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雪
摘要:參加工作以來,我切身體會到班級管理的難!剛參加工作時,年輕氣盛,總認為“嚴師出高徒”,所以在管理班時一味地要求嚴。然而,結果并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班級非但沒有“風平風靜”,反而出現了幾個屢教不改的“問題學生”。后來我漸漸明白,教學中還需要適時、適度地采用“柔性”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只有做到“嚴中有寬,寬中有愛,愛中有教”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班級管理;教育
一、平等對待并關愛每位學生
小朋友進入學校就等于步入了人生的第一站,他們好比一株株嬌嫩的花枝,需要用愛心精心地培育。此外,教師對每位同學還要平等對待,尤其對學困生更要關心和鼓勵。我班里有個叫雨欣的女孩,反應慢,課堂上總看不見她舉手,因此課堂上表現得無精打采。課堂上,我故意提一個簡單的問題讓她回答,然后表揚她,果然這節課她表現得很積極,以后一有機會就表揚他一下,現在這個孩子已經大有進步。因此,只有教師平等地愛每位學生,才能激發他們的上進動力,讓他們努力學習,展示自我。
二、注重選拔和培養優秀班干部
1.精心挑選班干部
一年級的學生剛從幼兒園上來,自覺性不高,做事不夠主動,管理能力不足,師生之間彼此了解不多,要挑選班干部,那怎么辦呢?首先,我用兩三天觀察同學,精選上課認真,大膽舉手發言的,課后認真寫作業,對人有禮貌的十個同學初定為本班的班干部,為期兩個星期。另外對初定的班干部要有明確的分工,使他們各負其責,強化他們的責任意識,還要求他們要團結一致,互相幫助,共同管理班級事務。與此同時,他們還要受到全班同學監督,對于做得好的同學,可繼續連任,對于做得不好的同學,則要辭退,由其他表現好的同學頂上。這樣,同學之間就有了競爭的意識,人人都有爭當班干部的機會,機會就在自己的手中,只看自己有無把握好而已。
2.精心培養班干部
一年級的班干部是教師通過幾天時間的觀察挑選出來的,他們沒有任何的經驗和方法,因此,班主任要耐心地教給他們方法,指導他們如何去操作,對于班上的事情大膽放手讓他們去做,隨時注意樹立班干部在班上的威信。對于班干部辦事得力的,給予支持與鼓勵,并在班上通報表揚,供其他同學借鑒。對于學生不服從班干部管理的,班主任則要親自找班干部和學生分別談心,了解事情的真相,并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事后還要幫班干部分析工作中的不足,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班干部的工作能力,以便今后進一步改進。
3.嚴格要求班干部
雖然班干部是班級的骨干力量,教師讓他們擔任班干部工作,是對他們工作的極大信任,因此班干部時時刻刻應起模范帶頭作用,做同學的楷模,但同時班干部又是班級中普通的一分子,在班級與其他同學之間是平等的,在班級上沒有什么特權,同樣也要接受其他同學的監督,要求同學做到的,班干部首先要做到,犯了錯誤一樣要受到批評。
三、注重學生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培養
大家都知道,小學生一旦養成了不良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想要糾正過來是很困難的,所以從學生剛入班我就開始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
在強調讀書姿勢時,我跟學生這樣對口令:坐端正,書捧好,稍稍有點兒——(學生接)往外斜。為什么要求學生手捧書本往外斜呢?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學生的視力,因為這樣能使學生的視線與書本基本垂直;另一方面是因為有些孩子讀書時總愛把書本打開架在桌上當作屏風,兩只手卻在下面做小動作。在強調寫字的姿勢時,我訓練學生要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胸離桌邊一拳,手離筆尖一寸。
一年級小學生最愛發言,教師問題一出,他們就高舉小手“我我我”,甚至從座位上站起來。我就要求他們:“誰的手舉得最端正,我就喊誰。”此時我就教他們如何正確舉手:左手放胸前,右手舉旁邊。有些孩子你沒有喊到他,他就一聲長嘆--“哎”,像泄了氣的皮球,別人的發言也就與他不相干了,這時我就要求他們:“同學大聲說,我們靜靜聽。”教育學生學會傾聽別人的發言,這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
雖然這些都是細微之處,但我認為,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學習習慣,就是要從這些細微之處抓起,而且要堅持不懈,一抓到底。我總是利用晨會或早讀課下課時,向學生反復強調紀律、安全、衛生等等,俗話說“猴子不上樹,多敲幾遍鑼”,一定要讓學生形成思維定式,形成條件反射。
四、用榜樣的力量教育學生
另外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教師的言傳,更需要教師的身教。也就是說,作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我們要以身作則,處處做學生的表率。比如,我們要求學生早晨不能遲到,那我們首先應該做到。我一般每天早晨至少提前20~30分鐘進課堂,督促學生及時交作業,組織學生勞動,我就拿著抹布去擦窗臺和玻璃,再把走廊清掃干凈,然后回到教室再把講臺整理干凈,把衛生用具歸類放好。讓學生知道:“老師來得真早,老師也愛勞動。”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在平時的班級管理中經常會看到,那些平時學習好、思想好的學生,其他同學都特別羨慕,也希望自己能像他們那樣。于是,在學習和做事的時候,我經常表揚他們,其他孩子也紛紛去模仿他們。
五、班主任要“勤”,貴在堅持
作為班主任,要比別的教師多留心眼,多下功夫,要細心觀察學生情況,將他們發生的一切問題認真、妥善地處理。在這方面,我一直要求自己“勤”。勤于處理他們之間的大小事務到糾正每個不起眼的違規動作。每天,我一直強調學生遵守校規校紀,班規班紀,強調他們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并按時到校。正是由于這些“勤”,使我班上的學生在紀律方面都能嚴格遵守,很少違反。尤其在低年級階段,班主任需要充當許許多多角色,只有勤于扮演好這些角色,才能管理好班級,提高班級的管理水平。我認為班級管理貴在堅持。沒有堅持,再好的管理方法也是于事無補。
總之,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項繁重而又復雜的工作,要管理好班級,提高管理水平,不僅要有先進的科學的方法,還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文化素質水平。既然國家和人民將此重任賦予我們,我們就要任重而道遠,努力工作,更好地為全人類的教育事業服務。
參考文獻:
[1]張志華. 淺議小學低年級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藝術[J]. 家長,2020,(34):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