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智晴
(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 山西臨汾 041000)
田徑運動對于學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等均有較高要求,對于提升學生的體育素質和綜合素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田徑教學尚存在許多問題,阻礙了田徑運動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因而提出相應的優化策略。
在實際教學中,由于開展田徑運動課堂教學時體育教師對于理論和實踐比例掌握的不恰當,學生往往對田徑運動教學的興趣不高。其中普遍存在注重運動技能的講解,而留給學生自己體驗和思考的時間嚴重不足,以及部分老師將課堂的時間全部用來提高動作標準和規范程度的問題。反復的練習加大了學生的負擔,逐漸形成了學生對于田徑運動喪失興趣,而教師的教學熱情也受到打擊、教學效果質量不佳的惡性循環。
部分體育老師在開展田徑運動教學時,注重教學的目的性,以教學任務為教學指導,對于學生的限制和約束太多。將精力集中在個人競技活動,沒有體現出田徑運動中集體運動帶給學生的快樂。從更深層次上看,由于田徑運動項目更注重對個人運動技能的考查,即許多集體活動站在了課堂教學的對立面,集體運動占據了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和精力,對課堂教學帶來了負面影響。因此這樣的教學活動帶給學生的感受往往是枯燥乏味、流于形式的,長此以往,學生對于體育田徑運動的興趣和激情也會變得低迷。
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在當下的高職田徑運動教學時依舊受到高職體育教師的喜愛,且傳統的以運動技能講解與示范引導為主、反復練習為輔的教學模式已經滲透于在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中。不可否認的是,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引導學生提升運動規范性與提高體育成績上有一定的幫助,但這種教學模式和習慣會導致高職體育教學效率的持續下降。
隨著高職院校體育田徑運動教學越來越偏離“終身體育”和“快樂體育”的主題,田徑項目的形勢和內容趨于單調,學生的興趣與可選擇的活動重合度低,這會導致體育教學的期望結果和實際結果存在的差距也隨之增大。其中體育教學中引入新的體育項目如太極拳、形體操、散打等項目,因其融入課程教學內容的時間較短,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考核方式尚不成熟,學生對于這些創新的教學項目也很難有滿意的評價。
融入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是當下田徑運動教學的首要任務,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站在學生的興趣和能力水平考慮,加大對學生的興趣培養。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是對傳統的以教學任務為指導的教學模式的人性化改革,對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把課堂打造成具有更高的人文性和趣味性的平臺。這需要教師研究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身心狀況和特點,貼合生活實際,盡可能發揮田徑運動的娛樂性和保健性。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樂于參加體育活動,樂于在參與田徑運動中提升并充實自己,才能體現田徑運動教學的價值所在。
高職院校田徑運動教學存在的問題還很多,解決這些問題是優化高職院校教育環境、提升教學質量的必要措施,也是實現高職院校培育高素質、具有職業能力且身心健康的人才的教學任務與使命的必經之路。相比中學生而言,高職學生具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既有更充足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相應的也有了更多的選擇。由于學生的身心發展相對成熟,在這一階段推進體育教學具有優勢和便利。高職院校與社會文化的聯系更密切,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也是推廣體育文化的重要措施,高職院校必須拿出相應的措施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
首先體現在對于田徑教學的重視程度需要提高,田徑項目是基礎性的運動項目,伴隨學生的成長已經十多年,并且也將在學生今后的生活中占據重要的一部分。正確認識田徑教學的重要性,是創新教學模式的基礎。其次,結合大學生的發展需求,優化教學設施和教學模式。增加課堂教學中趣味性活動的時間,改善整體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更輕松、愉悅地學習體育文化知識和提高體育素質。最后,體育游戲的引入也十分必要,對于鼓勵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有幫助,也極大地改善了一些學生對體育課堂的厭煩心理。
由于田徑教學對于高職院校的教育水平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性,田徑運動面臨的出路只有深刻改革、深度優化。推行高職田徑運動俱樂部的教學模式,對于活躍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普及田徑運動知識,促進田徑運動教學的發展。俱樂部的出現促進了新的運動項目的發展,其中專業的健身指導可以給學生提供額外的學習機會,學生可以全方位地開展田徑運動,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和優化。
田徑項目是由多個項目組成的運動項目體系,不同項目間有聯系性,也存在差異性,項目類別主要分為投、跳、跑。為了給運動項目的順利開展提供保證,需要為高職院校配置3名以上專業的田徑體育教師,對教師配置合理性完善,從而保證在多樣性課程結構背景下,對教學效果充分發揮,強化教師隊伍能力建設,引導教師參與課外培訓活動,對技能技術訓練任務定期完成。在完成相關教育學培訓基礎上,需要強化體育教師自身身體素質的訓練工作,促進教師自身修養的提升,以促進教學工作的圓滿完成。要時刻明確體育教學思政培養,在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教育方針政策的基礎上,增強體育教師的思想覺悟,并定時開展思政經驗交流活動,保證體育教師良好的政治思想、政治覺悟及政治路線等方面的一致性、正確性,從而促進體育教學提升自身田徑運動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開展田徑運動課程的一個重要的目的,即是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運動習慣,并樹立積極的健身意識,從而推動學生個體體質提升?;谏鲜瞿康?,相關高職院校要注意對田徑課堂體系有效完善,對田徑教學的評價體系優化完善,提升田徑課堂評價體系的可行性、可靠性提升。要突破傳統枯燥、單調的測試,杜絕單純追求具體項目素質要求,保持學生學習積極性。田徑運動一個重要的特點是多樣化,因此在對測試體系建立過程中,也要注意體育項目的多樣化、多元化特點,引導學生選擇有優勢的項目測試,從而有效展現自身的技能,對評價的公平性有效保證。田徑運動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保證運用教學方式的正確性、有效性,才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調動,推動學生個體健康成長,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健康水平。
在開展田徑項目的過程中,有較高的場地配套器械要求。與普通體育教學相比,田徑課堂項目有眾多種類,如中長跑、跨欄跑、短跑、投鉛球、投鐵餅、跳遠、跳高等。對于多樣化的項目,勢必需要嚴格規范場地的功能分區,并對各項目開展的安全性提供有效保證,且需保證充足的空間。為滿足上述要求,高職院校要注意對運動場地完善,對教學順利開展有效保證。針對多元化的項目,必然需要對不同的器械應用,因此校方要結合實際需要采購相應的教學設施、器械,并保證其質量和數量。對于購置的設施器械,要做到專人看管,并進行定期維護保養,制定相應的措施以避免可能的安全問題的發生,為田徑課堂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隨著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改革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體育項目參與到體育教學中,田徑教學的設施和政策條件都會越來越適宜其發展,學生也會在田徑項目的學習和實踐中得到更多的收獲。而體育教學改革是長期的任務,需要教育工作者更多地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順利完成新形勢下的體育教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