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素娟
(安徽省南陵中學 安徽 蕪湖 241300)
高中階段,政治教學內容相對抽象,并且理論知識較多,需要學生大量記憶相關知識,并且知識點錯綜復雜,學生很難全面記憶與理解。在實際解題過程中,學生面對著各種問題與障礙,導致這一狀況出現的原因與教師的教學策略有著很大的關系。高中政治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應用生活化教學內容,能夠促使教學內容回歸生活本質,加強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下文探究高中政治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并在問題的基礎上探究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有效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方法。
長期以來,國內教育體制都不夠完善與全面,應試教育造成的影響越來越凸顯。在以往的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開展的教學課堂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教學方式過于程序化,很多教師只是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將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沒有有機結合理論內容與實際生活,致使很多學生認為政治教學內容的學習都是進行死記硬背,并沒有深度理解相關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改善這一教學狀況,能夠有效突出學生在教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激將法學生學習興趣。針對高中政治教學,教師應當緊隨教學改革步伐,逐漸轉變傳統教學觀念與思維,在實際教學中,優化教學方式,合理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有效性,為構建高中政治高效教學課堂奠定基礎。
在很多高中生的印象里,政治教學知識都是抽象的理論內容,并且教學內容比較乏味,教學課堂比較沉悶,并且由于教師沒有合理優化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嚴重脫離,導致教學效率和質量都始終處于一般的狀況。事實上,高中政治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關聯和聯系,是塑造學生完美人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的重要手段。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促使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有機融合,促使學生意識到高中政治是貫穿實際生活的一門學科,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視,并且,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能夠促使學生感受學習樂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于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
3.1 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更新高中政治老師的教學觀念是進行教學生活化的關鍵因素之一,在我國傳統的政治課堂上,我國的政治思想教學遠離了學生們的日常生活,老師們在授課的時候,只知道傳授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因而當今的政治教學,應該從新的角度出發,更新教師們的教學觀念,通過營造生活化的場景,教會這難懂的政治知識轉化為學生的日常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們有新的感悟和思考,這樣可以幫助他們很好地理解政治知識,感受政治學科的真正的價值所在,最終產生終身學習的愿望。
3.2 教學生活化理念。我國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教學生活化相關理念——學、思、行結合的教學理念。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他認為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1]生活處處彰顯教育之意味。美國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顯然也是對教育“生活化”的另一種闡釋。不管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或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它們對于政治課教學生活化都具有借鑒意義。可見,將生活融入教學,以生活為基礎開展教學,在生活中發展教學是中外教育家、思想家的共識。
3.3 創新生活化教學方法。為更好地創設高中政治高效教學課堂,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首先轉變教學觀念,突出學生在教學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扮演好自己指導者與引導者的角色。為有效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深入分析教學內容,梳理清晰教學重點與難點,充分掌握教學目標,然后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在教學領域中多媒體教學工具得以普遍應用,為教師的教學提供極大的便利,為此,在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時,教師可以合理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通過音頻、視頻、圖片等資源為學生創設一個情境,促使學生感受身臨其境地感覺,通過這種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深化學生感悟,引發學生思考,促使學生能夠對相關教學內容記憶的更加深刻。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教師要注重結合教學內容,合理滲透實際生活,促使學生能夠應用所學知識分析現實生活的問題,實現學以致用。
總而言之,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創新生活化教學方法;引入生活案例,引導學生運用所學教學內容進行分析與思考,以及促使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通過教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提高學生自身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