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昕昀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營銷服務中心
隨著電網企業經營規模日趨擴大,電力交易業務越發復雜,電網企業傳統的資金管理、資金的運作方式、資金監管等方面的缺陷更加突出。資金是企業生存的基礎,資金的安全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關鍵環節,創新資金管理理念和方法,建立資金管理的長效機制,對確保資金安全,防范資金風險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
在進行資金安全管控中,涉及的管控內容比較多,包含銀行賬戶、資金監管、資金配置、資金歸集、資金安全、融資運作等方面,電網企業在資金安全管控中,通過對資金集中管理,不僅使資金安全管控得到強化,提高了資金安全保障能力及風險防范能力,同時也實現了企業的集約化管理與集團化運作,對電網企業的長遠發展及經濟效益的提升均有促進作用。
在資金收支方面,網上銀行交易是主要形式之一,但對于電網企業資金管控人員而言,受其管控能力、安全意識等方面因素的影響,仍然會出現一些安全問題,主要表現為在銀行賬戶管理中,個別賬戶由于銀行本身限制,無法納入在線監控范圍,無法監控資金收入情況,無法實時對銀行賬戶進行監控等;還有部分電網企業在銀行賬戶管控中,存在信息維護不及時、賬戶信息不準確以及沒有有效使用資金實時監控系統等。出現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為企業資金管控人員安全意識不足,或在對銀行賬戶管控上,客觀上銀行監控功能搭建困難,對賬戶信息掌握不充分等。
這一問題主要表現為部分電網企業在財務人員崗位設置方面存在問題,如出納、會計等職位人員設置時沒有單獨設置,而是出納兼職會計職務,進行收入、支出及會計檔案保管等工作,進行銀行余額調節表編制、銀行賬務月查詢等工作,引起相關問題的出現。此外,還存在銀行預留密鑰、印鑒等由一個人保管的情況,也極易導致電網企業資金安全問題出現。
企業財務信息化程度低、資金管控人員安全意識不強等因素是引起資金支付安全管控問題出現的主要原因,表現為資金管控人員在密鑰交接、變更等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交接手續進行交接,密鑰密碼沒有及時更新,企業在財務信息系統中沒有嵌入資金管控要求,導致資金安全管控中存在漏洞。同時部分資金管控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對資金審核程序沒有嚴格執行,未嚴格審批資金的流出方向,違反相關收支審批辦法等。
加強對合規化管理的認識。合規管理是提升公司競爭力和效益的一種保障,也是對員工自身安全的保護。目前電網企業已基本實現:由除出納以外的專人負責進行每月至少核對一次所有銀行賬戶的金額,并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當月不出現未達賬項的情況,超過銀行結算起點的所有款項往來,一律通過銀行結算辦理,預留印鑒保險柜存放,并安裝防盜門、窗,報警器等安全設施,電子支付密鑰不定期更換密碼,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定期輪崗,消除薄弱環節,同時加強業務指導,一些新的業務不能再以舊的方式進行操作和管理,不能以個人習慣來判斷和操作。要依照規章制度辦理各項業務,在制度執行上做到不折不扣。
從業務入手,延伸資金管理內容,以業務為切入點,從業務操作環節進行檢查,并對照電網公司資金安全專項檢查重點事項,對銀行賬戶、貨幣資金管理、不相容崗位落實、資金支付等方面逐條自查自糾,檢查與資金有關的經營業務,專項整治突出問題。日常稽核,問題早發現、早糾正。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上報,及時督促整改,對違紀違規問題要及時嚴肅追責,責任到人,逐項落實整改。對屢查屢犯問題,整改不到位,要嚴厲追責,實現履職與追責的全鏈條、閉環式管理。
當前,隨著各種信息化技術不斷出現與應用,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在資金安全管控方面,通過現代化管控技術、信息化系統及管控方式的綜合應用,使企業資金風險抵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例如,在資金管控方式方面,電網企業采取從點到面的方式,對國內外先進的管控手段、技術、模式進行學習,引進標準化、先進的管理系統,用于資金管控,對電網企業的銀行賬戶管理情況、資金收支情況等進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借助信息化的軟件系統應用,實現異常大額支出、異常票據等的自動預警。在電網企業資金安全管控中,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對資金管控模式進行轉變,從以往靜態化模式向動態化轉變,從事前分析、事中監督及事后評價幾個環節實現對資金的全過程管控,也使傳統分散的資金管控方式向全面化、集中化方向發展。對于電網企業資金管控工作而言,網上銀行已經普遍推廣應用,方便了企業的資金管理,但同時對于日常資金管控工作來說,也遇到一些難點問題,如安全性問題突出。電網企業除了對網上銀行應用中提供的網上結算、實時查詢等優勢功能進行應用外,需加強安全性分析,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損失。首先,在安全性傳輸方面。確保通信加密手段的可靠,采取強度高的加密方法,避免信息被竊取、篡改等;其次,身份認證方面,建立公鑰安全體系,采取安全性較高的非對稱密鑰算法;最后,在業務處理方面,資金電子支付中,必須設置支付密碼,在支付前,各支付款項必須由業務人員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才能輸入密碼進行支付,此外,還增加人臉識別等措施,保障支付的安全性和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同時,隨著網上銀行、電子支付技術的不斷發展,電網企業需對網上銀行內部控制制度進一步進行完善。
構建資金安全管理評價體系的基本原理是以風險為導向、以規章制度為準繩,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本方法,形成資金安全管理評價體系。通過資金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和完善,從源頭上遏制資金安全問題發生。對發現的資金安全隱患問題,第一時間予以排查和糾正。并通過對企業資金收付情況的全程監督與評價,時刻繃緊資金安全管理這根“弦”,全面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全面提升資金管控效能的目標。推進新體系后,資金管理實現高度集約化——電費收入由以前“三級賬戶、三級管理”變為“一級賬戶、三級管理”,資金支付由以前“三級支付、三級管理”變為“一級支付、三級管理”,資金預算由以前“月度控制”變為“按日排程”,實現融資精準管控,運作精益安排。完善并做到電費省級直收,資金省級直付,現金流按日排程,實現了資金流、信息流和業務流“三流合一”。同時還通過資金分級授權、密鑰審批、人臉識別、U Key密碼多重加密等方式,從技術角度進一步增強了新型資金管理體系安全等級。為電網企業資金風險建設了一道“防火墻”。
加強資金安全管控,重在防范資金風險,通過加強合規管理,強化制度執行,加強監督檢查與責任落實,重視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構建科學的資金管控評價機制等途徑,實現資金安全風險的可控、能控、在控,從而確保資金的安全,促進了電網企業經營又好又快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