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如君
學校健身健美操教法與俱樂部健身健美操教法的異同點研究
呂如君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體育健康學院,廣東 珠海 519090)
運用問卷調查法、觀察法、以及數理統計法,對學校健身健美操教法和俱樂部健美操教學方法的異同進行分析比較。結果表明學校健身健美操課常用是分解法、講解與示范法,而俱樂部健身健美操課常用的健美操教學方法是遞加循環法、帶領法。
健身健美操;學校;俱樂部;異同點
健美操源于英文原名“Aerobics”,意為“有氧運動、有氧健美操”。“有氧健美操”由美國Kenneth Cooper博士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首次推出,最初強調有氧運動的重要性,以培養心肺成為主要目的。隨著有氧運動發展到20世紀70年代末,健美操逐漸受到公眾的歡迎。 在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健身、電影明星簡·方達根據自己的健身體驗和經驗大力推廣有氧運動,并在1981年出版了《簡·方達健美術》,這本書的出版引起了世界的轟動,對健美操在世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87年中國舉辦了首屆“長城杯”中國健美操電視邀請賽,隨著該比賽的播出,健美操這項運動也開始在中國逐漸流傳,逐漸發展為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項目。
健美操是集體操、舞蹈、音樂為一體,在音樂的伴奏下,徒手或手持輕器械,配合健美操步伐表現出成套的操化動作,以達到健身和健心的目的,是一種新興的體育項目。健美操一般分為大眾健美操和競技健美操,而學校健身健美操一般是以大眾健美操為主。其教學主要是以掌握健美操運動的基本技術動作、基本理論知識,繼而培養學生標準的健美操手臂動作、生動的表現力和較好的韻律感、節奏感等。 在俱樂部健身健美操授課中教練則是帶著會員跟著動感的音樂不間斷的進行運動,在授課中不要求會員能記住全部的動作組合,只要求會員可以跟著音樂連貫的跳完動作即可。因此,在俱樂部健身健美操授課中動作連接的規律有序則顯得十分重要。
以學校健身健美操和俱樂部健身健美操為研究對象。
1.2.1問卷調查法
1.2.2觀察法
對學校健身健美操課程以及俱樂部健身健美操課程進行實地觀察,總結出二者在教學方法上的區別。
1.2.3數理統計法
用EXCEL軟件對收集的數據資料進行統計處理。
健美操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教授。在健美操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解法、示范法(鏡面示范、正面示范、背面示范)、完整法、分解法、遞加法、金字塔法等。
一般來說,在學校健身健美操的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多樣性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更好的學習成套動作,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在實地觀察中發現,教師教授健身健美操采用是傳統的教學方法。
通過表1發現:講解與示范法位居首位,是健美操教師們最愛選擇的教學方法,其次是完整法和分解法、預防與糾正錯誤法。表1充分說明教師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受傳統的教學模式禁錮,并沒有意識到在教學中其實學生才是主體,也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表1 健美操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方法頻數
選項排列(位) 講解與示范法1 完整法與分解法2 重復練習法3 預防與糾正錯誤法4 因材施教法5 循環練習法6 變換練習法7 多媒體教學法8 情景教學法9 比賽法10
俱樂部中健身健美操的教學方法在學校健身健美操課中也有涉及,但是并不是最常用的教學方法。由于俱樂部特殊的教學模式,教練在選擇教學方法中也有所思考,畢竟俱樂部是以“跟我做”為主要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通過表2看到,在俱樂部健身健美操教學中,示范法是教練常用地教學方法同時也是最受會員喜愛的教學方法。
表2 俱樂部健美操教練常用教學方法頻數
選項排列(位) 示范法1 帶領法2 提示法(口令、手勢)3 循環練習法4 講解法5 完整法與分解法6 重復練習法7 變換練習法8 情景教學法9 比賽法10
學校健美操的教學一般是以體育課選課的形式存在的,教師面對的幾乎都是同一年齡階段的年輕人。而選擇健美操一些同學是出于喜愛,另外一些學生則是缺乏目的,甚至帶有無奈、被動的色彩。主動選擇健美操的學生是為了學習一種新的運動技能;被動選擇健美操的同學則會在上課時表現的“身動,心不動”的行為。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在初步學習階段,在學習動作時多采用示范講解法,在提高動作質量時多采用分解法與完整法、重復練習法,在完成動作階段多采用提示法、觀摩比賽法。
俱樂部學員進入健身房參加健美操鍛煉,大多是出于喜愛,是主動的參與,學員參加健美操鍛煉是為了改善健康狀況和塑造健美形體,同時也是為了休閑娛樂、享受樂趣和成就感。因此教學的過程顯得尤為重要,俱樂部健身健美操教學大多是在音樂的伴奏下,不停頓的練習,所以“遞加循環法”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和明顯的優勢。首先教練最先采用的是遞加法與帶領法,課的開始提高學員興趣、為了達到健身塑形的目的,使運動始終不間斷的練習,最后動作教完后重復練習使大部分的學員達到健身,減肥的目的。其次在俱樂部獨有的“跟我做”的教學模式中提示法(口令、手勢)和背面示范法也是教練經常采用的教學方法。目的使會員在健美操的鍛煉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表3從目的與教學方法上對學校健身健美操教學方法和俱樂部健身健美操教學方法做出對比。
表3 學校健身健美操與俱樂部健身健美操對比
學校俱樂部 目的學習知識運動技能健身塑性、娛樂 教學方法講解示范法(新授課)遞加循環練習法(健身鍛煉) 完整與分解法(技術課)激情帶領法(提高會員興趣) 比賽法(練習課)重復法(塑形、健身) 預防與糾正錯誤法(復習課)提示法(提高會員興趣) 重復練習法(復習課)示范法(新授課)
在學校的健美操教學中,大部分的學生是第一次接觸該項目,所以教師都是從最基本的開始教授,比如說身體姿態的練習,手位的練習、健美操步伐的聯系等。而在俱樂部的教學中,教練不會要求學員做動作有力度,手臂到位,步伐清晰等,只是要求他們不間斷的跟著音樂練習。
由表可知:學校健美操與俱樂部健美操在目的與教學方法上有本質的不同。學校和俱樂部在健美操教學中所用的教學方法不同,開展課程的目的不同,以至完成不同的教學任務。在受眾群體方面,學生以學習知識技能為主,學員則是以健身塑形為主;在教學方法方面,學校健身健美操在教法上首先采用傳統的完整法與分解法,講解法與示范法對學生進行教授,目的是使大部分的學生在考試中能夠順利通過;其次預防與糾正錯誤法和重復練習法也是學校健身健美操課中教師經常采用的教學方法,目的是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容易的接受動作,完成動作。而在俱樂部健身健美操教學中教練最先采用的是遞加法與帶領法,使大部分的學員達到健身,減肥的目的。其次在俱樂部獨有的“跟我做”的教學模式中提示法(口令、手勢)和背面示范法也是教練經常采用的教學方法。
3.1.1學校健身健美操教法的特點
以教學為目的的學校健身健美操基本采用講解法與示范法,完整法與分解法來對學生進行教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接受能力的快慢采用較為簡單方便的教學方法來達到教學的效果。目的則是讓大多數的學生掌握整節課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考試中順利通過。
3.1.2俱樂部健身健美操教法的特點
俱樂部健身健美操是以健身塑型為主,所以采用的教學方法也是以強度為主的不間斷的練習,教練不要求學員在一節課中掌握成套的動作。學員只需要在一節課中跟著教練不間斷的練習,以達到減肥,塑身的目的。
3.2.1在學校健美操教學中加入俱樂部教學方法,帶動學生激情,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變成教學的主體。
3.2.2俱樂部也可以教授會員操化,動作的教學方法,而不是單純的減肥、塑性等,也應以動作技術的學習而練習的,從而普及健身健美操。
[1]李英群.在健美操教學中實施分解教學的方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1):110-118.
[2]王毅,馬亞軍.健美操教學的方法及步驟[J].廣州: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0(5):53.
[3]湯群,貝迎九.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學方法探微[J].滁州師專學報,2003(3):353-356.
[4]張一文.談高校健美操與健身俱樂部健美操教學的異同[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12).
[5]鄭傳鋒.健美操俱樂部教學探討[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0(7):12-13.
[6]童維貞.俱樂部健美操的教學方法[J].遼寧體育科技,2006(2):126-127.
[7]趙瑞娟.俱樂部健美操教學中運用“遞加循環發”的優點[J].福建體育科技,2004(2):75-77.
[8]李秀娟.健美操成套動作教學方法的探討[J].山西太原: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4(5):34-35.
[9]俞愛玲.高校健美操教學模式的創新[J].河南 鄭州: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3(6):34-36.
[10]趙玉姬,蔣勇.淺析大學體育課中大眾健美操的教學方法[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6:45.
[11]吳南斐,王臘姣.我國大眾健美操教學方法與特點初探[J].百家論壇.
[12]呂娜,史海鵬,蔣利明.探析俱樂部有氧健身課教學與管理[J].體育與健康,2004:58-60.
[13]李敬勇,史濤.談健美操教學[J].邯鄲學院學報,2005(3):18-20.
[14]石紅.探析俱樂部有氧健身操教學與管理[J].天津大學報(社科版),1999(5):22-27.
[15]張日弁,王琨.高校健美操教學方法的更新[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8(112):12-16.
[16]李玉從.高校健美操教學方法探討[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2003,24(5):111-113.
[17]束蓮芳.健美操課特點及課堂教學探討[J].校長閱刊,2005(11):20-23.
[18]馬啟偉.對健美操教學方法的探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20-235.
[19]丁家永.健美操俱樂部教學探討[M].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3-126.
[20]周次保,李莉,劉國宏.健身健美操教法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7(5):685-686.
A Study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School Aerobics and Club Aerobics
LV Rujun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uhai519090, Guangdong, China)
呂如君(1991—),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