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浙江省杭州市大禹路小學
籃球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至關重要,科學有效的籃球教育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還能培養期競技意識、合作意識,對于小學生日后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籃球深受小學生的喜歡,但由于籃球是一項技術型運動,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這給小學生學習籃球帶來一定的困難。其次,現在許多小學體育教師仍在采用傳統的“灌鴨子”型教學模式開展籃球教學,使得籃球課堂枯燥乏味,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低,部分對于體育運動不敏感的學生還容易出現厭學心理。小學生具有好奇心重、貪玩等特點,因此,體育老師可結合這一特點,合理利用游戲進行籃球教育,提升學生學習籃球的積極性,讓其通過游戲學會籃球的技術,為其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若想在小學體育籃球教學中最大限度的發揮游戲的作用,小學體育教師就應先對1-6年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認知能力、理解能力進行了解和分析,并根據其年齡特點,合理安排各類游戲,即:在對一、二年級的學生的籃球訓練主要是以“玩籃球”的性質進行籃球訓練,在選擇游戲時,就可選擇安全性和娛樂性較高的游戲進行籃球訓練,例如:定點傳球、拍球比賽、接力傳球等。三、四年級學生的體制、認知等都有一定的提升,在選擇采用定點投籃、運球過人等具有一定競技性質的游戲進行籃球訓練,在選擇游戲時則可采用具有一定競技性的游戲進行,例如:帶球過障礙、帶球過人等;五、六年級學生的籃球訓練,就可著重于培養其籃球技術,在選擇游戲時,也可選擇競爭較為激烈、觀賞性較強的游戲,例如:課堂籃球比賽、1V1籃球單挑賽等。
(1)將游戲融入小學體育籃球體育可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較于傳統的籃球教學課堂,游戲課堂更具趣味性。例如,教師在開始課程教學前可先采用擊鼓傳花、丟手絹等方法提升學生的積極性,隨后再進行課堂教學活動。
(2)籃球教學時使用的游戲不能過于單一,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對于游戲的積極性也會降低,因此,應采用多種多樣的游戲進行小學體育籃球教學。籃球運動是一項需要團體配合的運動,優秀、良好的團隊配合,可能讓學生于籃球比賽中獲得勝利,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進行籃球教學時,應注重學生的團隊配合能力,因此,體育老師在設置游戲時,應多選用具有團隊合作的游戲項目,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例如,在進行運球訓練時,可采用雙人運球的模式進行,即:兩人運球:定點交替換位運球;交換運兩球;運球比低(左、右手);隔人(同伴在懷中)運球;兩人運球追逐跑。其次,小學生雖然年紀不大,但也具有較強的好勝心,因此,教師在進行籃球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加以競技性較強的游戲進行訓練,例如:傳(拋)接競賽,即:小組多球傳接比賽(比球的數量);在課堂結束時,可給予排名前三的團隊獎勵,這樣既能增加學生的信心,又能提升其積極性。另外,小學生在學習籃球技術的同時還需掌握關于籃球的基礎知識,但由于學習基礎知識的過程較為枯燥,因此,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將學生分為7-10個組,設立“籃球是由誰發明的?”“籃球是在哪年被發明的?”“籃球的規則有哪些?”等問題,讓學生競猜搶答。
(3)進行籃球游戲教學的形式需具有創新性,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有效融入游戲,提升教學的效率。但游戲教學的游戲切忌單一、隨意,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教學要求等選擇與籃球課程相符合的游戲,所選擇的游戲不僅不要對教學質量有所提升,而且還要以學生的個人意識,即:團隊意識、競爭意識等,讓學生通過游戲提升打籃球的技術和學生的競爭意識,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4)籃球優異小學的方法需要具有創新性,這要求教師在創新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籃球教學,且教學方法不得過于單一,例如:教師可采用以游戲激發自由發揮法、童化角色任務法、結合多種新奇游戲法等保證教學模式的創新性,讓學生能夠親自參與到課堂游戲中,使其籃球技術得以有效提升。
(1)在熱身運動中融入游戲教學。充分的熱身運動能減少學生在籃球訓練過程中受傷的可能性,傳統的熱身訓練主要以跑圈、做操為主,這樣的方法可能會增加學生的身體負擔,也會降低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熱情,尤其大部分體育課都被安排在下午,因此,教師應采用的輕松且有效的熱身運動游戲,讓學生進行課前的熱身,即:采用拋球報數的方法進行熱身,給全班同學編號,并讓其圍成一個大圈,讓體育委員站在中簽進行拋球,拋出球后即可喊出一個號碼,被叫到號碼的學生馬上去接球,接到后可以再叫一個號碼。沒有接到就喊一聲“定”,拋球繼續。這樣的熱身運動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可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帶著輕松快樂的心情學習籃球技術。
(2)在基本功訓練中融入游戲教學。基本功的訓練對于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都至關重要,基本功扎實才能讓學生在日后的籃球技術訓練中得心應手。籃球的基本功包括上籃、對抗、傳球、控球、投籃等,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重復練習這些基本功,但由于機械性的訓練方法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心理,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不同的游戲,將籃球基本功訓練轉變為輕松、愉悅的游戲,提升學生的積極性,為其日后學習籃球技巧等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教師可使用耍球游戲來提升學生的控球能力,雙手轉球;雙手環繞轉動球;單、雙手托球向上撥球;單、雙手拋球多次擊掌后接球;單手拋球換手接球;單、雙手托、持球奔跑比賽;拍地面靜止球比賽等[2]。另外,在鍛煉學生傳球能力時,還可采用四角跑動傳接球籃球游戲進行訓練,即:由于小學生傳球技術不過硬,先采用慢速跑動擊地傳球的方式練習。隨著小學生技術的成熟,逐漸加快跑動速度,傳球方式由擊地反彈過度為胸前平傳球;由一球過渡到多球同時傳接。
(3)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游戲。籃球的教學分為室外教學和室內教學兩種,室內教學主要以理論的教學為主,而籃球教學的重點主要是在室外課堂上,室外籃球場就是籃球教學的主基地,這為開展游戲教學提供開闊的場地。因此,在籃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選擇、設計符合實際情況的游戲進行教學,活躍教學氣氛,讓學生感受到籃球的魅力,為其健康成長奠定基礎。以小學三年級的籃球“原地運球”一課為例,三年級學生雖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但其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游戲為主,教師展示為輔,讓學生始終保持一個積極、活躍的狀態進行學習。例如: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給學生關于原地運球的兒歌:“兩腿稍分開,膝蓋彎一彎,手腕要靈活,把球往下拍,要想和球做朋友,掌心堅決不碰球!”并開展運球報數(眼睛不看球進行原地運球,一隊運球,另一隊監督,看誰拍得個數最多);守住陣地(在規定時間30秒內定運球不移動);守住陣地(在規定時間30秒內定運球不移動);(原地低運球規定運球20個,比誰用的時間短)等游戲。
(1)教師在開展游戲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制定相關的游戲課堂教學制度。并要求每一個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必須遵守該要求,保證游戲競爭的公平性與有效性。例如:學生在進行籃球訓練時,教師可以根據籃球比賽場上的相關要求對學生進行約束,若學生在訓練、游戲、比賽的過程中,出現打架,教師可以采用紅、黃牌對學生進行警告。
(2)高度重視學生安全。近年來,小學體育課發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正處于逐年上升的狀態,部分小學生還因安全事故而喪失生命。因此,因此,體育老師在進行體育教育的過程中還應重點關注學生的安全問題。其次,在體育游戲過程中,體育教師要時刻關注運動安全,保證體育游戲遵循一定的環節進行,鼓勵學生積極發現運動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學生需無條件服從教師的指揮,不允許學生獨立行動[3]。
在小學體育籃球中融入游戲教學,是小學籃球教學的一種新模式、新方法,該方法能讓學生已一個輕松、歡快的狀態去面對籃球技巧學習,提升學生對于學習籃球的積極性。在運用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先從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學目標等方面下手,選擇合適的游戲讓學生進行籃球訓練。其次,在進行游戲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注意安全,讓學生在一個安全、良好的環境中,學習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