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永平 新疆大學體育教學研究部 孫忠偉 諾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鍛煉出好的身體,為今后的文化課學習打好良好的基礎保障,同時,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的發展。基于此,在對高?;@球課程教學模式進行創設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身體素質情況出發,通過對教學方式的合理選擇,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從而達到對學生進行體能鍛煉的目的,使其體育技能得到高效的提升。高校中的籃球體育課程教學不同于其他體育教學科目,籃球要求的不只是對身體的技能的實際鍛煉,還包含了與之相關的體育方面的理論性知識,因此,學校在對其進行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上,要以培養學生正確的鍛煉習慣和正確的學習理念為基礎教學前提[1]。例如,在對籃球的運球技能進行實際的訓練中,雖然運球的動作主要在于手部的動作,但通過對運動員整體運球動作的具體分析,不難發現,其實,籃球運動員在實際的運球上,需要的不僅是手部的動作,還涉及很多身體各方面的內容,如身體的協調性、靈活性以及全體隊員之間的配合度等。通過對以往籃球教學經驗的總結與分析,想要提高學生的教學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的基礎就是培養學生對籃球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主動的參與到籃球體育課程教學鍛煉中去。而競賽教學法就起到了激發學生籃球學習興趣的這一關鍵性作用,不僅有效的激發的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提高了籃球課程教學效率,而且提高了學生的競爭意識,有利于學生籃球方面的進一步發展。
競賽教學法指的就是各個院校籃球體育項目團隊通過競賽方式開展的體育性教學,通過將競賽教學法不斷的融入高校的體育課程教學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的興趣度及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身競爭意識,為了贏得比賽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及相關運行技能和理論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全面性的發展。另外,將競賽教學法,應用到不同類型的體育教學中,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會有很大的助力。
常見的競賽教學法特征主要有以下幾點[2]:一是,多樣性。競賽教學法的出現,實現對傳統固定、單一教學方式的轉變,通過將多種形式的競賽教學法融入實際的課程教學當中,有利于教學效率提升的同時,有利于學生對教學知識點和技能的深入了解和掌握;二是,導向性。競賽教學法更偏重于學生的實踐性和主體意識的發展,引導學生轉變傳統的學習理念實現學生體、智、能的全方位發展。
以往的籃球課程教學主要以體育教學為主體進行系統性的教學,教師做一遍示范性的技能教學,學生后期自行進行技能技巧的練習,無法將學生對籃球的學習興趣充分的激發出來。而且,傳統固定、單一教學課程內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長期的處于枯燥的“動作技能講解、示范、學習、練習、訓練、糾正、鞏固與提高”的不斷循環往復的訓練中,不僅不利于學生親身體驗到學習籃球的真正樂趣,反而會降低學生的學習度。競賽教學法的應用就對以往籃球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有效的解決,通過競賽教學法,讓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時刻處于興奮狀態,為了取得勝利,就會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籃球技能,督促掌握更多的籃球技巧,學習更多與之相關的理論知識,豐富、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并將其有效的運用到實際的籃球比賽當中,提高自身籃球技能的運用程度。同時,不斷的對抗性練習訓練,可以幫助學生高效、快速的掌握籃球的基本技能技巧;并對訓練中容易出現的技能問題進行及時的發現糾正,完成學生籃球技能技巧的記憶性訓練。另外,不斷變化的比賽情境更能激發學生大腦運動神經元的高速運轉,加深大腦皮層對于籃球運動各種技能和相關知識的記憶,對課程了理論知識進一步深入了解的同時,提高籃球的實際運用能力。所以,將競賽教學法有效的應用到高校籃球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僅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了相關的籃球技能技巧,而且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于籃球課程教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應注意的是,教師在對競賽教學法的運用時,應時刻注意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學生技能訓練中出現的錯誤要及時進行針對性的輔導、糾正,并引導學生將所學到的技能技巧和比賽戰術有效的應用到整個教學比賽當中,將競賽教學法的意義和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
競賽教學法在整個籃球教學過程中的滲入,提高了學生的興奮度,讓學生一直處于一種緊張的、對抗性較為激烈的比賽氛圍中,促使學生想要贏得更多的比賽生理。而想要贏得勝利,必須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要求作為支撐,確保比賽中因為緊張導致忘記動作或是動作變形等情況的出現,激發身體的潛在技能,從而保證對抗比賽的勝利。與此同時,籃球比賽屬于一種團隊項目,團隊成員要做好相互之間的配合、信任與支持,通過對攻防轉換、卡位、換防等技能技巧的合理運用,贏得最終團隊的比賽勝利。通過競爭比賽教學,學生有效的提升了自身的實踐能力,并積累了大量的實戰經驗,體會到了籃球運動帶來的緊張與快感,鍛煉了學生的心理素質,有利于學生今后職業的發展。
在實際的籃球技能訓練中,主要涉及的內容為投籃訓練、接傳球訓練和運球訓練等三方面的內容,在其過程中,作為籃球體育教師,要根據課程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踐練習情況,進行分組比賽教學[3]。
首先是運球比賽。教師在進行運球教學時,根據課堂參與的教學人數進行分組式教學,運球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其細分為直線運球教學和弧線運球教學以及混合運球教學方式進行,每一種教學方式在其看展形式上都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實際運用能力進行,并基于此基礎上,對學生展開對抗性比賽教學,活躍教學氣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進行直線運球比賽教學是,現將學生進行分組,有第一個學生先進行傳遞,然后是第二個學生,以此類推,直到傳到最后一個學生手中?;【€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競賽教學法進行,每組分別選出一名同學,統一站在罰球線的兩端位置,采取順時針方向的右手罰球訓練。混合式運球,則是將全班的學生進行分組后,分別站在端線外,每組的學生先運用弧線進行傳球訓練,然后接到球的同學以此類推進行。
其次是傳接球比賽。傳接球是籃球課程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的一項基礎籃球技能,在進行競賽教學法的應用中,教師可以先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學生大概控制在十人左右,然后圍成一圈進行依次的傳接球訓練,在規定時間內,用時最少,且完成率最高的小組獲勝。
最后是投籃比賽??蓪⑼痘@比賽分為原地投籃和往返運球投籃兩種形式進行,這兩種形式也可以進行任意的互換。例如,體育教師可以先對班級成員進行分組后的原地投籃訓練,等訓練目標程度達標后,在進行往返運球投籃訓練,投籃最多的小組獲勝。
在進行籃球比賽中,籃球團隊內的全體運動員除了要具備良好的技能技巧外,還有學會相應的運動戰術,通過隊員之間的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其中戰術方面的訓練對于提升學生的素養以及戰術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所以,教師必須注重對學生戰術的訓練,并將競賽教學法引導其中。
第一,半場比賽。受比賽人數的影響,高?;@球教學方式通常以半場比賽為主。在進行輪流比賽的過程中,三人一組進行排列,這樣的分配方式更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保障教學效率和質量。這樣的情況下,班級內的學生就會被劃分為若干個小組,分組多出來的同學則成為候補隊員。通過抽簽決定每個比賽小組的出場順序,比賽中取得勝利的小組成員即可進行中場修整、觀摩[4]。這樣的操作有效的提升了學生對于賽場實際發展情況的發展、判斷能力。
第二,全場比賽。全場比賽分為淘汰賽與積分賽兩種,淘汰賽嚴格按照籃球比賽規定進行;積分賽在籃球教學中比較常用,比賽時長多為15分左右,每組學生交替上場進行比賽,積分最高者獲勝。
綜上所述,將競賽教學法有效的應用到高校的日常籃球體育課程教學中,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的發揮了出來。通過競賽的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刻體會到了籃球的魅力,提高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以及競爭意識。在對抗性的比賽訓練中,鍛煉了他們的籃球技能技巧以及身體素質,訓練了他們團隊對戰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