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波
(常州市河海實驗學校 江蘇常州 213000)
在新課程教育理念下,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體育課程教學的質量,教師要結合新時代的教學思想,通過課程教學方法的創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探究環境,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生能力的提升及體育思想的形成提供支持。但是,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部分教師受到以往思想的限制,導致了教學方法單一及學生興趣不足的問題,這種現象不僅會影響課程教學的效果,也會增加課程教學難度,最終降低體育課程教學質量。因此,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育思想,通過“不教之教”思想踐行“和學”課堂內容的分析,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穩步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
不教之教主要是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對于學生理解和領會的東西,教師可以完全不講,針對學生了解不透徹的問題,可以適當地進行指導,引導學生多動腦筋,最終實現人才培養的目的。也就是說,“不教之教”思想踐行,可以提高學生的自能讀書、自能學習及舉一反三的能力,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課程教學更好地順應教育需求[1]。
“和學”課堂中,主要將和研、和做、和思作為核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實現教師及學生在學習中的共同成長。在“和學”課堂上,教師應該轉變以往的教育觀念,通過課程教學內容的分析及教學方法的完善,仔細掌握“和學”課堂的思想,之后通過教學評價方案的設定,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而且,在“和學”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以往的經驗及學生的需求,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之后進行課程內容的精準定位,實現教育改革的目的。
根據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特點,實際的課程教學存在著教學理念滯后的問題。第一,部分初中體育教師并沒有掌握全新的教學指導思想,在課程內容設置中受到教育理念的限制,會出現教學方法單一及教學理念滯后的問題,這種現象會影響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無法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第二,部分教育管理者受到應試思想的限制,在教學管理中會過分關注升學率,出現了隨意更改教學計劃的問題,最終會任意縮減體育課時,無法實現體育課程教學的目的,最終會影響學生的體育素養[2]。
課程教學的基本現狀,存在著課程教學缺少靈活性的問題。第一,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一些體育教師會受到應試思想的限制,在教學中仍然將“傳道授業”作為核心,學生在這種環境下的主體性不強,而且也無法發揮問題探究的主體地位,最終影響課程教學的效果。第二,在體育課程教學中,部分教師沒有掌握“不教之教”思想踐行“和學”課堂構建的必要性,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通常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導致小組合作、互動教學流于形式,無法發揮學生的優勢,最終影響課程教學的效果[3]。
部分初中體育教師存在主觀性不足的問題。第一,在課程設置方面,體育教師主要將教學大綱、教學目標作為核心,部分教學缺少實質性內容,最終會使課程教學失去原有價值,最終影響課程教學效果。第二,一些體育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片面地認為只要完成教學任務就可以實現教學目的,課堂上只是運用以往的教學思想,導致課堂氛圍沉悶,因此,初中體育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思想,通過“不教之教”思想踐行“和學”課堂的設置,將學生作為主體,從而實現教育創新的目的[4]。
在新課程教育背景下,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改革及教學方法創新中,一定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通過教學思想的運用及教學方法的完善,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互動探究環境,最終實現課程教學改革及思想完善的目的。第一,在教學思想轉變中,初中體育教師要掌握“不教之教”思想踐行“和學”課堂的設置內容,根據班級學生的特點及需求,設置完善性的體育教學指導方案,通過對學生能力及心理素質的培養,提高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認識,從而實現體育課程教學創新的目的[5]。第二,在教學觀念更新中,教師要不斷拓展教學內容,根據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明確體育教學的本質,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初中體育立定跳遠的課程中,由于部分學生在以往的知識學習中,對立定跳遠的運動模式有了一定的認識,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引導中,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生在合作、互動中可以掌握基本的方法,但由于學生的能力不足,教師在學生探究完成之后,可以適當地加以指導。在這種教學方法中,通過“不教之教”思想的融合,可以提高學生的靈敏性及活躍性,增強學生的體育素養[6]。
根據初中體育課程的教學現狀,在“不教之教”思想踐行“和學”課堂的構建中,其優勢如下。第一,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方法整合中,一定要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根據初中學生的需求,設置自主性的教育環境,逐步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實現學生體育素養強化的目的。如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在動作示范及講解之后,一定要讓學生進行自主體驗,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探究能力,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應對困難的能力,強化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第二,為學生創設合作探究環境。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指導中,應該根據學生的需求及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為學生創設合作教育環境,幫助學生漸入佳境。如在前滾翻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自主訓練,之后根據動作內容,引導學生在合作中探究高質量的動作內容,之后在小組合作、學習探究中,讓學生進行互動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在課程教學中,學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運動技能,在實際的教學引導中,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引導能力,之后通過舉一反三的方法,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從而展現課程教學指導的目的。如在專業技能訓練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充當“小老師”,學生在角色體驗中,可以不斷增強自身的綜合素養,充分體驗到合作學習中的樂趣,為學生的能力提升及素養強化提供支持[7]。
在課程教學中,為提高體育課程教學的質量,教師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思想,根據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創新教育指導方法,實現教育改革人才培養的目的。通常情況下,在體育教師綜合素養提升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體育教師應該將學生作為主體,通過“不教之教”理念的學習,幫助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逐步增強學生的創造性技能,使學生在活動探究中享受學習氛圍;第二,在教學為核心的課程環境中,教師要掌握多樣化的教學指導方案,如在教學情境營造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設置學習情境,幫助學生認真、仔細地學習,從而實現體育教育創新及教學改革的目的;第三,通過對“不教之教”教學思想的研究,教師應該掌握課程教學中復雜性、不確定性的內容,結合案例內容,結合實際課程進行探究,之后通過經驗的摸索及問題的總結,提高課程教學的質量及效果,從而實現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目的[8]。
在初中體育課程教學中,體育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思想,針對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設置針對性、完善性的教學指導方案,穩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為教學方法的完善及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參考。通常情況下,在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可通過“不教之教”思想的運用及“和學”課程的設置,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活動環境,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實現新課程背景下體育課程教育改革及教育創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