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華
(西藏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西藏 拉薩 850001)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西藏自治區全面改善社會發展問題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實現我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創新型方式[1],具有時代發展現實與歷史結合性的意義和創新與突破發展性的意義。對于西藏自治區而言,發展鄉村產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關鍵所在,不僅利于增加農牧民收入、提高農牧民生活水平、促進鄉村經濟發展,還起到促進社會穩定、維護民族團結、致富于民、造福于民、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巨大作用。
通過分析內外部的核心發展資源,同全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鄉村文創產業發展戰略有機結合,利用SWOT 分析法分析西藏自治區文化創意產業與鄉村產業在融合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機會、挑戰;利用PEST 分析法宏觀分析西藏自治區鄉村文化創意產業中存在的問題。以西藏自治區鄉村SWOT-PEST 模型為研究對象,在宏觀環境條件下分析鄉村文化創意產業在維護脫貧攻堅戰成果中的作用,為實現鄉村文化創意產業興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探索西藏自治區文化創意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基礎[2]。
西藏自治區鄉村文化底蘊是西藏自治區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保障,以鄉村建設為基礎,有效促進農牧民就地就業與創業,助力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鄉村產業轉型升級,延長鄉村產業鏈。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維護了脫貧攻堅的成果,促進了文化消費,針對市場開發相關產品,促進鄉村產業興旺,助力鄉村產業從粗放式、消耗型向可持續式、精細型轉型發展,提高了農牧民的收入水平。
西藏自治區地域遼闊,村落分布零散,環境惡劣,第一、第二產業發展較差,運輸業落后,村落文化參差不齊,鄉村發展缺乏創新,“千村一面”現象普遍。
鄉村振興戰略下,西藏自治區更加注重發展鄉村經濟,為西藏自治區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建設性的發展機遇和政策“紅包”[3]。鄉村文化創意產業重在鄉村文化,可借助文化專項經濟,加快鄉村文化資源的挖掘。
鄉村文化創意產業多方位融合鄉村文化、土地、復合型人才等資源,并對這些資源進行再分配、再包裝。然而,西藏自治區自然環境較為惡劣、鄉村治理較為落后,給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困難。文化創意產業將新興產業與傳統鄉村產業相結合,發展過程中會觸碰新的產業壁壘,造成鄉村收入“真空期”,這為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的實施帶來巨大挑戰。
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地對政策、經濟、社會、技術4 個方面的因素進行深入分析,研究文化創意產業鄉村產業發展的助力,構建西藏自治區維護脫貧攻堅戰成果的SWOT-PEST 模型矩陣。如表1 所示。

表1 西藏自治區維護脫貧攻堅戰成果的SWOT-PEST 模型矩陣
2.1.1 內部政策優勢
西藏自治區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使文化創意產業有充足的內部優勢及原生動力。
2.1.2 內部政策劣勢
在實際調研中發現,鄉村文化創意產業宣傳力度不夠。雖然如今文化消費熱度不斷提高,但消費者只能依靠市場選擇產品。
2.1.3 外部政策機遇
脫貧攻堅政策為西藏自治區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時使農牧民的產品投入到市場后也可獲得一定的補助。
2.1.4 外部政策挑戰
失去相關政策的扶持,農牧民會猶豫是否繼續從事鄉村文化創意產業活動,這為鄉村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帶來一定阻力。
2.2.1 內部經濟優勢
西藏自治區鄉村文化創意產業是在已有鄉村文化的基礎上,展現西藏自治區鄉村文化特有的魅力,在市場中有一定的優勢。因此,農戶通過發展鄉村文化創意產業,可使原本的傳統鄉村產業轉型升級。
2.2.2 內部經濟劣勢
西藏自治區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前期會影響鄉村中已有的傳統產業,并對其造成沖擊。現有的鄉村生態環境與基礎建設較差,會影響到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的生產效率及進入市場的銷售狀況。
2.2.3 外部經濟機遇
西藏自治區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使鄉村傳統手工業、傳統農牧業、旅游業的管理更加精細,農牧民將精力集中于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上,鄉村中耕地與閑置土地都能夠重新利用與流轉[4],可帶動村內多產業間的協同發展,多角度地解決鄉村因老致貧、因懶致貧、因殘致貧的問題。
2.2.4 外部經濟挑戰
西藏自治區鄉村大規模開展鄉村文化創意產業,難以把控消費者的心理,激化了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矛盾,使市場需求受到沖擊,導致價格下降,影響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系統發展。
2.3.1 內部社會優勢
西藏自治區的基層村集體建設是多重建設的結果,因此西藏自治區的相關政策,尤其是基層村官制度建設影響其長久發展。
2.3.2 內部社會劣勢
農牧民無法有效甄別社會市場的選擇,只能通過個人想法或者原本鄉村理念文化創意產業產品發展方向進行選擇。導致了原本豐富的鄉村文化資源利用程度不足,載體的復雜程度不夠,市場的匹配程度不高,影響了相關產品銷售。
2.3.3 外部社會機遇
西藏自治區發展鄉村文化創意產業具有新穎、可持續等特點,大眾逐漸信賴西藏自治區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產品。
在“后疫情時代”的浪潮中,隨著大眾文化消費動力不斷加強,大多數農牧民思想發生了轉變,所從事的行業也逐漸向服務業轉變。
2.3.4 外部社會挑戰
大多數西藏自治區的鄉村文化創意產業企業都很難成長,缺乏發展因素是阻礙鄉村文化創意產業在新時代市場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原因。
2.4.1 內部技術優勢
西藏自治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在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傳統的手工藝、一脈相承的技術等方面極具優勢。
2.4.2 內部技術劣勢
西藏自治區鄉村文化創意產業需要不斷創新,革新技術,將老文化用新技術展現出來,使產品呈現出更好的效果。
2.4.3 外部技術機遇
電商平臺以及線下活動能促進商業直營以及線上文化創意產業銷量,有助于建設鄉村文化產業產品的品牌,讓鄉村文化創意產品有處可銷且銷路更廣。
2.4.4 外部技術挑戰
電商平臺與線下活動作為西藏自治區鄉村文化創意產品與市場溝通連接的紐帶,是線上線下銷售的重要渠道。
將SWOT 與PEST 分析方法相結合,分析西藏自治區文化創意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路徑,以期加快西藏自治區鄉村城鎮化建設,改善西藏自治區鄉村治理狀況,加強西藏自治區鄉村居民技術素質教育,促進傳統村落復興,保護鄉村傳統文化,使西藏自治區通過文化創意產業實現鄉村產業興旺、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生態宜居的愿景。
在西藏自治區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產品生產是核心,是鄉村賴以生存的基礎條件,是鄉村發展的基礎。文化創意產業可以彌補鄉村傳統產業發展結構單一、效率低、價值不高的不足,通過新技術、新理念、新架構改變傳統農牧民“靠天吃飯”的局面,通過產業融合,促進鄉村產業轉型與升級,達到致富于民、助力鄉村振興的目的。
在西藏自治區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生活環境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基礎和核心力量,是鄉村賴以生存的保障。
在西藏自治區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鄉村文化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關鍵因素,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靈魂。文化資源輸出形成文化創意產品,利用文化資源底蘊對已有產品進行文化賦值,可全方位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更好地探索文化創意產業。
在西藏自治區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民風民俗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輔助因素。其作為文化創意產業在鄉村中的潛在因素,會影響文化創意產業輸出方向。應加大創新力度,注重特色文化的發展,建設“一村一產業鏈”的發展模式,健全西藏自治區鄉村民眾法治、自治、德治觀念,使文化創意產業致富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