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云
(安徽省六安市城北小學 安徽 六安 237000)
小學生的習作能力隨著語文知識的有效學習而提升,優(yōu)化習作教學的效果,積極改進不足之處,引導小學生在習作訓練中突破自我、挑戰(zhàn)自我,他們的習作熱情高漲,積累下豐富的寫作素材,將在后續(xù)的學習活動中有更好的表現(xiàn)。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很難一蹴而就,深入探索教學方法,學會尊重學生們的主體地位,語文教育獨具特色,培育出大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優(yōu)秀人才指日可待。
興趣是學生喜歡習作,熱愛習作的支點。由于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缺少讀與寫的結合,寫出的作文沒有閱讀的興趣,學生自然就沒有寫作的興趣。教師為了應付考試而把作文的要求設置的偏高,教學的方式方法不足以讓學生燃起對習作的興趣。習作本是寫下想說的話,記錄所思所想,敢于表達真實想法的一種手段。保持對寫作的興趣才能寫出好作文,沒有興趣的維持,學生很難進行寫作的學習,只有保持一種高漲的積極性,學習就不再是負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通過針對優(yōu)秀習作進行賞析,并且結合生活舉例,讓學生對習作的內容重要性有所重視,進一步的培養(yǎng)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和發(fā)展?jié)摿ΑH缓笠龑W生從談話中獲得愉悅,通過談話明白自己將要寫什么,消除學生對習作的恐懼心理。
一直以來困擾小學生習作的有兩大難題。一方面是學生不會構思,不能掌握寫作的基本框架,想到哪就寫到哪,想起什么就寫什么,沒有重點,不分層次,不會安排順序;另一方面是不掌握寫作的細節(jié)要求,平鋪直敘,詳略不當。針對這些問題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寫作過程的具體指導。
2.1 幫助學生構建寫作框架。寫作框架不同于寫作提綱,它是學生進行習作的基本結構模式。對于小學習作而言主要是讓學生掌握記敘文的寫作框架,即讓學生掌握寫人、寫事、寫景的基本結構框架和常用方式,這樣才能寫出比較規(guī)范的文章來。應讓學生掌握記敘文“順承式”的寫作框架,即按照時間順序、事情發(fā)展規(guī)律、觀察順序來進行寫作;掌握“并列式”“點面結合式”的記敘文寫作框架。掌握了這些記敘文的結構框架,才能構建完整的文章結構。
2.2 指導學生掌握寫作細節(jié)。讓學生學會處理寫作細節(jié)問題,才能使習作內容重點突出、選材典型、詳略得當,才能寫出比較完善的習作來。要加強對學生材料選擇、語言運用與表達技巧、詳略安排、寫作順序等方面的具體指導。例如,以“冬日雪景”為習作題目寫作時,教師可指導學生運用“順承式”的結構框架,以時間為序構建寫作框架,時間的選擇可根據(jù)雪前、雪中、雪后來安排;地點可選擇街道或野外;人物可選擇學生、工人、農民等。具體框架如下:①下雪前,天氣干燥,盼望下雪(略寫);②下雪時,空中景色,人們的感受(略寫);③贊美雪景,寫雪的美麗之處(詳寫);④雪后,雪后景色及人們的心情(詳寫);⑤感受,珍愛大自然(略寫)。按照這個框架來寫,就能寫出結構完整、詳略得當、重點突出、情景結合的習作來。
語文教師要給予班級學生及時的評價、有效的評價,來促進小學生改正錯誤的習作方式,進一步提高作文質量。即時評價是習作教學的核心要點,可以運用不同的評價方式,確保每一名小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表揚、鼓勵與支持。比如,選擇應用比較幽默的評價方式,在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里,一邊“開玩笑”一邊“提建議”,不打擊學生的習作信心,使他們真正意識到自身不足,主動改進不足之處,同時進行自我反思。再如,選擇應用鼓勵性的評價策略,說明學生哪里寫得好,用詞最準確,表達很清楚等。借此激發(fā)小學生濃厚的習作興趣,他們將老師的鼓勵轉化為習作的動力,也將寫出更加優(yōu)秀的文章。另外,語文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固化的評分方式,不讓學生與學生做分數(shù)上的比較,避免他們拿到“高分”而炫耀,拿到“低分”而自卑。一般認為,最好的評分方式應是增加“亮點分”,即為:看到學生作文里有用詞準確、描寫細膩的地方,就用“紅線”標注出來且加一分。這樣做的好處是,刺激小學生主動積累優(yōu)美語句,用心進行文字表達,同學之間比較“亮點分”,更好地學習他人經(jīng)驗,爭取在下一次的作文表達中“學以致用”。
總之,在小學語文的習作教學中,語文教師需要扮演“引導者”的角色,積極引導學生們觀察、想象、表達、反思等,尊重他們的主體意愿,更好地優(yōu)化教學設計,確保教學指導工作的有序推進,使小學生熟練掌握寫作技巧,養(yǎng)成好的寫作習慣,樂于進行文字表達,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隨之提高。合理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習作教學的過程足夠精彩,小學生不再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能夠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后續(xù)發(fā)展更加輕松,期待他們主體優(yōu)勢的不斷提升、語文思維的充分活躍、學科成績的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