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瀟 蘭州理工大學體育教學研究部
隨著“健康中國”這一概念的提出,體育運動逐漸占據了人民休閑生活的時間的重心。人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任何時期和任何地點擁有進行體育運動的意愿,這就是終身體育意識。大學作為青少年培養興趣愛好的重要階段,對于學生身體健康和心智教育的養成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從當前大學體育課程的開展狀況來看,許多高校都側重于體育測試指標和課程要求,而并非是培養學生的體育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學校體育在學校被“邊緣化”的事實并沒有得到改善。從這些角度來說,大學體育教育在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中面臨著許多問題。
在2014年進行的第一次大學生體育生活化時常性、常規性特征現狀調查分析顯示,很大一部分學生并不是發自內心的參與體育運動,同時有54.08%的大學生堅持體育鍛煉的時長在三個月以下。由此可見,學生的大學生活中體育教育所占的時長和權重十分微弱,學校和學生對于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也不夠重視。
從目前高校體育課程開展的狀況來看,大部分大學生仍把體育排除在生活和學習目標之外,學校在具體教學和安排課時的過程中也只是側重于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以達到國家制定的相關標準,并不是把體育運動當作一種生活習慣和方式來進行教育,也忽略了體育教育對于學生思想和性格的塑造作用。學生為了通過體育課程的測試,體育課成為幾乎所有學生的必修課程,但是一旦脫離了體育課大部分學生便不會再進行體育活動,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位置。從另一方面來說,在這種強迫式教育下,只有極少數的學生可以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并且養成自己體育鍛煉習慣,大多數學生不能從大學體育教育中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目前大學體育在體育理論教授上與中學體育相差無幾,在體育技能課程的選擇上受限于學校傳統和現有設施,一些高校對于體育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很久未更新,并且部分運動項目的場館、器材受到地域限制,無法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求。而在當前應試教育的現狀下,體育教師不能根據時代與時俱進,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學生也會更加傾向于學習專業課知識從而無法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這樣更不利于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
從2000年開始,國家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頒布的文件例如《體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顯示出政府對于國內目前大學生體質健康和體育習慣養成的重視程度。但是從現狀來看,學校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真正的幫助到學生建立良好的體育態度和觀念,一些過于硬性或者是籠統的標準都會減淡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以至于阻礙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體育鍛煉對于身心發展以及社會實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繁重的學業之余適當的進行體育鍛煉可以提高生活質量、減輕學習壓力,為社會提供全方面的綜合性人才,推動社會的發展。終身體育需要學生的長期堅持,學生需要通過體育課程培養體育意識和堅持體育運動,因此,如何在高校中有效的實施體育生活化,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成為目前各大學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認識到體育課程是為了學生自身服務的,它是以學生為中心展開的提高身體素質促進健康的教育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加注重于學生意識形態上的培養,在當前的教育模式下適時變革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讓學生意識到體育并不僅僅是為了體質測試等類似的標準而進行的活動。只有教師自己改變了對于體育課程教學的態度和理念,才能讓大學生在拷問文化與價值取向的過程中不斷的通過自我學習、自我反省、自我超越,提高體育文化自覺意識,滿足作為自覺存在的主題之需。
在當前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傳播體育教育的理念可以通過許多途徑實現。例如大學中每年都會舉辦的運動會就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對于體育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各種種不同的運動項目當中,體驗體育運動的樂趣,同時這也是宣傳體育的一種途徑,不管是舉行裁判培訓或者是體育知識競賽都是為了可以讓更多的學生意識到體育是生活中不可取少的一方面,讓學生真正的樂在其中。另外,大學中的團隊活動不僅可以有效改善現存的體育課堂氛圍,讓體育變成一門真正的專業化課程,同時學生也可以從中總結經驗,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目前在大學中推行終身體育意識仍需面對的一個問題是學生的安全需要,一些學生往往因為懼怕在體育運動中受傷而選擇不去開展體育項目,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做好安全保障,同時也需要在課前對學生進行徹底的安全教育和技術動作講解,從源頭上消除學生對于運動產生的畏懼心理,積極的引導學生培養體育習慣。
政策應該為實際生活目標所服務,關注大學生本身和他們的生活,應當把大學生當作政策主體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大學體育政策的制定和執行要強調大學生在參與運動過程中所能達到的自身發展和自我滿足的需要程度,培養學生主動選擇體育運動的念頭,激發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養成他們的終身體育意識。真正參與到體育活動中的學生不僅可以滿足自己的體育需要,同時也可以促成學校和社會良好體育氛圍的形成,讓更多的學生建立起終身體育觀念。為了促成這個目標各個高校應當保障學生的體育活動權利和條件,支持學生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和體育賽事,真正實現新時代人才全方面發展的目標。通過貼近大學生生活的政策可以實現高校體育的有效推廣,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應當引起學校的關注和改進,完善政策的過程也是體育價值被發揮的過程。
在大學生的課程學習過程中,體育課程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養成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終身體育意識,體育教育對于大學生生活習慣的養成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在當前形勢下大學體育教育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完善,但是對于學生終身意識的培養方面仍然需要各個方面協調解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