容,結合真實情景中的應用實例或通過實驗探究,了解鈉的主要性質及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設置實驗目標。實驗目標:1.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基于研究物質性質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驟,探究鈉的性質。2.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通過設計鈉與水反應的科學性實驗,認識科學探究是進行科學解釋和發現、創造和應用的科學實踐活動。3.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通過對鈉的性質探究等一系列科學探究活動,增強安全意識和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實驗目標設置,能提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契合新課改下的實驗教學要求。
(三)優化實驗教學手段,提高實驗教學效果
1.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實驗教學研究發現,科學、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可顯著提升化學實驗的教學效率。但如果過多使用,或者使用不當、濫用多媒體技術,就會適得其反,甚至會影響高中化學實驗的教學效果。基于此,化學教師在優化實驗教學時必須對化學實驗進行合理分類,針對一些難以在課堂上進行演示的化學實驗、具有危險性的化學實驗、稍縱即逝并難以觀察的化學實驗,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其直觀、形象地呈現出來。這樣,能有效提升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而針對正常的化學實驗來說,教師應盡量給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引領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提高實驗教學效果,最終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2.積極開展探究式化學實驗。面對新課改的要求,化學教師在優化實驗教學時,必須要立足于化學實驗的操作性、實踐性,轉變實驗教學模式,積極開展探究式化學實驗,引領學生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理論知識,提升探究能力、創新能力。例如,在“二價鐵與三價鐵之間的轉化”實驗教學中,如果教師單純按照教材上的實驗方案開展教學,為學生講解實驗、演示實驗,就會導致化學實驗教學效果不佳,甚至制約學生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探究能力的發展。因此,化學教師在優化實驗教學時,應對其進行適當的改變,使其成為具有探究價值的實驗教學方案。例如我們可以把“二價鐵與三價鐵之間的轉化反應”的實驗改成成“探究補血劑中鐵元素檢測實驗”,學生能直觀地體驗實驗研究的一般過程和化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然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通過相互配合、彼此交流,共同完成本實驗的探究學習。
三、結語
綜上所述,化學實驗在課堂教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有效的化學實驗,能夠更好地揭示具體現象背后的化學規律,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發現化學知識,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凸顯化學實驗的育人價值。因此,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的設計,鼓勵學生進行假設和推測,并在實驗中不斷驗證,以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劉玉榮,史鵬園.“深度學習”視野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問題與對策[J].化學教育,2018(17).
[2]林立豪,施建梁.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7(32).
[3]李俊.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
作者簡介:饒燕芳(1985.01-),女,漢族,海南瓊海人,碩士研究生,高中教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學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