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艷 哈爾濱市夏季運動項目訓練中心
通常情況下,肌肉力量和收縮速度的比例決定了人體的爆發力,通過分析摔跤運動員的爆發力及相關技術動作,此過程中需要發揮肌肉群的最大功率。而速度和力量直接影響功率的實際值,爆發力的作用要超過肌肉的整體力量和速度產生的影響,為了進一步提高摔跤運動員的爆發力,需要選擇科學的訓練方式,讓爆發力的意義得到充分體現,為運動員技術水平的穩定提升提供重要依據,提高其在比賽中的競技能力,從而占據贏得比賽的優勢,獲得理想的比賽結果。
爆發力在很多競技類體育運動中有著重要作用和價值,是運動員不能缺少的關鍵性運動素質之一,尤其在摔跤運動的訓練及比賽中占據重要地位。摔跤運動具備較強的對抗性,整個比賽都在運動員的對抗過程中完成,需要運動員具備較強的爆發力,還應該擁有準確把握進攻時機的能力。在摔跤比賽進行的過程中,會有很多變化及突發情況,為了保證自身處于優勢地位,運動員通常會在一瞬間完成攻守動作的轉換。所以對運動員的速度提出較高要求,通過速度和對抗性的完美融合,才能提升運動員的競技水平,提高比賽獲勝概率。如果運動員缺少爆發力,很難達到自身的戰術意圖,主要的戰術應用無法得到理想效果。
開展摔跤運動爆發力訓練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此項運動中運動員常用的肌肉群,針對此類肌肉群進行訓練,可以提高訓練的有效性。摔跤運動需要人體不同部位的合理配合,保證肢體協調性,共同參與到對抗當中,與此同時,加強與運動員自身特點和技巧的有機結合,重視手臂和腿部的力量運用,手臂的主要作用為在攻擊和防守的過程中進行推、拉以及擋等,實際目的是有效破壞對方的平衡,同時保證自身重心的穩定。手臂動作完成需要強大的上肢肌肉力量作為支撐,從而提升動作完成的速度和瞬間力量。除此之外,作為人體上下連接的關鍵樞紐,腰部的訓練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還需要明確腿部的地位,為爆發力的使用打下堅實基礎。
站在生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爆發力的使用與其他力量類型之間具備相同的機理,但是在側重點方面有著一定差異,主要依靠支配肌肉的神經中樞給予肌肉相應的力量,需要做好神經中樞的機能改善。在發出力量的過程中,運動員的每個肌肉纖維都會調動自身的運動機能,通過不同肌肉群的協調作用實現肌肉的整體活動,在以上幾個因素的影響下,使得運動員的爆發力水平出現差距。在進行爆發力訓練的過程中,應做好運動中樞與不同肌肉群的協調,為了避免出現肌肉過度訓練導致拉傷等情況的發生,需要做好適當的放松,讓神經調節功能得到強化。
從生物化學的角度出發開展分析工作,在進行摔跤訓練的過程中,各項動作的完成不能缺少功能代謝系統的正常運行,而無氧代謝功能是實現以上目標的基礎。其中90%是Atp-Cp和糖酵解,而10%為糖酵解及有氧代謝,在摔跤運動過程中,首先由Atp進行供能,通過Cp向Adt轉移能量,從而得到Atp,之后Atp再進行分解,為機體提供能量。但是在人體中,實際儲存的Atp以及Cp量較少,僅能夠提供約幾秒鐘的能量供應,在技術運用過程中,可以發揮2—3次作用。如果存在氧供應量不充足的情況,機體只能利用肭糖元通過無氧分解得到乳酸,并釋放能量得到Atp實現能量供應。但是摔跤比賽通常不會在幾秒鐘內完成,為了提高運動員肌肉群的耐久力,需要重視爆發力的訓練和提升,采取有效措施開展無氧代謝能力訓練。
進行摔跤運動爆發力訓練過程中,需要加強與動作技術的有機結合。雖然多數動作都有著共性特點,但是應該認真分析各自的特性,例如在摔跤過程中的推、拉以及擋等動作的完成過程中,雖然涉及下肢腿的動作,但是不能缺少手臂的作用,達到使對方重心不穩的目的,需要運動員具備強大的爆發力作為基礎。為了提高運動員的力量素質,應采用多元化的訓練方式,如甩杠鈴片、頸后快速推以及臥推等。除此之外,還可以對相關的技術能力進行有效利用,如抱手等,不斷提升運動員的動作速度,強化爆發力。
爆發力的提高對摔跤運動員的腰部力量要求較高,需要做好腰背部肌肉的訓練,常用的有效訓練方式為負重長腰、仰臥起坐以及負重弓背等。為了提升運動員動作技術水平,應該提高對不同肌肉群力量協調的重視,主要采用的練習手段有摔布人和提抱,不僅可以提高運動員的肢體動作協調性,還能讓動作技巧的運用更加熟練,充分體現腰部肌肉作用的同時幫助其形成強大的爆發力,提升競技水平。
在摔跤運動員的肌肉爆發用力過程中,容易引發肌肉拉傷及關節錯位等情況,對身體產生不同程度的創傷,不僅帶來較大的痛苦,還會影響整體的訓練水平和力量提升空間。為了避免發生此類問題,應該保證訓練之前有充分的準備,尤其在氣溫較低的冬季,做好防護措施,降低損傷的概率。與此同時,結合訓練要求,選擇合適的運動負荷,避免因超負荷帶來過大的運動壓力,且容易產生肌肉群的疲勞,適中的負荷可以有效增加肌肉收縮蛋白,一定程度上強化運動員的耐力。
通常情況下,摔跤運動的爆發力主要依靠手臂、腿部以及腰部肌肉力量,需要保證以上部位肌肉群的協同運動。教練員和運動員應增強局部爆發力訓練意識,同時加強與其他肌肉群的深度融合,提高訓練的目的性及針對性。由于摔跤訓練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避免不了會讓運動員的肌肉產生疲勞,為了改善此種情況,需要重視訓練期間和結束后的營養補充和恢復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幫助運動員消除疲勞,如按摩以及熱水澡等,幫助機體在短時間恢復正常狀態,適當的放松有利于運動員爆發力的提高。
為了實現在訓練的基礎上對摔跤運動員爆發力的優化,需要采用杠鈴連續快速高翻挺舉的方式,主要的動作流程是將杠鈴提到胸前,并完成上挺,需要保證伸膝、伸髖以及上挺伸臂等動作的連續性。應該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完成發力過程,讓身體爆發出強大的力量,同時提升杠鈴向上運動的速度,確保高度達到動作要求。此項訓練方式有著重要作用和意義,要求運動員充分調動身體的大部分肌肉群,參與到集中發力的過程中,同時做好肢體動作的協調,提升技術動作水準。
對于摔跤運動員的爆發力優化訓練而言,杠鈴寬速拉是十分有效的訓練方式之一。杠鈴寬速拉的訓練手段與摔跤運動員的發力方式有著相似之處,均依靠下肢蹬地發力,結合專業的提拉動作,讓雙臂制動得到有效強化,提高動作完成過程中的力量水平,為運動員身體內肌肉群的力量爆發打下堅實基礎。教練員和運動員應增強杠鈴寬速拉訓練方式運用意識,融合到日常訓練過程中,幫助運動員掌握更多訓練技巧。
國內的摔跤運動員在進行競技的過程中,通常會在進攻、防守及移動過程中運用前腳掌、踝關節以及腳弓等部位的力量,為了強化以上部位肌肉群的爆發力,應該充分利用雙搖跳繩訓練方式。此種訓練手段要求摔跤運動員具備較強的下肢爆發力,以腳踝、腳弓以及腳掌為主,同時不能缺少小腿的協調作用,能夠有效提升運動員的爆發力,同時有助于上肢力量的強化。除此之外,在進行雙搖跳繩訓練的過程中,要求運動員具備較強的腰腹力量,同時實現此部位肌肉群的訓練,為爆發力的提升提供助力。
為了提高摔跤運動員的專項技術動作能力,應該重視雙手擲實心球訓練方式,并加強實際應用。此種訓練手段涉及的負荷不高,主要利用一般負荷增加運動員的練習難度,能夠得到顯著的訓練效果。雖然此種訓練方法的負荷相對較小,但是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運動員上肢、肩帶以及指腕等部位的爆發力,能夠達到鞏固和提高專項技術動作水平的目的。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杠鈴負重半蹲的訓練方式,能夠提高運動員下肢的快速力量,同時提升最大力量,幫助運動員獲得更強的爆發力。
在摔跤運動員的訓練及比賽中,爆發力有著重要意義和作用。但是部分教練員和運動員缺乏爆發力訓練意識,同時缺少對爆發力訓練重要性的理解,通常認為爆發力需要自然形成,不能通過訓練獲得,這是對爆發力的誤解。爆發力是摔跤技術水平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教練員及運動員應該提高對爆發力訓練的重視,結合運動員的個人特點,如體能條件以及肌肉群力量等,選擇合適的訓練方式,重視訓練過程中及結束后的營養補充及體能恢復,不斷強化運動員的肌肉力量和速度,進而提升爆發力素質水平,為獲得理想成績及贏得比賽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