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實
(四川省瀘州市瀘縣得勝鎮順河學校 四川 瀘縣 646100)
從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雖然許多學科教師都在著手推動教學改革的進程,也對傳統的教學模式作出了一定的調整。但是,由于受到傳統的教學思維和教育觀念的影響,大多數教師依然沒有從根本上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所謂的核心素養教學也只是流于形式,沒有真正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也自然就不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與之相對的,如果教師不能夠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也就無法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最終使得教學活動都趨于低效化。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本文主要就當下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現狀和策略進行探究。
從教學現狀來看,當下的核心素養培養教學大致呈現出這樣幾個特點:(1)教師的教學策略過于單調。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新時期的一個重要的教育特征就是多樣化,如果教師依然固守著傳統的口授式教學策略而不知變通,在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是很難起到預期的效果的。而且,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個全面且復雜的工作,這就需要教師從教學策略上進行變更,以多樣化的教學策略來綜合培養學生的多樣化能力。如果教師只掌握了單一的教學策略,那么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很難針對學生的各項能力進行針對性的培養,也就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2)教師對教育新課標的研究過于淺顯。近年來,新課程標準改革也是教育領域的一件大事,對于各個學科的教學發展來說也產生了顯著的作用。許多教師都清楚新課程標準改革對新時期的學科教學的要求,但是大多數教師并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學習,也并沒有以新課標的要求來進行一定的教學調整,而是依然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比如,肯定學生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標準中的一個明確的要求,但是許多教師依然沒有從學生主體地位的角度去開展教學,在許多學科的教學中,學生依然在課堂教學中處于被動地位,只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這對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育來說很難起到積極作用。因此,要開展高效的核心素養培育工作,教師必須要對教學現狀進行一定的調整,掌握合理的教學策略。
2.1 強化基礎教學,提高道德品質。要開展高效的核心素養培養工作,教師需要從基礎教學內容入手,深入理解教材內容,以更好的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當然,道德品質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也需要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結合,才能更好的發揮教育對學生的培育作用。但是,從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許多學科教師都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脫離實際的傾向,許多教師盲目的在教學中談論道德的提升,但是又沒有結合實際進行具體分析,最終使得教學過程流于形式。
2.2 借助故事情景,注重自我生成。在小學階段開展教學活動,教師應該更加重視教學過程中的趣味性,這種趣味性是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注意力和積極性的重要保障。而且,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應該更多的立足于學生的學情特點,而小學學生的心理特征就決定他們會對趣味性更高的教學內容感興趣。因此,教師要開展高效的教學,就可以借助故事情景等能夠對學生產生較強吸引力的教學內容,以促進學生課堂學習能力的提高,從而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
比如,教師在進行環保意識等相關內容的教學時,就可以借助學生喜歡的故事內容輔助教學,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所以,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描述一個與環保有關的故事,例如:一個樓層中住著三戶人家,其中住在中間的那戶人家在將家里的垃圾裝進垃圾袋以后就直接放在了走廊里,住在走廊內側的那戶人家會把自己家所有的垃圾裝在同一個袋子里,然后扔到小區的垃圾箱里,而住在走廊外側的那戶人家會在家里把垃圾進行分類,然后下樓扔到對應的垃圾箱里。故事講完以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來對號入座,大家的家里是哪種做法,然后大家覺得哪種做法更加正確。通過故事的情景來引導教學,教師能夠很好的向學生傳達一種正確的環保觀念,并且加深學生的課堂學習的印象,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
2.3 制定教學制度,培養規則意識。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該重視教學制度的建設,為學生創造規范化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比如,如果學生上課遲到,那么就需要在教室門口打報告,得到教師的允許以后才能快步入座,而如果學生要上課去廁所,也是需要先向教師請示,得到允許后才可以去。這些都應該是學生應該遵守的基本制度,也是教師開展教學制度教學的重要內容。
綜述,小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更加重視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提升情況,并且從教學策略的優化和更新入手,開展高效的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從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教師應該重視教學策略的多樣化調整,以高效的教學實踐活動來帶動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實現學生規則意識的增強,最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