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赫斯基電器設備有限公司
在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中小外資企業的支持。但隨著外部環境日趨復雜,使中小外資企業面臨著許多風險,尤其是在出口貿易方面,出口貿易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行業,會受到政治格局、人民幣匯率變化等多方面的影響,使得外資企業每一項業務活動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因此,在當前世界經濟形勢急劇變化的背景下,加強業務風險防范控制是外資企業重點需要關注的問題。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使得國際貿易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以往出口訂單主要集中在一家供應商處進行采購,且客戶與供應商之間的合作關系也較持久穩定,基本不會隨意更換供應商,但是現階段會出現客戶將采購訂單分散化,即在多個供應商處進行采購,或者是將大訂單拆成若干個小訂單,以至于訂單碎片化。這樣的結果便導致這兩種情況出現:一是客戶訂單量變小,隨之減小在供應商處采購的產品數量;二是客戶從多家供應商處采購同一件產品,并且會對多家供應商進行壓價、賒銷,這容易導致供應商出現錢物兩空的情況。
在當前國際貿易新形勢下,買方會通過延長信用期限的方式延期付款,如果外資企業沒有足夠的警惕性,就會造成應收賬款無法及時償還,且大量的資金被占用,導致日常貿易活動受限制,甚至會出現大量的應收賬款壞賬,導致資金周轉困難。此外,雖然近些年來外資企業在出口貿易合同中增加了具體的合同約束條款,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貨款拖欠的情況,但仍然有許多應收賬款難以按時按量的收回。
中小外資企業出口業務會受到貿易政策、經濟形勢及其他客觀條件的影響,尤其是當前國際局勢非常不穩定,中美貿經摩擦愈發嚴峻,關稅浮動較大,加之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使得中小外資企業出口業務面臨著多重風險,包括聯系貨源廠家、貨款支付、物流發貨、海關備案和出口退稅申報等,如果在這些環節中出現差錯,都會給企業帶來較大的風險。
當匯率發生變動時,也會使得外資企業以外幣表示的還未履行的合同實際價值發生變化,這一變化會對企業的利益造成影響,同時企業為了完成債權和債務的制約,在結算時就會引起企業外幣現金流的變化。另外,當匯率發生變動時,企業財務報表中以外幣計量的相關項目也會發生變化,企業在將海外經營的財務狀況納入合并報表時,需要將當地貨幣轉化成報表支持的本幣,這樣便引起匯兌上的損益。
中小外資企業在發生出口業務時,由于更多注重訂單量的多少,忽視業務發生時的風險控制,容易給企業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具體表現為:企業業務人員及管理人員更關注業務規模的擴大,企業內部所制定的績效考核機制,也將目光放在業務人員對市場洞察力和談判能力上,績效考核的目標也在于能否形成有效的訂單或合同訂立,多成交訂單成為企業領導重點關注的問題。這樣的做法無可厚非,因為企業經營最根本的目的是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但是由于忽視這一過程的風險控制,以至于企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最終可能會無法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
信賴風險也是當前我國中小外資企業出口業務中存在的痛點,由于過度依賴信用證業務,對于投保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并不是很了解,以至于喪失許多出口成交的機會。信用證為當前國際結算方式中的一種,但是國際信用證與國內信用證有一定的差別,國內信用證具有法律規定的支持,國際信用證則屬于一種慣例,并不受到法律強制性的約束。這意味著如果前期不能夠進行有效的預審評估,那么國際信用證存在較大的風險,而企業為了能夠降低保險費用,過度依賴信用證,就會給企業帶來較大的風險。
內部控制缺失是導致中小外資企業存在出口業務風險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多數中小外資企業內部控制機制不完善,以至于出口風險管理缺失,具體表現為:第一,企業管理人員存在重業務輕風險的理念,并缺乏出口業務風險相關的知識,所以不懂得如何有效規避出口業務風險;第二,忽視成本控制,許多中小外資企業在核算出口成本時,并未考慮風險成本,僅僅考慮貨物成本,忽視交易過程中存在的中間成本,如商品檢驗費用、物流運輸費用、商業險購買費用、港口托運費及政府部門等各種中間費用,為了留住客戶,達成業務成交量,盲目簽訂銷售合同,以至于企業存在較大的成本風險,甚至有時存在虧本出口的情況;第三,企業內部管理中對客戶維護管理較為混亂,不重視客戶等級劃分和分析,且由于中小企業中人員數量較少,更多只是兼顧業務,對于客戶的維護管理根本無暇顧及,以至于優質客戶與垃圾客戶混在一起,長此以往,會逐漸丟失性價比高的客戶。
不少外資企業并未建立完善的外匯風險管理體系,尤其是一些小企業,缺乏對外匯風險的正確認識,以至于外匯變動時企業遭受損失。同時,也有許多企業在應對外匯風險時仍然沿用傳統的方法,處理方式較保守,形式單一,無法將新理論和方法運用到外匯風險防范實踐中,如不能靈活運用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進行外匯風險分析,提前進行防范。
新形勢下中小外資企業要重視出口業務風險的控制,增強風險意識,以此更好地應對各種風險。首先,要加大對管理人員出口風險知識的培訓,提升管理人員管理風險意識和能力,既了解對應出口國家的政策變化,也能夠對于企業經營效益息息相關的風險進行預測和分析,從而制定有效的風險應對措施,幫助企業規避風險。其次,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企業管理者要轉變觀念,客觀看待貿易發展,不能一味地追求利益,而是要根據實際情況,提前做好業務風險的防范,綜合利用財務分析工具,制定科學合理的風險預警指標,發揮出財務工具的作用,實時跟蹤企業出口業務情況,以此對企業出口業務風險進行有效的防范。最后,轉變傳統信用證結算的方式,采取靈活的貿易結算方式,可通過投保出口信用保險的方式,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以此有效規避出口信用風險。
中小外資企業要加強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以此為出口業務風險管理與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礎。首先,中小外資企業要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并成立專門客戶資信管理部門,提前對交易客戶進行審核和分析,選擇信用好、性價比高的客戶進行出口交易。其次,強化風險管控,加強交易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在訂單結算上,要采取靈活的結算方式,對新老客戶實行差別對待,如果無法準確判斷客戶風險高低,則可以采取預收定金的方式進行出口交易。最后,建立客戶信用檔案,通過第三方機構對新客戶資信進行調查,如通過國際信用保險公司進行信用調查,在確認客戶資信良好且無大風險后,組織開展商討,確定是否接此訂單以及相應信用額度。對于經常來往的客戶,可根據以往交易情況,適當放寬賒銷額度,權衡成本與收益間的關系,盡量增加成交量,從而提升企業的收入水平。
首先,外資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從宏觀的角度出發,關注相關法律政策的變化以及內外部環境變化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并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調整籌劃方案,以此將涉稅風險降至最低。其次,隨著出口業務流程變得更加復雜,外資企業需要對現有的會計核算方法進行創新,可建立信息管理系統,構建成本核算系統,通過線上各類成本數據的核算,清楚記錄出口業務發生過程中成本和消耗情況,并及時傳遞至會計人員,以此進行財務數據分析。通過這樣的方式降低核算量,節約成本。最后需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監控系統,定期進行財務監督檢查,及時糾正出口貿易中存在的問題,保證資源優化配置的同時,實現成本有效控制。
對于中小外資企業而言,在發生出口業務時,應重視外匯管理,盡可能地降低匯率變動產生的不利影響。首先,在發生出口業務時,應選擇有利的幣種進行貿易結算,或者將外匯風險轉嫁至銀行,在結算前提前到銀行進行押匯。其次,加強財務賬本的關注,重視匯率變化對企業賬目財務的影響,應通過建立相關的制度,不斷細化和完善企業賬本,以此規避風險。最后,加強國際市場中供需關系的分析,充分利用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進行分析,并根據供需關系擴大或減少產品量,以此將經濟風險降至最低,保障企業的利益。
總之,在當前形勢下,中小外資企業在發生出口業務時,由于受到內外部因素的影響而面臨著許多風險,所以需要企業重視風險控制,應在加強內部管理的基礎上,通過建立一個有效的風險控制機制,以此對企業出口業務風險進行有效的規避,從而保證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