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忠鎮
(阜康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新疆 阜康 831500)
在最初,中職學校教育機構的定位便是職業教育,應該重視實踐教學。但是,在“應試教育”思想的直接影響下,決定機電專業中職生是否能夠順利畢業的基本標準便是學生在理論考試中的成績水平,所以教師、學生都比較重視理論知識教學,無形中忽視了實踐教學,衍生出了“應試教育”行為,并不利于培養出具有職業能力的優秀人才,導致中職生在畢業之后無法達到企業單位的用人標準,由此出現了人才斷層問題。對此,中職機電教師必須要切實組織以學生為中心的實踐教學活動,逐步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幫助學生順利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
培養并逐步提升中職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就必須要組織豐富的實踐課程,使其通過實踐體驗活動檢驗各個機電理論的科學性,讓學生在實踐中“出真知”。因此,中職機電教師要組織豐富的實踐課程,如果條件允許,則應為機電專業全面打造先進的實訓基地,營造真實的工作表環境,讓學生能夠在實訓中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穩步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組織機電專業教學活動時,筆者會有意識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訓教學活動結合起來,希望學生既能夠積累豐富的理論認識,也能掌握豐富的專業技能,使其真正實現學習進步。就如在“帶傳動的組成、原理和類型”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利用教材知識引導學生學習了零件與構件這兩個基本含義及其異同點,引導學生分析了機械與機器的不同之處,還引導學生掌握了機器的類別以及運動副的相關內容。待學生初步學習了理論知識之后,筆者就在機電專業的實訓基地引導學生觀察了零件、構件以及不同的機器類別,使其在特定的機械設備中分析了運動副知識。由此,學生則可通過實踐觀察全面內化理論知識,初步形成專業認識。
不得不承認的一個現實問題是,在中職機電實踐教學中一直存在“灌輸式”、“模仿式”教學活動,即教師會全面展現豐富的機電專業技能技術,通過動作演示與語言講解讓學生快速內化相關內容,再以機械模仿的方式掌握相應的專業技能。這就使得中職生普遍缺乏創新意識、發現意識,無法形成舉一反三的實踐能力,且處理意外事故的能力水平低下。對此,在實踐活動中,中職機電教師要組織豐富的小組討論活動,通過小組討論逐步優化、完善學生的專業認識,使其能動把握各個專業技能技術。
就如在“V帶傳動”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在實訓基地組織了實踐教學,并為此專門組建了實踐小組,將本班存在互助關系、關系和諧的6名學生分為一組,使其合作探究了V帶傳動的相關知識,以及核算、校正V帶傳動主要參數的相關內容。如此,中職生便可通過小組討論設計實踐計劃,利用機電設備分析、整理與V帶傳動有關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由此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實踐證明,通過小組合作,本班學生的專業水平得以有效提高,且學生對于本課知識的記憶程度也比較深刻,也能靈活利用本課知識解決機電問題。
豐富的實習活動培養學生專業技能水平的關鍵途徑,可以很好地優化學生的專業發展,同時也可讓學生合理預設自己的職業發展前景,使其順利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因此,中職機電教師要組織豐富的實習活動,鼓勵學生向機電專業人員學習先進的機電技術,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
為了讓本班學生全面學習機電專業技能,使其在畢業時順利進入機電行業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由此展開職業奮斗生活,所以筆者就利用校企合作教學模式為學生推薦了企業實習單位,讓學生客觀分析自己的專業水平,向相關單位遞交實習申請,及時參與工作實習活動,由此優化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如此,則可讓中職生進一步實現專業發展,且他們可以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了解機電行業的工作現實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要懂得及時向專業人士學習實踐技能,端正態度、虛心好學,利用一切機會來汲取專業智慧。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也是當前中職院校實踐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普通高等院校的畢業教師已經具備良好的教師職業素養和扎實的理論能力,此時為適應職業教育,中職院校應為教師補充的是職業教育能力。為教師提供實踐技能培訓,如定期組織教師到合作企業參觀、學習;組織教學研討會,探討如何重構教學內容體系,將行業先進的實踐內容融入已有的教材內容中;定期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等,給予教師成長的機遇,扎實推進教師隊伍的改革,及時引入新鮮血液。
總而言之,在中職機電教學過程中組織豐富的實訓、實習活動來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可以切實優化本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且可及時滿足機電行業的人才需求,所以中職機電教師要切實投身于理實一體化改革活動中,及時優化學生的專業素養,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強勁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