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業(當陽)有限責任公司
加強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有利于提高企業經營中的經濟效益。我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長期受著成本失控的影響,使得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浪費現象嚴重,造成企業成本的不斷增加,從而導致企業經濟效益下降。加強企業成本控制實際上是指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對所需要消耗的一切成本進行約束,在保證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的成本,使企業成本能夠控制在預定的成本目標范圍內,使企業免受成本風險的威脅,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促進企業健康穩定持續向前發展。加強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有利于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企業之間越發激烈的競爭,一個企業要想能夠在市場中擁有足夠的優勢,使自身能夠在飛速發展的市場經濟環境中穩定的向前發展,就要努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目前市場競爭來看,主要的制約因素包括了商品價格、商品質量以及服務質量,其中只有商品價格是取決于市場經濟發展情況,因此企業必須要控制好成本,才能使企業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中擁有足夠的競爭優勢。加強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是實現企業成本目標的關鍵途徑。大部分企業在實際生產經營過程中都會根據企業的現實情況及發展目標確定科學合理的成本目標,以此來實現企業生產經營中所預測的利潤等經濟指標。企業生產經營中對成本的有效控制是確保企業經營中各項經濟指標完成的首要前提。并且只有通過企業有效地實施成本控制手段,才能使企業預定的成本目標超額完成,最大限度地節約成本、杜絕浪費。可見,要想完成企業預定的成本目標,加強企業成本控制是最關鍵的途徑。
目前大部分企業在成本控制上還是沿用傳統的成本控制觀念,已經無法適應現階段市場經濟發展以及企業發展的需求,嚴重影響了企業成本控制的效果。一方面老舊的企業成本控制理念以成本節約為主導,是指在企業生產經營終止后,除去成本的支出,以節約開支為主,而不注重從企業成本的整體效益比進行衡量,無法滿足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老舊的企業成本控制觀念只注重控制顯性成本,而忽視企業中所存在的隱性成本。
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中,企業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涉及的經營范圍也在逐漸擴大,比如大部分企業都涵蓋了生產、供應以及銷售等環節。但是從現階段企業成本控制范圍上來看,大部分企業只是注重對生產成本的控制,節約生產成本,但是對于企業經營中的供應環節以及銷售環節中的成本控制不夠重視。其實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每一個環節的成本都直接影響企業整體的經營效益,因此必須擴大企業成本控制的范圍。
企業成本控制的標準通常情況下是根據企業以往生產經營中的相關數據而推算出的目前生產經營可能達到的標準,這種僅僅依靠過去數據而確定的標準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不能滿足現階段市場發展的需求,尤其是在物價漲幅不定、生產流程不斷完善和改進的經濟環境中,這種成本控制的標準已經無法準確地計算企業生產經營的成本,同時也會使控制結果有失公正。不僅如此,這種控制標準下會導致部分部門或者員工因目標已完成而不思進取、工作懈怠。
在進行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工作的改革中,首先企業要根據實際情況對企業成本控制理念進行更新和優化。為了滿足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提高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優勢,企業在更新優化成本控制理念時應該融入企業競爭戰略思想,使企業成本控制不再單單是為了節約企業經營成本,同時也能夠順應企業戰略發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而基于企業戰略發展的成本控制理念實際上是指在成本控制的過程中能夠站在企業戰略發展的高度對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和各種影響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從更加廣泛的范圍以及更加長遠的角度對企業的成本實施控制。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人員從企業長期戰略發展的角度對企業本身以及競爭對手的所有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包括了企業各項經營活動中所需材料的采購以及企業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等一系列真實有效的成本信息,將這些成本信息進行充分的分析與整理后為企業經營戰略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從而確保企業能夠擁有更好的競爭優勢。企業傳統的成本控制理念主要就是為了幫助企業節約成本,減少支出,通過對企業成本控制理念的更新和優化,使企業成本控制能夠從企業全局發展出發,不僅對企業顯性成本進行有效控制,也對企業的隱性成本做好充分的控制計劃,同時在新的企業成本控制中更注重企業發展的長遠效益,能夠滿足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使企業成本控制不僅僅是為了控制成本、減少支出,而是能夠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在現階段市場經濟發展環境中,企業的成本控制范圍不能僅僅是對企業的生產成本進行控制,應該將成本控制的范圍根據企業實際發展需求進行不斷地擴大。隨著經濟發展的需求,企業成本控制已經不再是傳統成本管理中對企業相關成本進行計劃、記賬和算賬,企業成本控制也逐漸參與到了企業的運營和決策中,并且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對于企業成本控制的范圍也要延伸到對市場相關產品需求的調查和分析上,以及企業產品的設計以及各項技術的發展情況分析方面等。具體來說,目前企業成本控制的范圍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第一,企業生產成本,既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一切花銷,包括原材料的采購、設備的支持以及技術的革新與維護等;第二,企業的銷售成本,即企業在產品銷售過程中所消耗的成本,包括了產品的宣傳以及產品的運輸等所需要的費用;第三,企業的庫存成本,即企業對產品的存儲以及滯銷產品所帶來的額外成本等;第四,企業相關產品信息來源的成本,這部分是指在做產品的相關市場調查過程中所消耗的各項費用;第五,企業的技術成本,現階段技術也已經成為影響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因素,因此企業對于先進技術的重視度也相對較高,技術成本是指企業在技術引進以及技術革新等方面所消耗的成本;第六,企業后勤成本,這一部分是指企業運營中各種設備的維修與養護以及對產品銷售后的售后服務等方面所產生的費用。科學規劃好企業成本控制范圍后還需要對相關的管理方法和手段進行完善,比如對于企業生產成本的控制中,在原材料的采購上應該制定好相應的比價采購制度,并進行相應的監督與考核,使采購人員能夠嚴格按照相關的制度要求進行采購,從而在保證原材料質量的同時有效地降低采購成本。
成本控制標準制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是確保企業成本控制有效性的關鍵保障,傳統的企業成本控制標準主要是根據企業生產經營中以往的數據及信息而制定的目前企業成本目標,這種成本控制標準相對單一,不能綜合企業經營與發展中的各項因素,更好地預算企業目前運營所需成本,從而制定科學的成本控制制度。因此企業在制定成本控制標準時應該根據企業現實基礎情況,比如企業的組織結構以及企業的文化和生產方式等,再結合現階段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各項外界環境因素,從而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滿足企業目前發展需求的成本控制標準。目前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從企業經營成本中可以看到,傳統的企業成本主要是由直接材料以及直接人工費用組成,但是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成本內容已經由上述兩項轉變為了產品的制造費用。由此可見,如果仍然按照傳統人工工時以及機器工時等依據作為企業成本的分配依據來制定相應的成本控制標準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企業發展中的成本控制需求。因此需要將傳統的制造費用分配方法轉變為現階段比較先進的作業成本分配法,作業成本分配法不僅能夠滿足傳統制造費用分配法中與產品產量有關的成本控制標準,同時也包括了其他能夠影響企業成本控制的成本動因,將這些成本動因有效地融入企業成本控制標準中,能夠使企業相關的成本信息更加貼近企業的現實發展情況,可以確保企業成本控制標準的公平性、有效性,從而促進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為企業未來長期穩定的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綜上所述,成本控制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使企業降低經營成本,從而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而影響企業成本控制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企業的經營模式也有了很大的變革,傳統企業成本控制的理念以及方法和標準等都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企業發展的需求,因此必須要對企業成本控制的相關理念、方法以及標準、成本控制范圍等進行相應的優化和改革。同時要根據企業現實基礎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案,使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夠與企業戰略發展相融合,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落實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工作,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