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德
(甘肅省民勤縣第一中學 甘肅武威 733300)
在素質教育過程中,體育教學是重要載體,也是中學體育教育過程中重要的課程內容。在“互聯網+”背景下,無論是體育教學方法還是理念都需要進一步轉變,才能更符合當下的教育現狀。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授課大多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只能機械性地記憶體育理論知識,久之便會感到枯燥乏味。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體育學習是放松的時間,說教式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合現代教育課程,應結合時代的發展融入創新性內容。枯燥的教學內容和形式,不僅不能緩解學生學習上的壓力,反而會使學生對體育產生抵觸心理。在“互聯網+”背景下,應對體育理論知識進行分析,結合實際生活案例,對教學內容進行融合創新改革,有效提高體育課程的整體質量[1]。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越來越豐富的體育教學內容,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能只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理論知識,并通過訓練,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能。日常訓練過程中,教師如果沒有完全掌握體育技能,在講解和教授時就會出現問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2],也會影響后續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大多數教師過于注重理論講解,自身沒有進行運動技能的提升,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問題。
體育教學中高難度動作較多,教師示范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記憶。由于在示范動作的過程中存在許多影響因素,教師無法將體育動作進行完美的呈現,而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多媒體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動作的訓練視頻[3],也可以將該動作通過動畫的形式進行分解。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和學習動作,對于一些比較復雜的動作,可以通過其他形式進行動作的模擬播放。采用動畫或圖片的方式[4],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運動技能。比如,在講解籃球投籃技術的過程中,僅在課堂上進行語言描述,很難讓學生清晰地了解動作要領。教師可以簡單地對籃球投籃的技巧進行講解,并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賽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運動技巧。在播放有關籃球視頻時,教師要對視頻進行分段截取,對重要內容進行講解,并且將動作要領通過文字標注的形式顯示在屏幕上。在講解完基礎的內容之后,可以讓學生在訓練場上進行實踐,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也能夠使課堂教學更加靈活和有趣[5]。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積極應用微課,這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幫助學生潛移默化地養成端正的學習態度。微課可以將知識點集中在一起,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呈現給學生,不僅在課堂可以應用,在課后也可以應用。教師可以為學生制作教學短視頻,每個視頻5~9min。教學視頻的作用在于讓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預習[6],進而提前了解課程的具體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及交流,了解學生對短視頻的看法,從而可以針對性地對短視頻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和調整。比如,在學習武術運動知識時,教師可以制作有關武術起源的短視頻,既可以讓學生了解武術的真正起源,也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教師要與學生交流短視頻的內容,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進而針對性地對教學方案進行調整。微課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有效提升學生的體育知識水平。將微課應用于不同的教學環節,可以幫助學生對體育知識進行深化記憶,也可以為今后的體育改革工作作出貢獻。
線上教學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學習方式,廣泛應用于各學科教學中,有效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途徑。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通過構建完善的學習平臺,積極應用線上教學軟件,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現階段,體育課程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學生的技術動作不合理或不正確,學生容易遺忘教師示范的技術動作,針對這種情況,可以提前錄制視頻或在網上尋找相應的教學視頻,以便學生在課下也可以觀看。學生通過互聯網平臺可以獲取相關信息,解決遇到的問題,有效保障教學內容和解讀內容的一致性和統一性。
通過了解學生體育鍛煉的動機,發現大多數學生對體育訓練都具有比較明顯的抵觸情緒,很少有學生為了提高自身的體質而進行體育鍛煉,大多數學生是為了應付考試。針對此類問題,教師要了解學生產生抵觸情緒的心理因素,針對性地對教學形式進行調整,引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7]。通過對教學的形式進行優化和調整,建設更加完善的學生體質健康數據庫,以便今后更有針對性地開展體育教學工作。利用校內的廣播站和電臺充分宣傳體育訓練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熱愛。組建專業的科普講座,以便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從根本上提高體育學習的理論水平。
通過智能手機管理軟件,可以對學生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進行監管,督促學生完成相應的日常運動量。為學生規定跑步路線,并對運動方案進行合理設計,運動時間不需要嚴格控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訓練時間。應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合理設定運動強度和運動量,調動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室內體育教學大多是播放教學視頻,學生無法專注地觀看視頻。當天氣長時間不好時,體育訓練只能擱置,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建立智能化的體育場館,這樣即使天氣不好也不會耽誤體育訓練。在構建智能體育場館的過程中,要及時更換老舊的設施,及時改造和完善破損的場館,通過營造良好的運動氛圍,吸引學生到體育館進行鍛煉。
近年來,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逐年下滑,中學體育教學應構建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在開設新課程時,應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融入新穎的體育運動項目,不應僅圍繞足球、籃球、排球,還可以融入擊劍、攀巖、體育舞蹈、棒壘球等項目,緊跟時代的發展,滿足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個性化需要。要擺脫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束縛,通過更新體育教學的內容,調動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合理應用學校的優勢資源,構建合理的教師輪換指導制度,解決學生在體育訓練中存在的系統化問題。通過構建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推動學生體質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在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測試成績進行記錄和保存,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體質健康測試不僅是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考核,更是了解學生健康狀況的重要方式。教育部門應將學生的體質測試情況進行全面記錄,合理地調整測試內容,使體質測試更加科學化。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通過應用“互聯網+”可以有效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引進微課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推動體育教學工作穩定、可持續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