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管理學院
企業良好運營的前提條件是高效科學的安排好財會工作,而優秀的財會管理人員是保證財會工作高效科學的重要條件。新形勢下,我國社會經濟水平飛速提升,科學技術一直穩步發展,因此企業對財會管理人員的各項能力指標作出了更高的標準。為了實現企業在新形勢下健康成長的目標,就需要從根本上改進企業的管理水平,提高企業財會管理人員的能力。
財會管理工作在企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的經濟活動大部分是由相關管理人員操作,但是現階段不少財會管理人員欠缺基本的專業知識,也沒有系統地學習管理經驗,這導致他們的工作能力普遍偏低,無法指明企業的發展方向,也無法規劃出企業的經營方案。如今在各個企業中,不少企業財會管理人員的工作方式就是依靠經驗完成各方面工作,給企業財會發展帶來極其不利影響。
首先,企業財會管理人員大部分學習的是會計專業,只能掌握審計、核算等基礎內容,當他們面對其他類型的經濟活動時便找不到解決方法。更有甚者在書寫賬務收據時會出現錯字、漏字、詞不達意或者表述不清的情況,這種低級錯誤會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使企業陷入困境而錯過發展時機。
其次,很多企業財會管理人員存在一人多崗的情況,例如有的企業管理人員還必須擔任出納或者會計。這不僅違背財務制度的規定,也使管理人員分身乏術,導致每一項管理工作都做不到盡善盡美。同時,一人多崗的現象,也是導致管理人員沒有多余精力學習財務知識,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主要原因。
當前,很多企業內部財會人員對公司沒有責任心,對待工作也沒有敬業精神,面對任務常常敷衍了事得過且過,因此往往會導致公司運營不暢。還有些企業沒有清晰地認識到管理人員在企業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這也導致他們在選擇財會管理人員時不夠慎重,一些沒有達到職業標準的人員也予以錄用。這些未達標的財會管理人員根本無法勝任該職位,極大地損害了企業的工作效率,阻礙企業的正常發展。
知識素質是財會管理人員在工作中需要運用的知識,其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專業知識,另一類為相關知識。
專業知識又可歸為橫向與縱向:縱向知識是指在工作的各個階段中應掌握的知識。由于財會管理工作的三個階段分別是財會數據的獲得、管理與歸納分析,所以其縱向知識涵蓋的內容應該是獲得階段的成本核算,管理階段的賬目設置、成本控制、績效考核以及歸納分析階段的報表分析等。橫向知識是指在工作過程中運用其他領域的知識。由于財會工作涉及其他種類的社會經濟活動,也需要與各職能部門對接,所以企業財會管理人員需要掌握相關領域的基礎知識。就目前而言,企業財會管理人員應具備的相關知識主要有:統計與概率、心理學、科學管理理論、司法、稅務、財政學和英語等。在財會活動中,橫向知識的儲備量決定了企業財會管理人員的適應性。
財會工作的相關知識是指在財會工作中,企業財會管理人員應該掌握的其他相關知識,如基本禮儀、溝通技巧、企業文化、經濟、政治等。學習相關知識是為了全面提升企業財會管理人員的個人素質和職業素質,以適應愈加嚴格的職業要求。
技能素質是指工作者為完成工作而應具備的能力和技術。通常情況下,企業財會管理人員應掌握的技能包括兩方面,具體表現在工作和表達上。
工作技能是指在工作中找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企業財會管理人員不僅要熟悉相應的政策,制度和規定,還要為適應新環境而做出改變,不斷地累積知識和經驗。
表達技能是指在溝通聯系和財務匯報等工作中應掌握的能力。由于財會工作具有量大,專業性強,涉及范圍廣的特點,能否明確簡練地表述觀點和說明問題對于提升工作效率有著極為顯著的作用。
無論從事哪種工作都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財會工作也不例外。財會工作專業性強、對接的職能部門多、工作項目數量龐大,這些性質都要求企業財會管理人員擁有強壯的體魄和靈活的頭腦,如此才能適應新形勢下財會管理工作的需要。
在思想方面,企業對工作者的要求是擁有良好的道德觀念。其可以分為道德要求和經濟工作新觀念兩類:
企業財會管理人員因為工作性質時常會碰到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相矛盾的情形。擁有良好道德觀念的工作人員能夠克制私欲,避免企業利益受損龐大,從業者應該擁有較強的進取心、耐心和責任感。
現代經濟工作新觀念代表的是在財會工作中發明創造的新方法和思路,其擁有現代特點,目的是為了給企業帶來更多的收益。如今,現代經濟工作新觀念主要體現在法制、時間和改革這幾個方面。
為了在新形勢下提升企業財會管理水平,企業應該嚴格把關,制定高條件的人才錄用標準。現階段財會管理人員錄用標準并不固定,導致從業者的綜合能力參差不齊,有不少人缺乏相應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方式是統一錄用標準,劃出底線、擇優錄取,挑選出懂行、內行的人才加入企業財會管理的工作中。這些人才進入企業以后,企業必須對其進行定期培訓,以適應時代不斷發展的環境。
制定財會管理人員的獎懲制度有助于促進他們產生強烈的進取心和危機意識。嚴厲的懲罰措施,使他們不敢在工作中玩忽職守和馬虎大意;豐厚的獎勵,能促進他們產生更多的工作動力,進而發揮特長、提高效率,在工作中取得卓越的成果。
例如,中國聯通重慶分公司于1996年成立。該公司成立早期采用了比較松散的財務管理制度,即二級單獨核算財務制度與財務報賬制度混用。這種制度與當時的大環境相契合,有助于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和進行。但是隨著環境的變化,老舊的制度給公司帶來了項目零亂、資金難以集中分配等問題,許多資金被遺忘、閑置,同時公司在開支方面也出現紕漏,發現了一些隱患。在此情況下,公司對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后公司推行了財務派駐制,目的在于解決財務散亂的問題。該制度明確了派駐會計人員的聘用原則、條件、委派程序和會計人員的權利、責任、福利待遇等內容。之后公司開展了公開招聘,最終通過考試錄取了數名財務人員。
在實行新的財務管理制度之后,該公司提高了流動資金的使用效率,數年內共調劑資金七億兩千萬元左右,減少利息支出三千萬元左右,歸還銀行貸款四億九千萬元左右。此外,該制度提升了財務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有助于公司科學有效地安排財務人員、控制財務人員數量的增減,并更充分地利用了各工作人員的價值,使得財務資源得以妥善利用。
不少老舊的觀點認為財會工作只是一些有關賬目、流水等簡單的會計工作,這類觀點注定在新形勢之下被淘汰。現代財會工作更強調自我管理,因此企業財會管理人員要通過學習不斷改進自己的管理方式。例如,通過管理融資項目促進企業擴大規模,通過修正資本結構減少運營的成本消耗,面對可能改變的大環境,通過歸納和預判,調整投資項目規避風險,確保企業的穩定發展。
在經濟和科技水平日新月異上升的新形勢下,財會管理人員不僅應該擁有良好的管理意識,還應不斷適應環境改進自己的管理意識,做到與時俱進。就現階段而言,企業財會管理人員應做到高瞻遠矚,從全球一體化的方向審視企業未來的道路。同時,管理人員是否具有危機意識也很關鍵,具體表現為對危機的準確預見性和優秀洞察力,不能“后知后覺”或者“毫無所覺”。財會管理工作很復雜,需要一定的超前意識和不斷學習的習慣。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企業也愈加頻繁地參與到經濟活動之中,而這些舉動與企業財會的經營息息相關。這顯示了企業財會的核心地位,也表明了一個優秀的企業財會管理人員對企業有多么大的價值。只是當今社會企業財會管理人員的素質并沒有跟上新形勢下的經濟發展,所以企業必須提高錄用標準,完善獎懲、考核制度,不斷提升企業自我管理意識,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知識、技能、身體、思想等方面的素質,并在實踐中汲取更多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