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麗敏 昭通市職業教育中心
中專美術專業學生走入社會之后需要面對巨大的競爭,而決定其競爭力高低是其創新能力。故而在校期間美術教師有必要充分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要善于從美術形式、美術材料、美術載體、美術和其他學科融合等方面來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創新能力提升創設一個廣闊的平臺。
萬事變則通,學習美術也是如此,創新就是一種變動。其目的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否則失去興趣也就失去了創新的原動力。例如教師要對學生創新美術形式給予肯定,在肯定基礎上指出不足,讓其能夠完善并進一步創新。
學生畢業后都會面臨競爭,而決定競爭能力高低的則是學生創新水平。在校期間教師從各個角度來激發學生創新,最終也是其形成了創新意識。這種創新意識能夠幫助學生在同類競爭當中找到不同點,樹立自身作品的差異點,有效地凸顯自身,從而在競爭當中脫穎而出[1]。
我國傳統美術有山水畫、大寫意、工筆畫、板畫、年畫、剪紙、雕刻等,在傳承這些美術形式的同時,還需要不斷創新,要讓美術和群眾生活聯系更加緊密,故而有效創新成了時代給予我國美術界的第一要務。
教育改革深入人心,創新教育也得到了大部分教師認可。中轉美術教學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也在積極求變,雖然獲得了一定進步,但仍然存在以下問題:
這是一部分美術教師存在的共同心理,不知道從何入手,如何才能激發其學生的創新意識。因為無從下手所以對學生自主創新的作品、創新形式、創新方法等缺乏評價。有的時候為了維護自我權威,還會否定學生創新,無形中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2]。
另外還有部分教師缺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意識,認為學生只有老老實實地按照前人經驗去不斷培養自己的美術技能、錘煉美術技巧、豐富審美涵養,通過反復練習、總結、鑒賞,才能最終成為美術人才,除此之外沒有捷徑可走。換言之,這部分教師認為學生創新是離經叛道。這種抱守傳統的教師本身也不容易接受新的美術形式。
這又是一種教師群體體現出的共性問題,即本身并不否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重要性,也擁有一定培養能力,但是創新視野仍然比較狹窄,例如在美術技巧、美術材料等方面創新,而不能在美術和其他學科融合上體現出培養能力。
在“雙創”之下人們都在積極創新,通過創新而獲得他人關注,而關注者的不斷增多往往又給創新者帶來利益,無形中創新成了一種趨利行為。在這樣大背景下為了創新而創新成了常態。而放眼中專美術專業美術教學,一部分教師就存在這樣的心理。他們或者迫于“雙創”考核壓力,或者迫于完成教學任務,最終總會有人走入“為了創新而創新”的死胡同。而實際上這種創新有無病呻吟之感,缺乏感召力,并不能增加藝術的魅力[3]。
在大學生、高職生普遍進行創新提高自身競爭力的同時,中專生的創新意識整體偏低。作為中專生當中更偏向于時尚領域、意識領域的美術專業創新意識雖然相對強一些,但相對于美術專業的大學生、高職生而言還是存在差距。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中專美術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當中,美術教師、美術學生二者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故而改變中專美術教師傳統思維,提升美術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學習意識已經勢在必行。
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工作中,必須要首先提升教師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這樣才能在知識供給側保證創新教學工作得到持續。而學生的創新意識完全在于教師創新教學來點燃其熱情,并在教師規劃下不斷推進創新計劃,最終讓學生養成創新能力。總的來說,從以下幾個角度來進行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工作:
美術專業學生創新能力主要是圍繞美術學科特點,學生未來就業領域、社會美術未來發展等來明確創新內涵。總的來說包括美術形式、美術材料、美術載體、美術與其他學科融合等。第一,美術形式創新。總的來說有觀賞美術、實用型美術。美術形式創新就是能夠增加全新的觀賞美術,例如沙畫就是新時代產物,增加了觀賞美術的范圍。園藝美術在新時代之下也越來越受關注,其成了實用型美術的重要成員。在創新上還有城市空間藝術,其更為廣闊。第二,美術材料創新。蠟筆、顏料、松節油、鉛筆、毛筆、宣紙、布匹等之外,只要創造新的材料并在其上完成美術創作,便是美術材料創新。例如目前流行的電子美術。第三,美術宣傳載體創新。即雜志、報紙、電視之外的宣傳載體,目前互聯網成為美術宣傳新載體,這也是載體創新。第四,美術與其他學科融合創新。在過去美術和插花、美術和紡織、美術和建筑、美術和園藝、美術和設計等結合,若是能夠尋找到美術和新的學科融合也是創新。例如美術和體育、美術和光學、美術和造型等。教師只有掌握了以上創新內涵,便不再迷茫,可以從多個角度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會通過美術與新學科融合過程里激發學生的跨科能力,并樂此不疲,增加創新的無限可能[4]。
中專學校教學委員會需要積極考核教師的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能力,并對教師具體教學行為、教學心理展開多角度評價。能夠建立嚴格的考核標準,以此來不斷加強美術教師的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意識。并且能夠整合美術專業教師開展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學研項目,集思廣益形成有效的針對措施。要引導美術教師善于發現學生創新行為,并能夠為該行為點贊,甚至于鼓勵教師和學生形成互動,彼此點撥進入到全新的師生互動層面,告別過去呆板式教學模式。鼓勵教師去參與慕課學習,能夠在名校名師點撥下改變傳統觀念,積極地學習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經驗,善于總結自我教學缺點,不斷地尋求突破。另外,教師必須要明確創新內涵,能夠抓住美術形式、美術手法、美術材料等積極帶領學生進行嘗試和創新。
對于擁有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意識但創新視野較小的教師,中專學校可以通過參觀學習等形式去讓教師拓寬視野。尤其是在教學考核當中,引導教師將美術和其他學科能夠充分融合,能夠帶領學生嘗試新的美術形式。鼓勵教師去通過MOOC平臺學習先進經驗。甚至于將一體化教學模式、信息化教學模式、項目教學法等都分別借鑒進來,形成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創新模式。同時將“創新創業”課程融入進來,以能力為導向開展教學,讓學生可以憑借繪畫技能、高超人品、豐富的創業知識去博得一片藍天。可以將本校畢業成功創業的學長們請回來傳道受業,給即將畢業和初入專業的學弟學妹們講授自己創新、創業經驗。這樣可以避免后者走彎路。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參加各類美術展覽,以期從中獲得創新靈感[5]。
中專學校進行教學創新,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必須要改變過去形式主義,力爭讓學生真正的獲得利益。需要明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目的、培養計劃,能夠結合各類創新創業計劃展開具體培養工作,而且要有具體的考核系統,利用明確縝密的考核指標來審核教師教學水平,來評價學生創新能力,并積極總結經驗,保證后續此類工作獲得長足發展。
其中學生創新能力必須是建立在美術技能、美術理論等基礎上的創新,不是噱頭,不是華而不實的教學炫技。對教師要執行嚴格的獎懲,剔除浮在表面上的培養工作。對那些美術功底扎實、創新教學突出、學生創新能力得到改善的教師要樹立為榜樣,引導其他教師學習模范、做模范、超模范[6]。
要讓中專美術專業學生認識到社會競爭的殘酷性,要讓他們看到憑借美術專業博得未來的可行性,要讓他們對自己未來充滿信心。也只有如此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才會獲得學生熱烈回應。具體操作上可以通過微信、快手、抖音、釘釘等來及時發布美術行業動態,討論美術創新的形式和種類,展示美術專業學生創新美術作品,并引導學生評價、留言。另外,積極鼓勵學生創辦美術社團,通過社團來架設學生走入社會渠道,結合社會美術氛圍、美術發展方向來進行創新。總而言之,學生自我創新意識的覺醒雖然在于教師的激發,但更多的在于學生自我創新愿望的產生,并能夠在嘗試當中獲得收益。學校、教師都是外在因素,更多的還是靠學生自我努力。
中專美術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需要以就業為導向、能力培養為導向,必須遵從實用性、有效性、系統性等原則。教師要避免走形式,要積極地于美術形式、美術材料、美術宣傳載體、美術和其他學科融合等領域進行不斷嘗試,要讓學生形成相應的創新意識、創新手段,提高學生畢業就業競爭力。學校要給教師創新教學提供平臺,要鼓勵教師進行創新教學改革,能夠通過嚴格考核迫使“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這一思想融入教師頭腦當中,指導他們的教學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