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銘博 甘肅省慶陽市環縣羅山川鄉西陽洼小學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互聯網的發展,現階段我國已經進入到互聯網信息時代,各行各業都趕上了互聯網帶來的紅利,改革了生產經營方式,進行轉型升級,提高了效率和競爭力。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保障實現有效的教學效果,幫助提升教學的效率,尤其是在農村地區的學校,能夠運用信息技術填補教育資源的缺乏,共享教育信息,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方便學生獲取到更多的學習資源,保障了學習需求。因此,作為教師要正確看待,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綜合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信息技術是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通信與控制等技術的綜合性總稱,是一個高度概括的概念,主要指能夠收集、分析、管理、運用信息的一系列技術,因此從內涵上來看,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很廣,各行各業都能夠使用信息技術產生交流,其獨特的特點也對教育領域的發展起到了有力地推動作用,幫助教育資源實現跨時空共享,幫助經濟不發達的地區獲得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
信息技術的特點主要是:第一,具有信息的傳遞性和共享性。運用于教學活動中,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教學資源,開闊學生視野,同時能夠讓學生通過網絡學習,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供學習便利;第二,信息技術運用具有智能性,體現在教育活動中,能夠根據學生的完成情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進度;第三,信息技術具有針對性,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幫助學生對重難點針對性地學習,避免盲目學習,提高學習效果。第四,信息技術具有時效性,運用于教學活動中,有助于學生及時獲取到最新的教學內容,幫助教師及時了解到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有助于推動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我國城市大部分中小學教育活動都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能力的培養有了足夠的重視,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取得了較好的素質教育效果。而廣大農村地區的學校,仍然是更重視語文,數學,英語等能夠用成績來評定的學科,對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的重視程度不夠,起步較晚。以下重點分析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方面存在的幾點不足:
第一,體育教學設施不完善。現階段我國大部分農村小學的體育設施存在嚴重不足的現象,很多情況下小學的體育設施就是幾張乒乓球桌,幾個籃球架,沒有多余的體育設備。因此教師在選擇體育項目教學時,往往是選擇一些技術含量較低,技巧性不強的跑步,跳繩等項目,難以引起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難以保障體育教學的效果。同時,學校領導對體育設施認知不完善,認為只要能夠保障學生進行了鍛煉,就是滿足了“德智體美勞”的教學目標,因此對學校體育器材和設施的完善不夠重視,資金投入較低。
第二,體育教學沒有結合信息技術的運用。信息技術具有共享性,時效性等特點,對于農村小學來說,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由于農村小學體育師資力量薄弱,缺乏專業的體育教學人才,而體育教學也沒有充分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準確有效的動作指導,從而導致降低了教學的有效性,單一的教學內容也無法引起學生的體育熱情。
第三,學校領導對體育教學缺乏足夠的重視。有些學校領導還保留著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文化課的教學才是學校教育的重點工作,而忽視體育,美術,音樂等學科的教學,在排課時間上,也更偏向文化課,給體育課安排的課時較少,導致學生的日常體育鍛煉時間不夠,對體育知識的認知較少。
過去的體育教學方式主要是以體育教師示范,學生跟練為主,而如果能結合信息技術教學,可以改變這種學習方式,讓學生實現自主探究式學習。信息技術的好處就是能夠通過網絡了解到任何地方的訊息,可以利用它收集大量的體育教學資料,如體育比賽,表演,動作指導等視頻信息,能夠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的積極性提升,促使學生主動進行體育鍛煉。例如,在教學健美操時,筆者就選擇了抖音上比較火的健身操視頻為學生教學,學生一聽到熟悉的音樂興趣就上來了,紛紛表示想要快點學會這套健身操,通過直觀的視頻講解和語音提示動作要領,學生都能夠完整學會健身操,在律動的節奏中進行體育活動,放松學習的壓力。過去由于信息獲取的限制,學校健身操的學習都是采用老舊的廣播體操,而現在運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可以獲取到大量學生想要學習的健身操、舞蹈、表演等內容,大大提高了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保障了體育教學的效果。
體育教學也和其他的學科一樣,需要有一個科學有效的方法,以此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體育理論知識對小學生來說比較枯燥、抽象,如果教師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講解,難以取得較好的效果。因此需要體育教師跟上信息時代的發展步伐,認真研究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方法,讓學生能夠直觀地學習到體育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比如,在學習“助跑跳遠”“扔鉛球”等體育項目時,由于這些項目都是短時間的爆發性動作,動作連續性較強,過去由體育教師親身示范的方法,學生很難看清動作的發力點,如果能夠運用多媒體手段教學,對動作的關鍵位置進行暫停,回放,讓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對動作要領進行學習,分析,模仿,從而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保障了教學的效果。除此之外,學生通過多媒體手段學習動作要領之后,還能夠將鍛煉信息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鍛煉信息,能夠及時有效地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以適應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需要,通過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的結合,能夠使體育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形式上更加靈活,對提升體育教學水平很有幫助,有利于保障體育學習的實效性。
在傳統的教學評價中,學生的學習效果,動作內容都是由體育教師對其進行口頭上的評價,不少學生聽過就忘了,無法起到較好的評價效果。利用信息技術改變教學評估方式,可以讓學生互相打分,多角度地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比如,筆者曾經在體育課堂上組織過一次“少年拳”小組對抗賽,讓學生在學習過動作演練之后,自行對動作進行練習,然后通過比賽演練,互相評分,評選出練習效果最好,進步最大的小組。學生利用手機、iPad等設備把自己的訓練視頻錄制下來,上傳至班級群中,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評價打分,并按照分數進行小組排名,這種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還增加了學習的互動性和趣味性,讓學生在競爭之中,自主地學習體育動作,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起到良好的訓練效果。除此之外,筆者還在體育教學中為學生配備了運動手環,通過手環監控學生的運動心率,卡路里熱量,運動的時長和步數等數據,以便教師根據學生鍛煉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教師可以根據手環反映的心率調節教學強度,對心率過快的學生引導休息放松,對心率較低的學生加強訓練強度,使其達到好的訓練效果。通過信息技術的運用,更好地對教學效果進行評估,有利于提高體育教學的科學合理性。
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想象力是新時代教學目標的重要要求,體育教學中也要體現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在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體育教學資料時,也要善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討論交流,讓學生思維發散,鍛煉想象能力。比如,在教學“跳繩”時,很多體育教師認為跳繩簡單,沒什么需要教學的。而事實上,跳繩的技巧性很強,如果沒有通過系統性的學習,學生很難掌握好跳繩的技巧,只能枯燥地原地蹦跳,長期下來,會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跳繩的積極性。筆者在運用信息技術教學跳繩時,就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花式跳繩的表演,雙人跳繩,多人跳繩等視頻,學生之間不斷發出贊嘆,驚呼的聲音,紛紛表示想要學習花式跳繩,并且在視頻的啟發下,自行設計跳繩的動作,許多動作都體現了學生非凡的創新能力,并且在同學之間互相嘗試訓練,提高了同學之間的協作性,增強了集體意識,也取得了不錯的學習效果。
體育教學的內容不止包括對學生體育項目的動作教學,還肩負著培養學生體育精神,形成體育素養的教學任務。教師應該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資源整合優勢,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拓展體育學習視野,感受體育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體育素養。比如,在學習體育知識時,可以有意識地為學生灌輸體育精神的觀念,為學生播放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視頻,奧運健兒們在領獎臺上的視頻,或者是奧運健兒辛苦鍛煉為國爭光的視頻,讓學生在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畫面中,對體育精神有了更直觀、更深入的理解,從而激發了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愛國熱情,全面落實了體育教學的培養目標,讓體育精神,體育素養伴隨于學生的成長過程之中。
綜上所述,在現代化社會信息時代,把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村小學的體育教學之中,有利于改變落后的教學方式,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和手段,對體育教學效果進行合理的評估,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培養體育創新思維和體育精神,形成綜合性的體育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