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燕
【摘要】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越來越多教師都在創新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本文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對高中物理課堂如何即興出題,帶領學生實現舉一反三進行研究,并對原有的教材題目進行不斷創新和拓展,進行一個細致的總結。也希望通過這個文章能為大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與大家一起為創設高效的物理課堂而奮斗、努力。
【關鍵詞】高中物理;即興出題;出題技巧;舉一反三。
引言: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讓學生能夠將自身內化的知識加以靈活運用,然后解決一些常見的物理問題。目前,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學生課堂上只是聽老師的講解,會感覺比較容易,但是一到自己實際做題時,或者將題目條件稍微進行更改時,就會立刻感覺到自己的腦袋是一片空白的,不知從何處下手。面對這個現象,通常教師都是讓學生不斷的多做類似的題目,通過“題海戰術”幫助學生形成熟能生巧的解題狀態。但是這無疑增加了學生的作業負擔,甚至還會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消極情緒。為此,本文提出課堂中即興出題的好處,然后結合物理學科的教學特點,總結能夠開展即興出題的有效技巧,結合典型實例加以說明。
一、學會舉一反三,即興出題的好處
老師們講解完目標中的物理知識點或者定理內容后,通常會結合教學大綱為學生展示一道例題,讓學生學以致用,將剛剛教師所講的知識和內容應用到物理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這個例題可能源于教材,還可能是教師自己準備的,但是都不能夠體現隨機性。如果教師能夠結合學生在課堂中及時表現出來的狀態,對問題加以設置和更改,那么就可以將一道題目拓展為更多的題目,在舉一反三的過程中,實現良好的解題效果。
一方面,如果在教學中涉及好幾道題,那么教師在教學時就需要分別針對每道題目進行分析、教學和整理,甚至有時還需要畫復雜的圖。但是如果這些題目是由一道題目拓展而來的,就可以在極大程度上節省教師教學的負擔和壓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另一方面,在引導學生完成改裝題目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自主思考和獨立探究,發現條件的改變情況,還有所求的物理量之間的變化關系,這時他們可以充分認識到物理量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感受多樣的物理情境,實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融會貫通,在日后的解題中也會以不變應萬變。除此之外,在作業布置中應用舉一反三,還能降低學生的作業負擔,學生只需要完成一道題目就可以了,這樣大幅度的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即興出題的技巧分析
下面本文主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探究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即興出題的相關技巧,希望能夠為廣大物理教師提供有用的信息。比如,教師可以結合本節課堂所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對要出的題目明確一個考察的內容。如果是在總復習階段,這時學生現有的知識體系會更加全面,因此教師可以涉及更廣的知識面,(可包括力與運動、能量做功、電場電路等),更能夠凸顯即興出題的價值。
第二,教師要選擇一個學生們常見的物理模型,再結合題目要考查的內容,給學生出題。在日常的教學中,每個教師都會不知覺的積累一些物理模型(如彈簧、單擺、連接體、斜面、傳送帶等),實際上高考也是由這些常見模型,經過變形而設計的題目。
第三,就是講題目進行改裝。改裝時可以增減題目所給的條件(如增加臨界條件、外力、帶電、電磁場等),還可以改變題目的情境(如勻速變加速、光滑變粗糙等)。這一步的更改是最能夠考察教師想象能力的一個步驟。
與此同時,教師在即興出題的時候,通常用符號表示物理量,學生只需找出物理量之間存在的關系,然后列出方程就可以了,這樣能夠省去一些復雜的計算過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高中物理課堂中即興出題的案例
下面我們以《圓周運動》為一個教學案例,然后結合物體的受力分析、圓周運動的相關知識、物體做功以及能量之間的轉換為拓展內容,深入的考查在做圓周運動時有關知識的應用。
例:有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將其系在長為L的輕繩上,然后將小球拉至水平面靜止,隨后釋放(這里忽略空氣阻力)。請問:當小球運動到最低點B,小球的速度,還有此時繩子所受到的拉力T。
在更改這道題目時,教師就可以結合以上的拓展內容,加以創新,學會舉一反三,發揮即興出題的價值,比如:
(1)如果已知小球擺到B點時的速度v或繩子受到的拉力T,求小球釋放的初速度或從哪里靜止釋放。這道題是在求小球初始的高度或者是角度。
(2)如果繩子能夠承受住的最大拉力是T,請問繩子是否會發生斷裂,如果要使其不斷,那么應從什么高度釋放小球?
(3)如果存在空氣阻力,已知,小球擺到最低點的速度是vt,繩子的拉力T和此過程克服空氣阻力做功W中的任一個,求另外兩個物理量。這道題目就涉及了物體做功的知識。
(4)如果加一個水平電場E,且小球帶電量為+q,可以求小球擺到最低點的速度vt和繩子拉力T,甚至可以求小球擺的最大角度和最大速度。這道題目就涉及了能量之間的轉換。
總而言之,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即興出題的重要性,通過學一反三,幫助學生實現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同時提高學生解題的效率和信心,構建一個高效的高中物理課堂。
參考文獻:
[1]王新闖.學會舉一反三,創設高效課堂[J].新時代角度,2014,(03):43-44.
[2]傅培旭.學會舉一反三,創設高效課堂——高中物理即興出題及技巧[J].文理導航,2014,(0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