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魯迅小說中綻現的現代詩

2021-11-21 17:16:45駱冬青
寫作 2021年5期
關鍵詞:小說

駱冬青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

我怕得有理。”

《狂人日記》有一文言小引,敘述者似屬于時代結點上的人。從此小引起,預示了文本的斷裂——果然,白話文一開頭,就將我們帶入現代的情境。古典的月光,一旦接上“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便令人陡然心驚,充滿疑懼、不安。不過,下轉一句:“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爽快”得怪哉!這是精神覺醒么?但何以“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且“然而須十分小心”呢?因為怕么?“我”的“怕”,凝聚在“看我兩眼”的狗眼中,讓這“有理”的“怕”更加恍惚游移。

竊以為,這個開頭,無須分行,就是精妙的現代詩!

那種神經質般的敏感,那種迫害狂般的驚悚,那種對自然物的無感和猝然的銳感,那種突然的陌生和茫然的醒悟,豈非現代詩歌內在精神特質的顯露?或曰,20世紀西方的“荒原”感,來自失去信仰、傳統價值觀衰敗、新價值觀尚未建立之際的絕望。其實,魯迅筆下的狂人,所處境遇,尤其如此。借著狂人之口,魯迅以白話文發聲,一出口便是驚悚詭譎的現代詩!當然,此時西方現代詩《荒原》尚未出場,《荒原狼》尚未嚎叫,可是,“趙家的狗”卻已莫名地、令人慌亂地、意味深長地看著我們,并且在我們的耳邊叫了又叫。

這部堪稱現代文學開山的小說,其實乃詩性的小說。其中蘊涵的現代詩歌,“于無聲處聽驚雷”,驚雷陣陣,當我們在某種震撼中忽地警醒,往往卻忘掉其詩性的特質——“無聲”——傳統詩歌的韻律、聲調消失了,與“無聲的中國”相合拍的,卻是“荒原”般的吶喊。這是中國現代詩誕生的真正標志。

《摩羅詩力說》提出的“攖”,是一個現代人已然陌生的動詞,指向的是反抗,是觸犯、冒犯、抵觸,是擾亂和排擊,是以摩羅詩抵抗黑暗政治。其中所涉及并非傳統意義上的詩人,如柏拉圖、尼采,乃是具有詩性的哲人。以摩羅作為詩性反抗的代表性符號,無疑是驚世駭俗的。在詩學上,從異邦求來的“新聲”中,包含的詩人均有現代性的因子。落實到詩本身,“攖”則表現為感覺方式上特殊的“隔”,對世界的“膈應”或“硌硬”,從而猛然驚覺自身存在的某種真相;在詩意的建構上,則以現代詩歌的無規則聯想、超越傳統詩歌的特殊通感來表達某種意圖。

但最根本的,是西方詩歌傳統中那種強烈的哲理傾向。從哲思中引發詩意,以哲學的方式感覺世界事物,乃西方現代詩歌的重要特性。不同于宋人的以理入詩,魯迅注重的摩羅詩人往往具有精神界戰士的特點,從他們開辟的精神譜系中,不難尋找到現代性的因素。魯迅小說的詩性,每每具有現代詩的氣質。

人們常稱道魯迅小說中一些特別的細節,而這些細節成為一篇之魂。如《明天》中,單四嫂子在她的寶兒死后,“他單覺得這屋子太靜,太大,太空罷了。”“苦苦的呼吸通過了靜和大和空虛,自己聽得明白。”似乎不是一個“粗笨”無文的婦女的感覺,而是作者滲入的某種現代感。這種將“屋子”以“太靜,太大,太空”的存在主義式處理,必然導致“自己”孤立地突出,所以才會“自己”不明白的“聽得明白”。苦苦的呼吸,通過了“靜和大和空虛”,作者的描摹中,用了何等氣力!不過,這卻和筆下人物的精神世界有了異樣的疏離,令我們不安,卻又感覺到一種特別的痛快。那種詩意領悟,以及與小說人物既親近又疏離的感覺,似乎給我們特別的體驗。敘事者與人物之間,分隔著一重詩性的藩籬。

熟悉的《故鄉》中,也有出人意料的意象,帶著某種奇怪的特質,那是現代詩歌所特有的氣質。回故鄉時的心情描繪,“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似古典的韻致,卻又有某種現代的氣息。而作為抒情的分段:“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曲折瀠洄,一個元音“阿”(啊),呼出卻又唏噓回去那種無奈的情懷。但其自故鄉歸去的書寫,更有現代詩歌的特色:“老屋離我愈遠了;故鄉的山水也都漸漸遠離了我,但我卻并不感到怎樣的留戀。我只覺得我四面有看不見的高墻,將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氣悶;那西瓜地上的銀項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來十分清楚,現在卻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隔”,這個王國維懸為詩歌厲禁的字,在我看來,卻是現代詩之精魂。那種“高墻”感,那種人與人之間的可怕分隔,乃《故鄉》之魂,也是存在主義者如薩特思想的核心,薩特甚至有冠名為《墻》的小說。著名的末尾:“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分明是思緒的“隔”:那個童年幻夢般的世界,卻“斷裂”式地指向了關于希望、關于人與路的思索。分行寫下來,更能表現其詩性特質。

或許,該注意的是,這三者之間的關系。與通常解讀不同,看似在賦予“路”以某種積極意義,卻又因為談論“希望”而令此意義有所消解:“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失落乃至虛無,正喻示著魯迅思想中某種扭結,通向希望與絕望的深思。那么“這正如”三字下連接的人與路之思,意在“本無路”,還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恰如一首詩,留下的是不盡的咀嚼回味。這里,事、詩、思熔融為一,令這篇以抒情為主調的小說,具有別樣的風情。

《孤獨者》中的狼嚎,乃敘事者意想之中的,卻成為此文不可或缺的意象。“我快步走著,仿佛要從一種沉重的東西中沖出,但是不能夠。耳朵中有什么掙扎著,久之,久之,終于掙扎出來了,隱約像是長嗥,像一匹受傷的狼,當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里夾雜著憤怒和悲哀。”這匹受傷的狼,是小說主人公魏連殳么?還是敘事者心造的幻象?“耳朵中”掙扎的那個“什么”,所來無蹤,卻似乎有特別的指向,指向什么,卻只能意會。不過,敘事者轉下一語:“我的心地就輕松起來,坦然地在潮濕的石路上走,月光底下。”卻以反激的方式,實現了張力的消解。兩者之間,顯然有著以“攖”人心的方式產生的荒蕪,反而形成了心靈的“坦然”。最終是寧靜么?“月光底下”的“潮濕的石路”,可以如古典詩歌般感悟么?恐怕,深夜的狼嗥,“慘傷里夾雜著憤怒和悲哀”,引向的還是某種哲理的思索。

尤其是《阿Q正傳》,當阿Q面臨觀摩死刑的人們時:“這剎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風似的在腦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腳下遇見一只餓狼,永是不近不遠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時嚇得幾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這壯了膽,支持到未莊;可是永遠記得那狼眼睛,又兇又怯,閃閃的像兩顆鬼火,似乎遠遠的來穿透了他的皮肉。而這回他又看見從來沒有見過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鈍又鋒利,不但已經咀嚼了他的話,并且還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東西,永是不近不遠的跟他走。”這已經是詩,“阿Q”的意識中不可能出現的“詩”;可是,另起一段:“這些眼睛們似乎連成一氣,已經在那里咬他的靈魂。”則更強化了詩意,以分隔的形式所作的強調,顯然,是詩的、尤其是現代詩的技巧。傳統詩學難有這樣的詩意,它具有異化、冷峻、震驚的效果,尤其是那種穿透靈魂的哲思,更為現代詩獨有。

這些現代詩的精魂,飄蕩在魯迅小說的天際,有點疏離、怪異,甚至令人產生某種不適感。可是,卻又深深地契合魯迅小說的特質,若將其取出,則令小說失去了“魯迅”的魂魄。所以,我大膽地說,正是這個現代詩人,乃魯迅小說中那個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

現代詩注重斷裂,令意象飄忽無定,尤其是詩的結構,以意為主,但其意卻是復雜多變,遂使意脈在情靈的戰抖與激蕩中奔突裂變。

《狂人日記》的結構,亦是詩性的。現代文(竊以為,魯迅文字并非“白話文”)十三節,長短無定;魯迅根于“迫害狂”心理,以一種特殊的冷冽,凝聚到節奏中,令“情節”與“情”感本身的節奏、節律,以及“結點”(“情結”)相合為一,從而形成了特殊的斷裂與耦合。斷裂,以割開生活的剖面,展現出某些意象:“這魚的眼睛,白而且硬,張著嘴”;“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趙家的狗又叫起來了”;“天氣是好,月色也很亮了。可是我要問你,‘對么?’。”直到最終:“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

不妨說,《狂人日記》中,以一種特殊的自由感,放開了結構——甚至不同于中國古典詩歌的結構,魯迅創造了新的詩歌形式,誕生了一種新的詩意。因此,中國現代詩歌的起始,乃是《狂人日記》。《狂人日記》以現代詩歌的敘事形式,開辟了中國現代詩所罕見的另一途徑。

而借著這種現代詩的形式,中國傳統小說的格套被徹底打破。這是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上最大的貢獻。魯迅論《紅樓夢》曰:“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①魯迅:《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魯迅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第350頁。打破“傳統的寫法”,實是文學家魯迅特別的關注。《狂人日記》創作的成功,應當是魯迅引入現代詩的形式來結構小說的重要思路。

這一思路的延展,最為明顯的征象體現在《傷逝》這樣的詩體小說中。試看其從頭至尾,全部是以抒情詩般的節律運行自己的思路,即可知這樣的結構形式,在魯迅已是爐火純青。但是,卻又有某種特別的陰冷感攫住我們:“然而子君的葬式卻又在我的眼前,是獨自負著虛空的重擔,在灰白的長路上前行,而又即刻消失在周圍的嚴威和冷眼里了。/我愿意真有所謂鬼魂,真有所謂地獄,那么,即使在孽風怒吼之中,我也將尋覓子君,當面說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饒恕;否則,地獄的毒焰將圍繞我,猛烈地燒盡我的悔恨和悲哀。/我將在孽風和毒焰中擁抱子君,乞她寬容,或者使她快意……/但是,這卻更虛空于新的生路;現在所有的只是初春的夜,竟還是那么長。我活著,我總得向著新的生路跨出去,那第一步,——卻不過是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我仍然只有唱歌一般的哭聲,給子君送葬,葬在遺忘中。/我要遺忘;我為自己,并且要不再想到這用了遺忘給子君送葬。/我要向著新的生路跨進第一步去,我要將真實深深地藏在心的創傷中,默默地前行,用遺忘和說謊做我的前導……。”這里,我以“/”分隔原來的段落,可令我們體會到如同《草葉集》般流動的激情與思致。但其中所蘊涵的意念,卻是現代的。那就是絕望與虛無,罪感與頹靡,懺悔與沉痛……這構成某種陰郁的旋律,急促而深沉地如刀刃般切入心底。

魯迅還有一些小說,如《孔乙己》《社戲》《兔和貓》《鴨的喜劇》以至《一件小事》等,帶著淡淡的詩意的小說。竊以為,魯迅的這些小說,也是汪曾祺小說的一種來源,即以散文式思維方式、看似隨意的語言來結構小說。魯迅還有《故事新編》這樣以現代詩性重構中國古典的小說。固然,亦如魯迅先生自言,《故事新編》的一些篇章,因題旨的不同、文學性不足,自是缺少詩的韻味,有了某種虛無的乃至油滑的東西。但是,其中的《補天》《鑄劍》卻帶著奇異的詩性光芒。“忽然醒來了”的女媧,在古典中只是一個意象,以此構思小說,當有詩性的沖動。小說中有著諸多筆墨,都帶著印象派畫家的彩色:“粉紅的天空中,曲曲折折的漂著許多條石綠色的浮云,星便在那后面忽明忽滅的?眼。天邊的血紅的云彩里有一個光芒四射的太陽,如流動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巖中;那一邊,卻是一個生鐵一般的冷而且白的月亮。然而伊并不理會誰是下去,和誰是上來。/地上都嫩綠了,便是不很換葉的松柏也顯得格外的嬌嫩。/桃紅和青白色的斗大的雜花,在眼前還分明,到遠處可就成為斑斕的煙靄了。”補天而死的女媧:“天邊的血紅的云彩里有一個光芒四射的太陽,如流動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巖中;那一邊,卻是一個生鐵一般的冷而且白的月亮。但不知道誰是下去和誰是上來。這時候,伊的以自己用盡了自己一切的軀殼,便在這中間躺倒,而且不再呼吸了。/上下四方是死滅以上的寂靜。”女媧死了,古典卻在現代詩心的熔鑄中重生、復活。其結構固然以時間為經緯,可是,喚起女媧神話的詩性智慧,卻以自己的意念,將許多事情“新編”進《補天》的結構中。尾聲中,許多年后出場的是跨時空的人,如椽大筆掃過許多時代,讓扎寨于女媧膏腴肚皮上的“人類”作出的表演,與女媧的事業之間,形成某種巨大的空洞。神話中的巨鰲出現于結束:“大約巨鰲們是并沒有懂得女媧的話的,那時不過偶而湊巧的點了點頭。模模胡胡的背了一程之后,大家便走散去睡覺,仙山也就跟著沉下了,所以直到現在,總沒有人看見半座神仙山,至多也不外乎發見了若干野蠻島。”這似乎不是詩,卻更像詩的結句,將創世的女媧與中國人的歷史作了某種怪異的總結。

《鑄劍》亦有詩性沖動為根柢,且顯然更深摯地表現魯迅的某種尋根意識。眉間尺赴死的場景:“笑聲即刻散布在杉樹林中,深處隨著有一群磷火似的眼光閃動,倏忽臨近,聽到咻咻的餓狼的喘息。第一口撕盡了眉間尺的青衣,第二口便身體全都不見了,血痕也頃刻舔盡,只微微聽得咀嚼骨頭的聲音。/最先頭的一匹大狼就向黑色人撲過來。他用青劍一揮,狼頭便墜在地面的青苔上。別的狼們第一口撕盡了它的皮,第二口便身體全都不見了,血痕也頃刻舔盡,只微微聽得咀嚼骨頭的聲音。/他已經掣起地上的青衣,包了眉間尺的頭,和青劍都背在背脊上,回轉身,在暗中向王城揚長地走去。/狼們站定了,聳著肩,伸出舌頭,咻咻地喘著,放著綠的眼光看他揚長地走。”酷烈而冷峻的筆調中,橫流而出的現代詩,置之眼下,仍然有若新發于硎的莫邪劍,劍氣凜凜,似欲奪人首級。其結構亦具更強詩性,自夜間眉間尺與一只老鼠的關系寫起,曲折進行到復仇的主要情節,若現代詩人所吟之敘事詩,事件之間激蕩著無形的詭異與深摯的情致。似乎荒誕悖謬的結局中,以尸體發出的楚辭體現代詩歌唱,誘引大王的頭顱,更令這篇小說尤其能夠“攖”人心。

福樓拜說,凡小說家,最初均是意欲寫詩者。可是,在小說中是否融化著詩意的沖動,則是另一回事。以現代詩的用意,形成沖動,構成小說之魂,則是魯迅獨擅之秘。“無中生有”地營造獨特的詩性氛圍,乃其作品絪缊著某種奇特感的因由。

最重要的,當然是小說選擇的敘事者。這個敘事者,常常變化,如代數式中的x、y、z,可以“代”入各種情境,求解各類問題,但其根本,卻是一個獨特的現代詩人。

人們多認為,詩人魯迅集中呈現于《野草》中,我卻以為,小說家魯迅,內心蘊藏的那個詩人,更充分的表達形式,還是小說。以現代詩的方式結構小說,是魯迅小說創作沖動的深層奧秘。《野草》中一些篇章,帶著魯迅構思小說的影子。姑且不論其中的敘事性文字占有絕大多數的分量,就是純粹抒情的文字,也深蘊著那種“情節”與“情(感)節(律)”的轉換關系。解讀《野草》,從小說的現代性詩學著眼,或許是一個重要途徑。

例如,《在酒樓上》:“幾株老梅竟斗雪開著滿樹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為意;倒塌的亭子邊還有一株山茶樹,從暗綠的密葉里顯出十幾朵紅花來,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憤怒而且傲慢,如蔑視游人的甘心于遠行。我這時又忽地想到這里積雪的滋潤,著物不去,晶瑩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風一吹,便飛得滿空如煙霧……”這里涵茹著《野草》里《雪》的精魂:“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臘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后,卻永遠如粉,如沙,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為屋里居人的火的溫熱。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燦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那么,是否可以從《在酒樓上》的主人公以及敘事者的心跡,追摩《野草》中魯迅的靈臺?《孤獨者》:“他在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靜地躺著,合了眼,閉著嘴,口角間仿佛含著冰冷的微笑,冷笑著這可笑的死尸。”“敲釘的聲音一響,哭聲也同時迸出來。這哭聲使我不能聽完,只好退到院子里;順腳一走,不覺出了大門了。潮濕的路極其分明,仰看太空,濃云已經散去,掛著一輪圓月,散出冷靜的光輝。”是否也有《野草》中關于死亡、關于秋夜的影子?不好言說。但是,其中之詩意卻一脈相承。

至于《鑄劍》,許多研究者指出,它與《野草》中的《復仇》《復仇之二》,乃至《影的告別》之間具有可以相互闡釋的關系。其實,更重要的,當是以“詩”解“詩”,從魯迅詩性思維,尤其是具有現代詩特質的思維方式,來理解魯迅文學的詩性風格。

這里需特別指明,魯迅小說之現代性,正在于以現代詩歌的方式來打破傳統小說的結構方式,尤其是顛覆傳統小說,當然也包括許多現代文學中的小說中特有的敘事慣性,即敘事連貫性的追求。以某種刻意的斷裂結構小說,造成“不適”——這與魯迅提倡的翻譯中的“硬譯”也一脈相承。造就不同于一般“白話文”的現代漢語特質,恐怕主要還是要靠文學家以“現代詩”式的表達“硬寫”,即以“隔”和“攖”的反常、疏離、陌生化等方式,喚醒我們的語感,讓我們如女媧般“忽然醒來”,發現慣常語言中的反常,改變、改造我們的語言。

大先生的小說,其形式相當自由,有些似乎是對體裁的有意蔑視。正如他的雜文、散文、散文詩等,皆有此傾向。我想,這正是魯迅錯綜諸體而進行的獨特創造。《野草》中,恐怕并非皆是散文詩,有的乃是雜文,以及其他體式的文字。其因由,當與章太炎有似當今解構主義式的文學觀有關。章太炎曰:“文學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謂之文;論其法式,謂之文學。”(《國故論衡》)魯迅則曰:“連屬文字,亦謂之文。”(《漢文學史綱要》)德里達說:“文學是一種允許人們以任何方式講述任何事情的建制。”(《文學行動》)如此開闊的文學觀,令魯迅作品最終歸宿成為“雜文”;可是,另一方面,卻使其作品之間具有了豐富的“文本間性”。文本體裁的錯綜,在當代世界文學中,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但在魯迅時代,卻因西方影響,而強調“文學的自覺”。魯迅尤其是一個重要的倡導者。故而他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文學自覺的時代”,這無疑是文學獨立發展的必然要求。由此而生的文學以及藝術自律,乃西方學術倡導的重要主題。

可是,即使在散文詩般的結集文字《野草》中,我們還是能讀到不甘馴服于某種文體規制的文字,而這種情形,自然也存在于魯迅的三個小說集中。那么,其中還激蕩著文學反抗一切規制的自由精神。這既來自中國古典文學,尤其是先秦文化那種籠罩一切的氣概,更來自西方文學的激發,尤其是現代詩性的覺醒——摩羅詩——構成魯迅精神世界的底蘊。

所以,魯迅在小說中,以現代詩歌的意象,解體了中國古典詩歌,更以詩性的構思,解放了小說的形式結構,打破了傳統小說思維的慣性。其內在動因,乃現代的詩歌沖動。

“窗外的星月和屋里的松明隨乎都驟然失了光輝,惟有青光充塞宇內。那劍便溶在這青光中,看去好像一無所有。眉間尺凝神細視,這才仿佛看見長五尺余,卻并不見得怎樣鋒利,劍口反而有些渾圓,正如一片韭葉。”魯迅小說中的詩,正如這柄“青光充塞宇內”的劍器,隱匿于黃土深處,挖掘出來,“那劍便溶在這青光中,看去好像一無所有”。然而這一片韭葉般的存在,不妨說,恰是魯迅小說的真正秘藏。

大先生神往魏晉,深于楚辭。所擅舊體詩,頗有晚唐風格。李賀的詭譎奇特、穿幽入仄、荒寒陰郁,李商隱的綿邈深邃、情致婉約,固然凝集其中,竊以為,大先生舊體詩更孕有某種濃郁的感性的冒犯和看似魯鈍的折挫,以及由此而來的兀傲①錢鍾書《談藝錄》論李賀兼及李商隱,頗與西方現代詩人如波德萊爾等相印證。亦可見晚唐詩與現代詩之款曲相通。錢鍾書:《談藝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版,第159-189頁。。其意象構成,恰與西方現代主義詩歌契合,有著斑斕的古舊的現代感。“老歸大澤菰蒲盡,夢墜空云齒發寒。竦聽荒雞偏闃寂,起看星斗正闌干。”其中,大澤、菰蒲、空云,與“夢墜”所感到的“齒發寒”,頗有意味。“竦”然而“聽”,荒雞闃寂;泠然而“起”,星斗闌干。均自出手眼,在古典意象中,襲入現代情調。再如,“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紅涴戰袍”;“故鄉黯黯鎖玄云,遙夜迢迢隔上春”;“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無余春。鼓完瑤瑟人不聞,太平成象盈秋門。”綿密深邃的意象中,似乎透入楚辭式的騷怨,但被一種排奡孤憤所超拔,令魯迅舊體詩中總有著冷冷的反抗傳統詩性的現代韻致。這,正是小說家魯迅背后的詩人魯迅之神韻所在。

魯迅同鄉先輩徐渭,論“興觀群怨”之詩品,曰:“如冷水澆背,陡然一驚。”②徐渭:《徐渭集》第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482頁。“月光如水照緇衣”,常常見,卻常常“不見”的月光,與從遠古而來的深沉意緒融匯一氣,正構成魯迅小說驚心動魄的現代詩特質。

猜你喜歡
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何為最好的小說開場白
英語文摘(2021年2期)2021-07-22 07:57:06
小說課
文苑(2020年11期)2020-11-19 11:45:11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我們曾經小說過(外一篇)
作品(2017年4期)2017-05-17 01:14:32
妙趣橫生的超短小說
中學語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29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閃小說二則
小說月刊(2014年8期)2014-04-19 02:39: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国产小视频| 国产女人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欧美一区精品|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激情视频综合网| 狠狠干欧美| 午夜啪啪福利| 久久青草热|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 欧美精品在线看|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狠狠干| 嫩草在线视频| 国产精鲁鲁网在线视频| 中文成人无码国产亚洲| 色婷婷成人网| 波多野结衣一级毛片| 国产色网站|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精品福利国产| 久久99久久无码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网|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美女被躁出白浆视频播放| 国产第四页| 国产精品妖精视频| 欧美激情伊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 91福利免费视频|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6|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男女精品视频| 成年人视频一区二区|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 噜噜噜久久| 欧美日韩午夜| 日韩欧美网址| 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高清|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国产视频|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视频免| 久久免费看片| 国产午夜无码专区喷水|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欧美区一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 美女被操91视频| 99这里只有精品6|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国产噜噜在线视频观看|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亚洲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 成人日韩视频| 国产肉感大码AV无码|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色天天综合| 亚洲av色吊丝无码|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99re热精品视频国产免费|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欧美精品成人| 亚洲av无码牛牛影视在线二区|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激情首页| 亚洲视频在线网|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不卡| 99re热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不卡|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4虎影视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高清无码久久久|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国产自视频| 欧美精品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