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春艷
(安徽省廬江中學 安徽 合肥 231500)
新課改背景下我國教育領域正在進行逐步改革,為了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教育工作者紛紛采取策略進行課堂教學改革。高中語文教學是提高學生語言知識應用能力的重要課程,但由于傳統教學模式、教學理念的束縛,造成學生語文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習慣差等大量問題出現。與此同時,信息技術的推廣以及應用,使得“微課”逐漸得到人們的關注并應用到課堂教學環節,幫助教師開展課程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將微課導入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環節屬于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教學主體是短小而精悍的微型教學視頻,其內容主要針對語文教材之中的重點、難點或是某一具體的教學環節。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微課教學也有著教學內容、教學課程、教學評價等環節,學生通過學習微課內容能夠更好地掌握語文學習的重點知識,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以及質量。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需要建立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也可以看作是傳統教學模式的拓展以及延伸,二者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微課教學主要是針對某一內容,其針對性較強,課堂教學時間較短,但是其內容與教材內容緊密相連,并且非常精細,微課的融入打破了原有空間、時間束縛,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新的契機。
2.1 微課短小精悍,突出一個或兩個知識點,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模式。以往的高中語文教學出于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程教學應當注重學生自主思考、自我學習的素質的培訓,只有這樣才能對學生的培養更加全面。然而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式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模式往往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效率受到嚴重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多數教師選擇了“填鴨式”的教學,對于知識點的學習則選擇了題海戰術,用大量的時間去堆砌學生的成績,學生成為了學習、考試、做題的機器。
2.2 微課時間短,可以有效集中學生注意力,更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語文作為一門需要依靠積累與感悟提升的學科,學生自主學習的難度相對比較其他科目較低,而且語文相較于其他科目的趣味性、藝術性更加有優勢。語文作為國學的一部分,語文學習用到的圖片、視頻、聲音等資料在網絡查找相對便捷;語文老師扎實的普通話、語言文字功底,是其他科目老師所不具備的,這些更有利于教師的微課制作。
3.1 運用微課指明預習方向。在課堂教學之前需要教師將提前制作好的微課視頻進行上傳,由學生課余時間自主觀看,和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相比較而言,微課預習這一方式能夠明確更具體的預習問題,能夠借助更生動、更形象的方式進行呈現,不僅能夠使學生形成身臨其境之感,還突顯了知識的針對性,提升了學習的實效性。
例如,開始學習《沁園春·長沙》之前可以借助微課布置預習任務,向學生呈現毛澤東的另一篇著名詩詞《沁園春·雪》,也可以就此補充和毛澤東相關的生平和事跡,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感受當時的國內革命形勢,也能夠較為精準的把握毛澤東詩詞所具有的典型特征。例如,借助微課布置《記念劉和珍君》的預習,可以先帶領學生回顧魯迅先生的其他文章,透過這些文章的描述和表達,感受當時中國社會的狀態,體會此類文章的典型特征以及表達特點。
3.2 運用微課提升預習效率。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核心素養以及審美能力的培養是基本目標之一,同時也是教學的精髓所在。在當前的高中語文教材中,所編排的很多文章都選自于經典和名著,其目的就是為了透過這些經典文章,使學生對典名著形成更深層面的理解和認知,能夠了解傳統文化,愛上傳統文化。但是,因為這些經典名著和學生之間產生了較為顯著的時間和空間隔閡,很多學生并不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創作背景,所以,在文本學習的過程中會產生諸多疑惑。這一背景之下,可以借助微課組織教學,或者用于梳理名著中的人物關系,或者用于呈現故事情節及其發展脈絡,這樣就能夠使學生立足于宏觀的視角,把握經典名著的基本內容,了解其間的復雜人物關系,當學生具備較為清晰的思路之后,自然能夠生發強烈的閱讀興趣。
總之,伴隨著社會的持續進步與發展,作為高中語文教師,不僅要了解微課這種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模式,體會其與傳統教學的不同,也要靈活合理的運用,全面提升其應有的教學實效;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基于微課為學生講解教材,提高學習效能,推動自主學力的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