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玲 胡加玲
摘要:在人類文明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藝術教育被反復提起,藝術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相對比較復雜,對學生的天賦以及學習興趣是一個較大的挑戰。在全面推進教育體制改革的過程之中,陶藝教學的比重有了明顯的提升,作為現代美術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陶藝教學對學生操作技能的要求相對比較嚴格,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利用這一教育板塊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啟發力以及審美能力和感知能力,進一步開發及培養學生的造型意識,確保學生能夠實現自主探索和個性化的創作。
關鍵詞:現代美術陶藝;造型意識;開發與培養
引言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主動創新教學策略,改革教學模式,真正實現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有效培養及提升。對于現代美術陶藝教學來說,難度系數相對偏高,十分考驗學生的藝術基本功。美術教教師需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造型意識為基礎,關注學生在自主學習和領悟過程中的真實情況,精心挑選教學內容,主動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堅持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鼓勵學生自由發展、大膽想象,實現現代美術陶藝教學質量及水平的穩步提升,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應用型人才。
一、現代美術陶藝教學與造型意識
陶藝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藝術形式,與空間藝術和造型藝術存在密切聯系,其中造型意識的樹立最為關鍵,這一點有助于充分的凸顯陶藝藝術品的內在價值以及審美要求。教師需要著眼于陶藝教學工作的開展現狀,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造型意識,關注對陶藝專業學生身心成長發展背景的分析及研究,讓學生能夠主動接受優秀思想文化的熏陶,自主鑒賞和賞析不同的陶藝作品,在良好造型藝術的指導下進一步提升個人的專業素養。教師需要拉長戰線,意識到造型意識培養以及開發的艱巨性,關注學生審美觀的有效提升,了解學生的創作能力。在全面創新教學策略改革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實現學生的個性化成長,保障學生能夠有所收獲。
二、現代美術陶藝教學現狀
(1)教育教學缺乏創造性
在開展陶藝教學活動時,教師仍然以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為基礎,教育教學觀念滯后與時代發展的要求。很少有教師能夠合理的創新陶藝教學內容及形式,這一點導致整體的教育質量不夠理想,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與時代發展需求之間還存在明顯的區別,很少有教師能夠結合當前的教育改革現狀,通過對學科教學背景的深入分析以及研究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以及個性化發展訴求。實質的教育質量量持續下降,一部分育人資源被浪費,難以充分凸顯現代美術陶藝教學的育人作用及優勢。
(2)課堂教學開放度不夠理想
新課改之后的教育教學環境產生了明顯的變動,要求教師站在宏觀的角度逐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盡量避免閉門造車,以打造開放課堂和精彩課堂為基礎,確保教育工作能夠取得新的突破及成效。但是對于現代美術陶藝教學來說專業性比較明顯,有的教師為了抓教學進度,直接按照前期的教學大綱來進行分析及研究,課程設置相對比較單一,沒有著眼于時代性和開放性的教育改革要求,充分凸顯陶藝教學的重要特色及優勢。實質的學科教學質量不夠理想,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較少,無法充分跳出教材以及課堂的局限,最終導致學生在陶藝學習時出現了許多消極應對的情緒,難以實現舉一反三和學以致用,學習能力和學習質量不夠理想
(3)忽視造型意識的培養
現代美術陶藝教學要求教師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造型意識,明確這一重要的育人目標,積極調整教育教學思路,保障對癥下藥。但是有的教師對造型意識的理解和認知比較片面,沒有根據理論知識講解的現實條件與學生共同探索陶藝作品的具體制作流程,忽略了造型意識的有效培養及提升。教師將主要精力和時間放在技能訓練上,以陶藝作品的技法講解為基礎,最終導致學生只能夠淺嘗輒止,理論基礎比較扎實,但是應用能力不夠理想,難以在良好造型意識的指導之下自由發散。
三、現代美術陶藝教學中造型意識的開發與培養策略
(1)積極整合多種藝術形式
學生造型意識的培養以及開發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需要拉長戰線,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盡量避免閉門造車。關注對其他藝術形式的有效借鑒,著眼于當前陶藝教學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種不足,靈活利用多種現代化的藝術表現形式引導學生自主感知及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通過直觀生動的講解來引導學生自主分析陶藝作品背后的傳統文化,鼓勵學生自主認識作品的造型元素。很多學生躍躍欲試,能動性高漲,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變得更加自信和主動。教師則需要以現代雕塑等立體造型感相對比較強的藝術作品為出發點,鼓勵學生在自主鑒賞的過程中獲取更多的靈感。這一點有助于更好的打造開放課堂和精彩課堂,逐步提升學生的造型意識以及綜合能力,確保學生能夠主動接觸豐富的造型藝術,實現個人綜合素養的穩步提升。
(2)全面提升學科思想認知
教師需要始終堅持現代化的教育教學思想,關注對現代美術陶藝教學側重點的分析及研究,以學生造型式的培養為基礎,提升自身的思想認知。正確看待陶藝教學中造型意識的培養要求,充分凸顯這一意識的內在價值,將理論講解以及學生的自主動手相聯系,積極優化課堂教學氛圍,注重對學生的恰當指導,發展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保障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之下逐步提升個人的學習素養。另外,教師還需要關注對造型意識開發以及培養工作的理論分析及研究,注重環環相扣,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靈活利用多種現代化的教學策略優化教學氛圍,實現多種教育元素的有效整合。
(3)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
在培養學生造型意識之前,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認知以及理解,引導學生主動領悟陶藝作品的造型魅力,分析其中的造型語言,這一點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有重要影響。教師需要關注對不同教學方案的合理設計,了解陶藝作品造型的發展歷程,以歷史變動以及造型服飾技巧的分析及研究為依據,讓學生親身動手,自主操作,大膽探索。這一點有助于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確保學生能夠在自主探索及延伸的過程之中逐步形成較強的造型意識,真正實現舉一反三。
結語
現代陶藝教學工作的變動比較明顯,教師需要著眼于不同的造型意識培養要求,關注對現代化教學策略的有效整合及靈活利用。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引導學生自由發展,凸顯學生主體價值,實現多種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保障學生變得更加主動和積極。
參考文獻
[1]周燕. 論現代陶藝教學中造型意識的開發與培養[J]. 都市家教月刊, 2014, 000(012):235-235.
[2]高姍. 探究現代陶藝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開發與培養[J]. 美術教育研究, 2016, 000(020):13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