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
通過制定完善的制造業納稅籌劃方案能夠提升制造業的經營管理效率,為制造業的長遠發展提供重要支持。但是從發展實際情況來看,由于我國納稅籌劃起步較晚,缺乏納稅籌劃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經驗,導致企業納稅籌劃方案的有效性不足,最終限制了制造業的發展。在新時期,為了更好地促進制造業發展,需相關人員立足制造業,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完善的納稅籌劃方案,不斷規范制造業的發展。
制造業納稅籌劃是指制造企業為了降低納稅成本,減少資金支出,并達到稅收節約目的,而在相關法律法規基礎上開展的一系列方案設計。制造業的納稅籌劃對整個企業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①必要性。面臨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制造業想要實現長遠的發展需要打造自身競爭優勢,特別是在制造業遭受國際危機的情況下為了幫助其走出危機,需要活躍制造業的資金流,以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為例:一方面,從 2018年中美經貿摩擦開始,對公司出口筆記本電腦配件加收關稅;另一方面,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防疫物質劇增,增加企業成本,削減公司利潤。企業需通過多種方式開源節流,其中納稅籌劃是重要舉措,通過納稅籌劃能夠幫助企業降低運輸費、保險費等一系列成本。②可行性。制造業的經營發展目標是以較少投入來獲取較多的利潤,并在不損害國家和企業利益情況下,在合法范圍內通過應用稅收體制改革機制和現階段的稅收優惠政策來實施納稅籌劃管理。
在進行納稅籌劃前,由于涉及的內容很多,如采購類的成功,以及加工成本、運輸費、保險費等其他關聯成本等,因此需要對這些材料進行合理收集、規劃、總結。納稅人外購存貨成本涉及納稅金的多少,以及購買貨物的價格和所花費的費用。被納入存貨成本稅金,指的是企業自己購買所得,或是自己生產、委托第三方加工生產的一系列不能夠從進項稅中抵扣的增值稅。在采購之前如果企業沒有確定所購買貨物的用途,在采購的時候仍然可以按照材料的價格計算當期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在一般情況下,材料在購買倉庫收料和領取之間會出現一個時間差的問題,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企業并不知道時間差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材料在購買的過程中,可以利用購買、領用時間差,可減少企業交納的稅金,提升經濟效益。
一是納稅籌劃的選擇基礎為存貨計價的方法。這一類方法分成:存貨計價、存貨發生計價、存貨結算計價。存貨發出計價是和納稅籌劃相關的一種計價方式,現階段我國采用比例稅率的方式來征收所得稅,在比例稅率下,選擇存貨計價方法時要充分考慮市場價格的變動、匯率變動等。以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為例,存貨占比較大,在當前物價上漲趨勢下,公司運用移動加權平均法,對材料成本進行核算,這一核算需要包括后期進貨的成本,這樣銷貨成本高,對應期末存貨的則較低。此時,利潤會遞減到下一個年度,這樣的目的在于有效延遲所得稅的交納。
二是納稅籌劃由固定資產折舊法進行選擇。在當前制度過程中,該方法很多,如平均年限方法以及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運用不同的折舊方法,計算每年折舊額是不等的,可最終影響企業稅負。在我國比例稅制下,如果企業每一年所適用的稅率不變,通過選擇加速折舊的方法能夠幫助企業獲得所得稅延期納稅的好處。
三是無形資產計價、攤銷。由新規則中可以看出,政府重視科技創新的扶持,借用這一政策,可以衡量企業的創新、無形資產攤銷,加大對一系列產品的自主研發和創新。在實施納稅籌劃管理的過程中要明確會計核算所涉及的研究費用和開發費用。以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為例,研發人員,研發相關的設備及研發需要的測試材料均從生產部門剝離,單獨核算,盡可能最大化的加計扣除,降低企業稅負,提高企業利潤。
近幾年企業會計準則變化主要有:2017年3月31日印發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2017年7月5日印發的《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2018年11月1日,財政部印發《政府會計準則第7號——會計調整》的通知。尤其是2020年疫情的影響,各行各業均受到較為嚴重的影響,因此國家出臺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支持企業,幫助企業度過困難。
制造業涉及采購,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每個環節的經營活動多樣化,復雜化。制造業涉及各個稅種,除正常銷售貨物或者購進貨物產生增值稅的銷項稅額及進項稅額外,很多業務會涉及出口退稅,印花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納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消費稅,環保稅等稅種,每個稅種的征稅范圍、征稅對象、稅率等均不同。以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為例,購買土地,自建經營用房產,每期均會涉及房產稅和土地使用稅。因公司業務涉及貨物銷售合同,材料購進合同,工程施工合同,勞務派遣合同等,經營活動復雜多變。
納稅籌劃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這項工作是一項專業性比較強的活動,融合了計算機、管理、金融等學科知識。制造業在實施納稅籌劃時往往由財務部門主導這項工作,財務部門對資金核算和業務流程實施十分熟悉,但是想要提升納稅籌劃的有效性還需要了解相關納稅政策、企業經營活動戰略規劃和企業經營發展實際情況等。在具體實施納稅籌劃管理的時候財會管理人員會忽略掉一些細節工作,最終導致納稅籌劃管理失去了綜合性和實際應用性。
材料采購環節。①供貨方的選擇,采購過程中,往往會面對不同的納稅人,稅法對不同的納稅人規定不同的適用稅率,所以選擇不同的供應商納稅人所承擔的成本是不同的,合理選擇比較供應商,可以降低稅收成本;②以合同條款為基礎,可以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以此用來抵扣進項稅額。一般來說在合同中會有以下條款的內容:款項全支付后供貨方將發票開出。而實際操作由于標準、質量等問題,采購方付款時一般不會直接給全款,故根據合同的內容,是無法得到發票的,無法抵扣影響到稅負。作為企業,通過納稅籌劃可將這一條款定為如下:根據實際所付的金額由供貨方開出發票就可以解決這類問題。可以及時取得發票進行抵扣。③利用稅收優惠政策,以英業達(重慶)公司為例,第一,因其位置處在綜合保稅區,可以選擇材料和產品進出海關免稅,只針對內銷貨物繳納銷項稅和補繳相應的進口增值稅。第二,產品生產環節。合理利用存貨計價法進行納稅籌劃,根據現有的制度和法律規定,企業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選擇任何一種方法進行計價。企業所得稅采用比例稅率進行征收,在征收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市場物價變化、企業稅負期。第三,產品銷售環節。其一合理利用收入確認時間來開展納稅籌劃。選擇合理的銷售方式,把控收入確認時間,合理歸屬收入所屬年度,可以在經營活動中延緩增值稅,所得稅,印花稅等稅種的納稅時間,獲得稅收效益。其二利用合同降低印花稅稅負。根據我國稅法規定,對于已履行的貼花合同,合同、所載金額不一致,如果雙方未能對合同金額進行修改,一般來說不需要再辦理完稅的手續。在合同簽訂后雙方由于業務的原因增加了交易金額,只要不重新簽訂合同就可以免交印花稅。另外因稅法規定合同中所載金額和增值稅分開注明的,按不含增值稅的金額計稅,故在簽訂銷售合同時應把貨款與增值稅銷項稅額分開。
第一,加強財務人員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財務主管應組織財務人員積極學習新準則,新制度及相關法律法規,不斷更新和充實財務人員的業務知識,努力提高技術業務水平,為能更準確作出稅收籌劃奠定基礎。第二,要求財務人員融入日常業務中,由事后核算和監督向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核算和監督轉變,全程參與業務發展。從業務合同開始就作出合理的稅收籌劃。
綜上所述,納稅籌劃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種方式,納稅籌劃的實施深受企業內外部環境的影響,是一種綜合性比較強的工作。制造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構成部分,為了能夠提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需要相關人員做好制造業納稅籌劃管理,并按照規范的標準實施納稅籌劃,從而更好地促進制造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