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祥駿
(成都體育學院信息技術中心 四川成都 610041)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指出,到2035年,我國要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要推動我國成為學習大國、人力資源強國和人才強國,為到21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因此教育工作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潮流,不斷掌握新技術手段,進行教學技術和手段的革新。當前,各類短視頻APP在商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截至2021年1月,抖音日活躍用戶數已經突破6億,成為國內最大的短視頻平臺,領跑市場。如何將短視頻應用到教學中,尤其是與體育教學的特殊性相結合,是體育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短視頻不應該只具備娛樂和消遣的功能,應當開發其更具有意義的教育功能,賦予其正確的價值取向。短視頻的教育職能應該如何應用到教學中更是所有體育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高校大學生群體年輕,對新鮮事物更感興趣,應當利用新的工具引導學生,讓工具發揮正確的功能。
短視頻作為在線教育的垂直延伸,具備了在線教育移動互聯的特性。同時,短視頻相較于在線教育又具有更加碎片化和靈活性等特點,在教學中應該充分發揮這些特性,開發出教育教學環節的新局面。今后的短視頻教育技術將會為學生制定出更加個性、智能的學習方式。短視頻的功能細分,為不同學科的教學提供了符合自身學科特點的自制化的特性功能。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1年12月,在線教育用戶人數為3.42億,占整體網民的34.6%[1]。發展信息化的教育教學模式,實現教育現代化,必然需要借助新的技術和手段。這也符合建設雙一流、信息智能化各類體育高校的宗旨和目標。隨著5G網絡的逐漸普及,更多的新型的教學場景將會被應用到實踐,5G、短視頻、VR、大數據等新技術場景能夠打造出更為生動、知識講解更透徹、技術動作展示更加全面的超遠程線上體育教學。
體育教育信息化是未來體育教育發展的主要方向,教育信息化要從新技術中尋找路徑。在高校體育傳統教學中,教師傳授技術動作要領主要是采取親身示范及對動作進行分析講解的方式,但在傳統體育教學活動中,有很多高難度的技術動作是在極短的時間范圍內完成的,導致學生無法深刻領悟和掌握技術動作。而短視頻在線平臺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短視頻加慢動作的形式可以幫助體育教師使用專業攝錄設備對自己的技術動作進行記錄,之后再實時回放慢動作短視頻,對技術動作進行分析和講解,能夠更好地把課程呈現給學生[2]。同時,短視頻還具備時間短、能重復播放等特點,方便學生反復觀看關鍵技術難點,符合體育教學的高重復性,讓學生能夠加深對技術動作的理解,配合教師指導,達到實際提升教學質量的效果。
在傳統體育教學中,學生反饋的教學效果需在現場完成,體育教學的特點讓體育課無法像文科類學科一樣通過文字等作業形式提交,傳統的圖片時代也不夠生動,不能連續客觀地展示技術動作。短視頻由于其靈活性,提供了新的教學反饋形式,在搭建好在線教育平臺的前提下,教師可以通過短視頻平臺及時審核學生作業,并可以在課上直接對學生點評分解。甚至可以利用5G結合大數據的手段,對學生短視頻作業的數據分析與處理,協助教師完成體育技術動作的考核,更加精準地分析學生的技術錯誤,更清晰地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短視頻的靈活使用可以極大提高教學效率,讓師生互動及時,使教學效果提高。
視頻化的信息處理是將三維空間轉化為二維平面的過程,在此過程中,信息不可避免地被損耗,人眼的三維視覺效果被壓縮成了二維空間。在體育教學實踐活動中,視頻并不能夠百分之百地還原實踐教學環境,雖然可以利用一些技術手段進行彌補,如多機位拍攝等。但視頻拍攝始終難以達到現場沉浸感,視覺傳達的體育技術動作也存在誤差,這樣視頻化的體育教學信息就將會出現嚴重的教學失誤。5G加VR技術就能夠相較于傳統視頻化的信息做出進一步的改進,VR對教育變革的影響,已經突破了簡單技術輔助層面,已經從根本上改變教學環境和教師角色的定位[3]。虛擬現實作為新技術,在新領域的應用也在不斷嘗試,筆者認為可以先從短視頻開始。短視頻時間短,占用資源小,相較于需要面面俱到的長視頻,短視頻更便于視頻的虛擬現實化。短視頻只需要一個技術動作即可以滿足教學場景的使用需求,節約資源的同時,能夠讓學生直接感受到教學手段的更新。
目前,短視頻在教育領域已經開始體現出其功能和意義,在未來的5G時代可以預見到其會發揮更加強大的功能,高校要利用短視頻來進行體育教學改革,還需要充分了解短視頻的特性,以及短視頻能夠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哪些方面發揮出具體的作用,這是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需要作出的應對舉措。
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響,在線教育呈爆發式增長,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在2020年3月在線教育用戶達到峰值4.23億人,較2018年底增長110.2%,占網民整體的46.8%[1]。此次在線教育在面對特殊情況、突發的世界性危機時做出了很好的應對,順利保障了教學工作的進行,應對危機時刻體現了很好的維穩、定民心的作用[4]。短視頻依托在線教育,具備在線教育功能的同時,比在線教育更加精煉,更加凝聚,在特殊時期,低流量、高質量的短視頻更能體現在線教育的功能性,精準定位教學,指定項目流程。結合短視頻教學反饋,已經能夠初步完成體育教學到體育訓練的閉環模式。
帶寬流量決定傳播形式,傳播改變教育模式。目前4G理論可以達到100Mbit/s下行速度,而5G的下載速度可以達到3.6GB/s,也就是28.8Gbit/s[5]。這就意味著5G將在移動云端突破硬盤讀寫速度,未來所有存儲將通過“云技術”來實現。高校要完成在線教育平臺的建設,搭建移動云存儲中心,利用云計算機,通過教育信息的大數據整合,實現在線教育資源的實際應用。短視頻APP的出現,在短時間成功,迎合年輕受眾,平臺沒有好壞,關鍵是使用者如何利用工具。短視頻是工具,所以高校應該把握時機,開發屬于自己的短視頻APP或者在原有的在線慕課平臺上開發新的短視頻接入端口,結合自身高校的特點,選擇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最經濟、有效的模式。
在學校開發出相應的短視頻平臺后,教師應該保持積極學習的態度和樂觀求索的精神,不斷創新,結合不同體育門類開發符合自身體育項目特色的短視頻教學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不僅局限于手機的簡單拍攝方法,應該結合運動特色,開展水下、航拍和后期三維軟件的結合使用等,制作出更加符合實際的教學短視頻。學生也應當加強短視頻拍攝、創作學習,一方面有利于成長為復合型信息化體育人才;另一方面短視頻的拍攝有利于自身訓練效果、技能復習的總結,能夠達到不斷改善訓練方式、提高運動技能的最終目的。
娛樂化、泛娛樂化讓新技術始終優先于商業運作,但新技術在商業化取得成功之后,應該回饋教育,發揮教育職能[6]。短視頻不應該被過度娛樂化,因為蘊含了更多有意義的功能亟待開發。短視頻類的商業公司可以加以引導,加強短視頻的教育性,尤其是體育教育。短視頻受到年輕群體的追捧,目前我國年輕人正是體育運動缺乏、體育鍛煉不足的群體。由于在小、初、高中的教學慣性,體育課歷來得不到應有的充足上課時間,導致學生在進入高校之后缺少體育興趣,體育活動匱乏,身體素質普遍不高。短視頻更應該擔負起社會責任,寓教于樂,在娛樂的同時加入體育元素,拓寬大學生接觸體育的方式,讓體育文化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年輕人。
體育教學是一項實踐操作類很強的課程,由于體育教學的特殊性,在課程視頻化中一直存在制作難度大,線上線下結合不緊密等問題,如何在5G新技術中尋找出契合體育教學改革的切入點是該課題需要解決的難點。目前5G尚未普及,多種潛在的新形勢不能預料,當下短視頻多用于思想政治類教育方面,主要是體現在引領在校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社會輿論導向的功能方面,對于體育教學等實踐操作性強、需要大量實踐進行訓練與復習的教育類課程需要更多的思考和研究。
云服務器終端、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技術的發展,加上移動媒體智能化的普及,使大眾的接收方式發生了改變。視頻化、移動化是今后教育傳播的主流模式,也是現代會選擇接收信息的第一選擇方式。5G通信技術的研發與普及,勢必給通信、新聞傳播、教育等產業帶來新一代的革新。通信技術的變革帶來的不僅僅是高速、安全的網絡,更多的是從技術的變革中找尋教育改革的途徑,短視頻目前只是冰山一角卻展現出了驚人的能量,在新的技術背后新的教育形式將更加被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