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聯網+”環境下,我國多數高校都開始嘗試采用新型的圖書館文獻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這對提高圖書館文獻管理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紹“互聯網+”環境下圖書館文獻管理創新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互聯網+”環境下圖書館文獻管理的現狀,最后提出“互聯網+”環境下圖書館文獻管理創新的有效策略,以供大家學習和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環境 圖書館文獻 管理 創新
圖書館高校起關鍵的作用,是學校進行科學調研、服務于教學和實施信息資源管理和整合的主要基地,方便很多教師和學生。在現今的圖書館建設中,要抓住“互聯網+”環境為圖書館創造的機遇,要不斷創新改變傳統的建設理念,與時俱進,以確保教師和學生得到更加優質的服務,使其調研以及學習活動可以穩定進行。
一、“互聯網+”環境下圖書館文獻管理創新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圖書館穩定發展
對于圖書館來說,文獻資源是重要基礎,也是圖書館存在的有力保障,在“互聯網+”環境下,人們往往對現代信息化網絡有更多的需求,所以圖書館必須及時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斷促進圖書館文獻管理工作的創新,才可以充分發揮圖書館的重要價值,促進圖書館穩定發展。
(二)滿足更多用戶的實際需求
當前,多數用戶都是利用圖書館獲得文獻,在信息化時代,圖書館必須結合各個層次讀者的需求進行改革,考慮文獻資源的實際使用情況,高效開展文獻管理工作。文獻資源管理是新舊交替的過程,傳統管理模式雖然有效,但是根本不能與時代發展變化相適應,所以必須迅速改變傳統文獻管理模式,盡可能使文獻資源的使用效益得以更好地實現。
(三)有助于提高用戶的文獻檢索水平
“互聯網+”環境下迎來積極創新的時代,現如今,就用戶來講,較高的文獻檢索效率能夠明顯提升其工作效率,無須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論文寫作、科研以及項目選題等等,都與文獻資料查找有密切的聯系。[2]但是傳統的圖書館文獻查找往往要耗費很多精力,為了充分利用檢索功能,大大提高檢索效率,需要不斷促進傳統圖書館文獻管理的創新,這樣就可以提高圖書館管理服務質量,以確保廣大用戶獲得不錯的文獻檢索體驗。
二、“互聯網+”環境下圖書館文獻管理的現狀
(一)文獻管理人員自身能力不足
在“互聯網+”環境下,對文獻管理人員提出的要求更加嚴格,作為圖書館文獻操作人員,要想做好管理工作,必須具有一定的綜合職業素養,但是計算機網絡技術水平和職業素養不高是當前圖書館文獻管理人員普遍存在的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圖書館對培養以及引進文獻管理人員時忽視其對計算機能力的培養,使其未能與現代網絡圖書館文獻管理水平的全新要求相適應,進而阻礙圖書館文獻管理創新的發展。
(二)文獻管理人員的管理方法落后
現階段,許多圖書館文獻管理不能與時俱進,文獻管理人員還是采用傳統的管理方法,具體表現在:其一,信息化建設不夠,目前圖書館的文獻管理方法以及手段依舊是以傳統操作為主,數據庫建設沒有統一標準,無法與互聯網時代對圖書館文獻管理提出的全新要求相適應,造成沒有從根本上實現統一的文獻使用共享機制,不能更加高效地服務于用戶。[2]其二,由于沒有市場調查,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用戶年齡,還有公眾閱讀方法等等,多數圖書館文獻主要是紙質文獻,導致很多文獻都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體系建設遠遠不夠,造成其他媒體文獻資源不豐富。
(三)文獻管理理念落后
在“互聯網+”環境下,以往的圖書館文獻管理理念根本無法適應時代發展需求,要想提高圖書館管理服務水平,需要積極轉型升級,轉變以往的圖書館文獻管理理念,建立全新的管理機制,圖書館應該合理利用網絡信息化,與互聯網創新文獻管理進行優化整合,結合現代用戶的具體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創新理念,以加快圖書館網絡進程。
(四)數字圖書館文獻資料過于分散
在“互聯網+”環境下,社會每個行業都高速發展,而數字圖書館也是如此,發展速度相當快,數字圖書館是存儲大量數據的信息倉庫,存儲空間比較小,可以完整保存文獻資源,能夠節省很多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通過科學應用數字圖書館促進圖書館文獻管理數字化服務建設,真正實現文獻資源共享的目標,用戶利用網絡平臺任何時候都能在線檢索文獻,彌補傳統文獻查找存在的不足,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以更好地推動圖書館的發展。[3]盡管數字圖書館提供各種類型的文獻資料,也為大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文獻資源學習方法以及查找方法,然而數字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多樣性讓文獻具有無序性的特點,不能將數字圖書館的價值全面發揮出來,所以必須重視數字圖書館的管理創新,達到多樣性文獻檢索的目的,有針對性地為用戶提供相應的服務,以推進圖書館文獻的創新管理。
三、“互聯網+”環境下圖書館文獻管理創新的有效策略
(一)組建一支專業的文獻管理人員團隊
在“互聯網+”環境下,要想提高圖書館文獻管理人員的服務質量,必須著重培養專業隊伍,組建一支專業的、優秀的文獻管理人員團隊。第一,圖書館應該根據目前的人才結構,科學制定相應的文獻人才管理規劃來顯著提升管理服務水平,能夠利用合理制定圖書館招聘制度,將文獻管理人才認真篩選出來。[4]第二,重視人才培養,根據新時期用人的實際需求,定期實施文獻管理能力以及科技能力的培訓機制,使管理人員全面掌握管理能力以及科學信息能力。并且圖書館能夠制定相應的考核激勵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對文獻管理者作出客觀全面的考核評價,對文獻管理方面表現出色的人員,能夠適當調整和提升工資待遇,但是對于多次考核不合格的人員,應該立刻辭退,這樣就可以保證高素質的圖書館文獻管理人才,以促進圖書館的穩定發展。
(二)建立完善的文獻管理信息系統
將互聯網和圖書館相結合,可以促進圖書館文獻管理創新,彌補傳統文獻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積極探索出與“互聯網+”時代相符的文獻管理創新途徑,為了更好地推進圖書館發展,必須基于網絡信息技術平臺,利用積極融合和創新,建立完善且全面的文獻管理信息系統,制定全新的文獻管理方法。同時,要制定標準化和科學化的文獻保障制度以及檢索制度,摒棄以往的圖書館管理模式以及服務方法,制定全新的圖書館網絡管理模式以及服務方法,進而使圖書館的深層服務水平得到顯著提升。[5]同時,要充分開發與利用文獻資源,及時跟蹤網絡信息文獻資源的需求,結合用戶的體驗反饋迅速開發利用。而且投入適量的資金當作網絡信息化建設,全方位挖掘與整合網絡資源,實現各項文獻資源的綜合利用,以擴大圖書館的信息服務廣度與深度。此外,促進互聯網建設有利于真正實現文獻資源信息共享,所以圖書館要合理利用網絡信息化,及時整合且收集新的文獻資源,將電子數據信息代替紙質文獻資料信息,而且借助云計算以及網絡使用戶獲得個性化的信息資源服務,以對傳統服務存在的缺陷進行彌補。
(三)實現圖書館文獻資源的有效溝通,達到開放交互的目的
在“互聯網+”環境下,信息交流途徑越來越順暢,這就提出圖書館應該以開放為依托將內外壁壘全面打通。[6]如果圖書館內部向界外進行延伸,就可以使任何地方的用戶都可以利用網絡檢索所需的信息,這樣就能進行資源供應,進而大幅度降低資源重復以及資源浪費,降低文獻資源保護成本,使用戶享受到良好的服務體驗,使傳統文獻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得到彌補,讓整個管理過程朝著智能化和便捷化的方向不斷發展。
(四)促進數字圖書館創新管理
在“互聯網+”環境下,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傳統圖書館向數字圖書館的轉型。利用大數據技術來整合所有文獻資源,可以確保獲得良好的傳播效果。[7]但是,目前大數據的文獻資料整合力度不足,所以必須努力創新數字圖書館,提高文獻管理信息服務水平,能夠從資源采集的范圍切入,使數字圖書館有更大的文獻資源范疇,利用先進的數字化信息技術對不同類型文獻資源之間的聯系以及每種類型文獻資源包含的價值進行深入挖掘,強化不同類型文獻資源之間的整合,使以往的文獻管理服務從單一轉變成多元化,結合時代趨勢,創新服務模式,實現服務形式的多樣化,結合公眾實際需求提高圖書館服務質量,以更好地促進圖書館文獻管理創新發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環境下,圖書館文獻管理需要積極創新,圖書館文獻管理人員必須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展,改變傳統的文獻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合理利用網絡,與用戶需求相結合,注重文獻管理機制的創新,科學整合圖書館和網絡之間的融合,制定出與用戶多樣化需求相符的措施,進而提升圖書館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韓娜.基于“互聯網+”環境下圖書館文獻管理創新思考[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9(19):178-179.
[2]潘明茜,張建國.“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文獻采訪的供應鏈管理模型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9,39(04):70-72.
[3]毛宇光.創新“互聯網+”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模式研究[J].智庫時代,2018(49):79+82.
[4]辛穎.基于“互聯網+”環境下圖書館文獻管理創新[J].辦公室業務,2018(07):156.
[5]李海英,綦小龍.“互聯網+”視域下高校圖書館期刊管理的思考——以伊犁師范學院圖書館為例[J].高教學刊,2017(16):143-145.
[6]王祥偉,李琛璇,張朝.創新“互聯網+”環境下的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模式研究[J].知識經濟,2017(12):122-123.
[7]李敏.基于“互聯網+高校文獻資源”管理的探究[J].新西部(理論版),2016(02):95-96.
(作者簡介:向榮,女,本科,邵陽學院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高校圖書館管理與服務)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