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倩 同濟大學
籃球是一項深受學生喜愛的運動。大學生學習壓力較大,籃球課程能夠使其在運動中身心放松,還有利于學生耐力和抗壓能力的培養。女生進行籃球學習的興趣相對不高,而想要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就必須要對原有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可嘗試通過比賽教學法開展籃球教學,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創建一個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激發出女生進行籃球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從而實現籃球教學目標。
高校教師開展女生籃球教學無法獲得良好效果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學生學習被動、缺乏積極性,自然也就無法很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比賽教學法的應用可使傳統教學弊端得以改善,有利于課堂氛圍的活躍,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班級女生都能夠在籃球學習中獲得進步。比賽教學法是指通過比賽形式開展籃球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具有競爭性強的特征,因此可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能積極地投入到籃球學習和訓練中,逐漸提升自身的籃球能力[1]。
很多高校在開展籃球教學時采用的依然是傳統教學方式,形式單一,在籃球教學時也缺乏靈活性,只是一味進行知識和技術的灌輸,導致學生不能靈活運用自身所學習的籃球知識和技能,而這對于其籃球學習積極性調動也是非常不利的,自然無法獲得良好的籃球教育效果。高校學生籃球學習時都將大量時間放在練習投籃、運球和傳球三項基本技能上,教師也很少組織學生進行實戰比賽,導致學生缺乏實戰經驗。同時,很多高校女生對于籃球學習的興致并不高,經常有出現女生逃避體育課程的現象,再加上很多女生擔心自身動作不規范,會被其他學生嘲笑,因此就會對于籃球課程充滿抵觸。此外,教師教學方法的單一,也使高校女生對籃球學習缺乏興趣。
通過調查之后發現,比賽教學法在普通高校女生籃球課程中的應用,有利于學生學習熱情的增強。通過比賽的形式可將學生鍛煉身體的自主性激發出來,學生也比較青睞于通過比賽的形式對自身籃球技能進行提升,這種方法可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有利于其潛能開發。傳統教學方法中教師只是將籃球知識技能直接灌輸給學生,之后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示范進行訓練,但卻缺乏對學生籃球知識和技能的應用訓練,導致學生無法對所學的籃球技能學以致用。而通過比賽教學法學生在課堂上可將學習到的籃球知識和技能應用在比賽中,真正的實現學以致用,而高校女生對于這種刺激性強的活動也是非常喜愛的,會積極自主地投入到籃球學習和訓練中[2]。
傳統教學方式中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因此進行籃球學習的積極性并不高,而這就會對其進行技能學習造成不利影響。而通過以比賽的形式開展籃球教學,可將學生在籃球學習中的主體性充分凸顯出來,還可使其在實際的競技比賽中提升自身的實戰能力。競技比賽的方式可使理論知識和實踐之間有效銜接,還可使學生在對抗比賽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籃球技能,促使自身的籃球技術能夠得以精進[3]。此外,此種比賽形式的教學模式還可使學生快速完成學習,有利于籃球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最后,在籃球比賽過程中,學生要不斷分析和思考時局,變換戰術,最終才能贏得勝利,所以說這一教學方式還有利于學生分析能力的培養。
籃球教學中會有理論知識講解部分,理論知識是學生進行籃球訓練和比賽的基礎,雖然傳統教學方法中也會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述,但多是學生都是被動聽講,因此無法獲得良好的效果。而如果通過比賽方式進行理論知識傳授,可使學生快速對理論知識加深印象,獲得良好的理論學習效果,并能夠靈活的運用理論知識進行實踐。
籃球比賽不僅需要隊員具有較強的能力,還需要隊員之間做好相互的配合工作?;@球運動本身就是一項多人競爭運動,想要獲取勝利必須要依靠團隊之間的默契合作,而比賽是教學的應用,有利于學生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升。在比賽教學的過程中隊員通過眼神交流便可迅速做出判斷,并給出相應的反應,默契配合也是隊員人際關系的體現。通過籃球比賽訓練可給予學生更多的交往機會,有利于隊員協作精神以及默契度的提升。
籃球比賽中雙方都想獲得勝利,不同隊員有其自身優勢,一些學生擅長技能運用,一些學生擅長戰局部署,而只有每個人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才能使隊伍的整體實力得到提升,最終獲得比賽的勝利。雖然在籃球隊伍中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作用,但是通過相互協作卻可以提升隊伍的綜合實力,而一場比賽也能帶給不同隊員不一樣的收獲。通過籃球比賽模式開展教學可使學生的眼界得到開闊,并在比賽的過程中積累到豐富的經驗,使學生的綜合能力能夠得到增強。
對高校女生來講,在進行籃球訓練之前一定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前期準備工作會對其后期訓練效果造成直接影響。開展籃球準備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放松肌肉,使其身體快速進入運動狀態,避免因籃球訓練激烈運動過程中出現肌肉拉傷等問題?,F階段很多高校在籃球運動之前,都會通過定位操和慢跑的方式進行活動準備,但很多女生對于這兩種熱身方式較為厭倦,所以教師可以舍棄傳統的熱身方式,可以采用運球往返比賽的方式進行熱身,這一方式可使學生對球性提前進行熟悉,這樣女生在之后的籃球比賽搶籃板、運球、加速跑的過程中抗壓強度、耐力都會有所提升[4]。
教師在比賽教學的過程中,并不只是通過競賽比賽的方式開展教學,還可將游戲的形式融入比賽當中,激發出高校女生對于籃球學習的積極性,使其不再對籃球學習充滿畏懼感,激發其學習自信心,進而逐步提升其籃球技術能力。教師可將一些和學習內容有關的趣味游戲應用在比賽教學中,比如說在運球練習中可兩人為一組,一人用手比劃出一個數字,并讓運球的學生將數字讀出來,這就使得運球練習充滿趣味,避免了單調運球練習造成學生缺乏興趣。在學生對運球技術有一定的掌握后還可逐漸增加訓練難度,設計較為新穎的游戲比賽,這樣高校女生便會不再畏懼籃球訓練。在分組比賽中教師可先向學生講述一些常用戰術,之后讓雙方開展決賽,在比賽過程中使用教師講述戰術次數最多的一組為獲勝方。這一比賽方式有利于學生各項技術組合運用能力的提升[5]。還可使具有較強的戰術意識,部分學生在課后也愿意去通過各種方法學習新的戰術知識,或是與其他學生商討更多籃球知識。只有學生對于籃球學習和訓練充滿興趣,課堂教學氛圍會更為活躍,自然可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說在女生體育中開展比賽教學法有著重要的意義。
傳統教學法中教師會不停進行理論知識和技能講解示范,之后要求學生反復練習籃球動作,每一節課中都會有新的教學目標,所以很多學生會出現對之前所學知識的遺忘現象,而這就會導致學生籃球知識體系出現脫節。通過比賽教學法開展籃球教學,教師每節課會花費20分鐘左右時間通過比賽方法對所學知識進行增強練習,而學生在籃球比賽中會練習到跑動、運球、傳球、投球、上籃等籃球動作,將這些籃球動作有機的聯系在一起,避免出現籃球知識脫節現象,也有利于其籃球技能的提升。
在對女生進行籃球比賽教學時,教師可適當的對籃球比賽規則進行改變,比如說可以將不能二次運球改為可多運球一次,改善女生因害怕在防守時不知所措的情況,可以允許女生多運一次籃球,先讓其能夠流暢的開展比賽,樹立起對于籃球運動的自信心,之后再在此基礎之上加強練習。想要提高學生的投籃成績需要多加練習,因此教師在安排學生小組比賽時要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要按照小組成員的運動能力、身體素質等情況進行分組,堅持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確保小組比賽的公平合理,也可使能力較差學生在能力較強學生的帶動之下,積極學習和練習籃球的基本技術。在開展投籃訓練時也要對學生原有的思路進行轉變,籃球訓練并不是能夠投中籃便是好球,而是要確保投籃姿勢正確,所以在籃球比賽時教師要規定學生要在三分線外進行投籃,如在三分線內投籃成功得分較低,這樣的練習方式不但有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還可有效避免其為了能夠得分出現一些錯誤的技術動作。
總之,比賽教學法在普通高校女生籃球課中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對籃球學習和訓練興趣,還有利于其養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因此教師一定要積極的探索籃球比賽教學法的應用策略,結合所在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及教學內容,設置出具有趣味性、競爭性的籃球比賽活動,使學生能夠積極地投入到訓練當中,從而擁有較強的籃球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