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劍康 李學東
師范專業認證下地方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研究*
何劍康 李學東
(玉溪師范學院體育學院,云南 玉溪 653100)
文章對師范專業認證下地方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進行研究。認為,師范專業認證為地方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標準、有利于提高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但地方院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在師范專業認證中存在認識不足、應對乏力、課程設置亟待優化和學生實踐教學能力較弱等問題。建議:將師范認證作為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的契機、正確認識師范認證的作用、找準定位突出特色、優化課程體系、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和借鑒國外體育教育人才培養經驗。
師范專業認證;地方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
隨著2017年教育部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實施辦法(暫行)》,我國師范專業認證制度開始正式啟動。《辦法》規定了我國高校教師培養的各項標準,旨在通過專業認證促進專業建設,改進專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專業認證是指由專業認證機構針對高等教育機構開設的某一專業實施的專門性評價活動[1]。師范專業認證是新時期我國提高教師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對我國社會主義強國建設關系重大。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正所謂:“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沒有一支實力雄厚的教師隊伍,要想成為教育強國絕無可能。地方高校是我國師范生培養的搖籃。改革開放40年來,新建本科院校為我國培養的師資力量不計其數。當前,地方高校仍是中小學師資培養的主要基地,體育師資的培養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在師范專業認證下,我國地方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應該作出哪些調整,以及如何調整,這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現實問題。
認識是實踐的先導,人的活動離不開意識的支配。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師范專業認證是一件新生事物。師范專業認證可謂影響深遠,對學校招生、就業等都會產生巨大影響,只有正確的認識才能為地方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帶來積極作用。
師范專業認證標準化實施是我國體育專業人才培養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在師范專業認證實施之前,我國地方高校在人才培養中并沒有一個系統的評判標準,使得一些地方高校在人才培養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人才培養質量難以得到良好保障。師范專業認證的及時出臺為地方高校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一個可以遵循的標準,對體育教育人才培養起到了引領作用,對我國體育師資建設意義重大。
師范類專業認證直擊師范教育時弊,對于提高師范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2]。我國地方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是不少學校體育教育專業本科招生的時間并不長,大多是從2000年后在地方高等師范專科學校升級為本科后才開始實行的。在本科生招生將近20年后,我國地方高校在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中已經出現不少問題,特別是在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后,人才培養質量更是令人堪憂。例如,人才培養質量參差不齊、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等問題尤其突出。在這種背景下,師范專業認證的及時出臺對我國地方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有所助益。因為要在師范認證中獲得更高的等級,地方高校必然要提高體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這也是自身生存的需要。
體育教育專業要能夠順利通過專業認證,必須深刻理解和很好把握專業認證的發展理念[3]。專業認證對地方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是一個新生事物,作為一種新的專業評價方式對我國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影響深遠、意義重大。但毫無疑問,對師范專業認證的認識需要一個過程。從當前看來,很多地方院校對師范專業認證的認識顯然是存在諸多弊端的。一是對專業認證的目的認識不準,專業認證到底是出于何種目的不明確;二是對專業認證的重視程度不夠,特別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人才培養評價的固有思維還沒有被打破,缺乏高等教育改革的緊迫感和敏銳度。
無須諱言,當前我國地方高校面對師范專業認證還存在很多問題,因為長期以來我國體育教育人才培養已經形成了路徑依賴,而這種路徑依賴一旦形成要想改變是非常困難的。一方面,我國地方高校要達到師范專業認證的要求,相關師資力量的匱乏是一個較大的問題,很多高校教師綜合能力不強,并且對專業認證缺乏應有的認識。如果說教師的能力和行動邏輯還是停留在以前的水平,那么師范專業認證又如何能夠應對。另一方面,我國地方高校師資力量不足、教師培訓機會少、知識更新慢是一個不爭的事實[4]。這種情況下,要想很好地應對師范專業認證其難度可想而知。
面對師范專業認證,很多地方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一是課程內容較為陳舊。課程設置中并沒有根據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而與時俱進地優化課程內容,傳統、陳舊的教學內容仍然普遍存在。二是課程內容與實際需要脫節。新世紀以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提檔加速,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不斷改進,體育素養備受重視。然而,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與中小學需要是不完全契合的,使得高校培養的體育教育專業人才與社會需要的人才之間存在巨大鴻溝。三是課程內容缺乏整體性。不同課程的開設順序、開設的課時數等都理應是課程設置中必須考慮的因素,現實中不少高校在課程設置中忽視了不同課程的統籌協調,仍然以墨守成規的做法安排課程順序。四是課程考核不夠嚴格。當下很多學校在盲目追求畢業率的情況下,在課程考核中已經出現把關不嚴、考核流于形式的跡象,這對人才培養是極其不利的。
體育教育人才的培養本身就是強調理論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的。體育教學也要求體育教師具備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然而,當前體育教師培養中一方面存在著理論課程與技能課程脫節的問題,雖然各個高校都設置了相應的理論課程和技能課程,但是理論課程和技能課程之間并沒有緊密聯系起來,甚至有著重技能、輕理論的問題,這也使得培養出來的學生綜合能力不強。另一方面,師范專業認證的實施對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中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當前很多地方院校在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中還停留在授人以魚,而不授人以漁的層面上,教學中只是灌輸式的將知識和技能教給學生,而學生的教學能力培養則沒有得到重視,這就造成了培養的學生自己能夠熟練掌握,卻由于教師教育技能的缺失不能傳授給其他人。
師范專業認證是評價我國高校培養的教師教育質量的重要機制,是提高高校培養教師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5]。以認證促發展是師范專業認證的主要目的。自20世紀末教師教育體系開放以來,中小學教師專業化建設差強人意,教師教育飽受非議[6]。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趨勢,人才培養的質量下滑,師范類專業的教育質量也隨之下滑[7]。表面上看我國教師學歷合格率不斷提高,已經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但實際上教師能力素養并非令人滿意,并且用人單位已經察覺到師范生質量下降[8]。尤其是地方高校與省屬重點院校、部屬師范院校相比無論是硬件和軟件方面都存在著一定差距。師范專業認證對于這些院校來說既是很大的壓力也是發展的動力。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專業認證可以針砭時弊,為地方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帶來補短板強弱項的機會。因此,地方高校在體育教育人才培養中應該通過對標認證標準來找到自身不足,有效補齊短板,從而提高自身人才培養質量。
正確認識師范專業認證是做好相應工作的重要基礎。師范專業認證的出發點是為了提高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培養全面發展的體育教育人才,但是如果對政策解讀有誤的話也會造成應試教育的抬頭,這對我國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對此,我們要對專業認證有著清楚的認識,切勿為了提高專業認證的等級而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如果這般將違背我國體育教育專業人才認證的初衷,進一步降低人才培養質量。而是要做到專業認證和人才培養緊密相連,從根本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準確的定位是做好專業認證的重要因素。不同類型的學校肩負著不同的使命,具有不同的辦學特色。我國地方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在生源質量,還是就業層次等均有自己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在人才培養中找準自身定位。第一,立足自身實際。在師范專業認證下地方高校在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中一定要緊密聯系自身實際,切不可將其他學校體育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照搬照抄。第二,突出地方特色。體育教育專業肩負著為地方培養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那么,在人才培養中也應該將地方實際考慮進去,這樣培養出的人才才能真正與社會需求相結合。
課程改革是所有教學改革的基礎,也可以說是一切教學改革的壓艙石[9]。課程是教學改革的載體,師范專業認證下地方高校在體育教育人才培養中應該將課程體系的優化作為重要抓手。以學生為中心,以實際需要為導向優化課程刻不容緩。首先,通過加大教師教育課程的比例提升學生教學能力。其次,課程設計應該緊密結合基層體育教學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在課程設計中加強調研,提高課程的適切性。再次,創新課程體系,改變體育課程內容缺乏創新,未能給學生帶來新知識的現狀。
隨著高校深化改革的快速推進,地方高校也開啟了轉型發展之路,應用型人才培養成為地方高校的重任。對此,一是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改進。教師教育不僅在乎“教什么”,也應考慮“怎么教”。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應加大實踐教學比例,提高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解決學生教學能力不足的問題。二是在實踐能力建設中聘請一批長期從事基礎教學的優秀教師夯實教師隊伍。三是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教師的能力素養對學生能力提升起著決定性作用,只有教師實踐教學能力提升了,學生的能力才能隨之提升。因此,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地加強學習。四是體育專業師范生人才培養要不斷加大實習實踐基地建設力度,與各級體育局、中小學、健身俱樂部、體育企業等單位建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建設更加全面的實踐教學平臺[10]。
專業認證作為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的一種手段起始于美國,美國是研發和實施教師專業標準較早的國家[11]。我國是在建設教育強國、提高教師質量的背景下正式實施教師資格認證的,也就是說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國在體育教師專業認證中還尚處于起步階段,與之存在一定距離。國外發達國家在教師資格認證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經驗,專業認證體系較為成熟,結合我國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實際情況,借鑒他們的成功經驗可以為我們在實踐中少走彎路,培養更多優秀體育教育人才。
師范專業認證是新時期我國提高師資力量、夯實師資隊伍的重要舉措,對地方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有著積極意義。師范專業認證不僅為地方高校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標準,也有利于提高地方高校體育教育人才質量。在全面建設教育強國的進程中,我們應該將師范認證作為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的重要契機、正確認識師范認證對體育教育人才培養的作用、找準人才培養定位、優化課程體系、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和借鑒國外體育教育人才培養經驗,為我國培養更多優秀體育教育人才。
[1]張怡紅,劉國艷.專業認證視閾下的高校師范專業建設[J].高教探索,2018(8):25-29.
[2]周曉靜,何菁菁.我國師范類專業認證:從理念到實踐[J].江蘇高教,2020(2):72-77.
[3]李遠華,周家金,韓小燕.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體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J].體育科技,2020,41(1):107-108.
[4]楊運嬌.民辦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及對策淺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5(3):117-118.
[5]崔瑩.師范專業認證背景下體育教育專業建設理論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8,5(9):53-56.
[6]張松祥.我國師范專業認證需要關注的若干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教育發展究,2017,37(Z2):38-44.
[7]陳怡雯,孫銘珠,尹志華.師范類專業認證背景下職前體育教師培養的策略分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6):30-31.
[8]北京師范大學.構建我國現代教師教育體系研究報告[C].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委托“構建我國現代教師教育體系”研究課題,2012.
[9]楊波.師范專業認證對高校課程改革的倒逼機制及實施路徑[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9,19(2):63-66.
[10]何祥海,李遠華,葉小英.專業認證背景下體育師范生培養路徑探究[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0,34(2):42-44.
[11]鞠秀奎,李成梁.基于師范類專業認證的體育教育專業課程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0,39(5):49-57.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PE Professionals in Local Colleges Under th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of Normal Universities
HE Jiankang, etal.
(Yuxi Normal University, Yuxi 653100, Yunnan, China)
玉溪師范學院2019年教育教學改革項目(項目編號:201924)。
何劍康(1978—),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李學東(1977—),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