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娜 李苗苗
(濟南市技師學院 山東 濟南 250000)
1.1 思想和行為較為放縱。后進生在心理上往往存在較強的自卑心理,這是由于他們在以往的階段由于成績落后導致,由于成績不理想,他們在家庭和學校當中缺少教師,家長的關心和支持,自尊心長期受到踐踏,從而在長久的成長過程中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出現曠課頂撞老師等不良現象,甚至在與人交往過程中,往往會與一些校外閑雜人士交流,在面對校外一些新鮮事物時,會產生濃厚的興趣,然而,由于自身價值觀和思維能力沒有發(fā)育健全,從而無法正確的判斷好壞。
1.2 缺乏學習主動性。技工院校的大部分學生都是由于以往的學習階段中成績不理想最終選擇技工院校,他們的學習目的不明確從而導致的成績落后,在面對學習時,由于沒有準確的目標而無法主動地開展學習,甚至有的學生本意是向上的,想要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但是由于自身基礎較差,無法跟上教師講課的速度,甚至在自己聽不懂的地方,不好意思向教師提問,從而慢慢的產生倦怠,最終成績越來越落后。
1.3 心理方面存在障礙。在技工院校的學生當中,很多學生的家庭情況不理想,在以往成長的過程中,缺少來自家庭的溫暖,從而導致學生缺乏安全感,正是因為受到家庭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自身在成長過程中受到負面情緒侵害,從而變得性格暴躁,感情脆弱,自卑心強,甚至在面對事物時容易產生恐懼。
2.1 學校教育存在問題。在當前的教育模式當中,受到以往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現如今,很多教師在面對學生時,一味的以學學習成績判斷學生的好壞,片面的認為成績好的學生就是好的成績,對成績壞的學生全面地開展否認,而其余的學生受到教師的影響,對成績壞的學生也存在較深的偏見,長久以來,成績教壞的學生則慢慢脫離班級群體,從而產生自卑等情緒。
2.2 家庭環(huán)境產生影響。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學生具有重要的影響,并且父母作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產生的影響是重大的,而在當前情況中,很多技工院校中的學生大部分都來自于農村父母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并且很多學生的原生家庭并不和睦,導致學生無法在家庭中收獲溫暖,很多父母忙于自己的工作,對孩子不管不問,導致孩子缺少正確的引導,從而誤入歧途。
2.3 社會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技工院校中的很多學生往往年紀較輕,對事物的辨別能力和價值觀還沒有發(fā)育完成,在面對社會當中的各項不良因素時,缺乏強有力的抵抗,甚至在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和誘惑時,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各類誘惑,從而走向犯罪等錯誤道路,尤其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科技普遍入人們的生活當中,很多學生受到網絡的影響,從而沉迷其中,影響學業(yè)。
3.1 增強后進生的自我認同感。后進生往往受到周圍人的影響,從而產生自卑心理,并且在長時間受到教師和同學的漠視后,容易對周圍的環(huán)境漠不關心。作為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應當改善這一情況,懟后一生,增強關愛,強化后晉升的自我認同感,在轉化后進生的過程中,首先應當使后進生積極的參與到班級管理活動當中,這樣不僅可以體現學校和教師對后進生的關愛,還能夠在后進生管理班級的過程中,首先開展對自我的管理和教育,其次,有后進生參與班級管理,容易使他們對班集體產生認同感,并且在管理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能夠更加清晰有效的認識到后進生,通過師生之間的評論更改自身不足,并且在評論的過程中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師生之間的距離拉近。
3.2 轉變教育觀念,增強對后進生的關愛。教師在對待后進生時應以平等的態(tài)度面對他們,改變原有的教學認知,幫助這些學生建立自信心,從而更好地發(fā)揮自身長處,教師首先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發(fā)揮空間,使學生的長處得以顯現,其次,教師應當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及時發(fā)現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其次,在面對學生時,應當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并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目標,在學生達到這個目標后,及時給予表揚。
技工院校在轉變后進生的過程中,應當改善自身教學管理模式,通過細致耐心的態(tài)度,溫暖后進生的心靈,使后進生樹立學習自信心,激發(fā)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開展學習,轉變對學校和社會的認知,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因此,技工院校在面對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時,應當提起足夠的重以便于為我國培養(yǎng)更多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