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茂云
(安徽省淮南市壽縣第二中學 安徽 淮南 232200)
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深入和完善,改變傳統教育已成為當前的任務,但是傳統教育中的古詩詞,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國傳統文化中古詩詞占據大部分,因此,要學習古人的思想文化的,就要從古詩詞開始進行學習。這對于學生提高個人修養,有一定的意義。因此,讓古詩詞教學進行創新是非常有必要的,這需要高中語文教師的集思廣益,不斷創新。
在高中語文詩詞教學的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學校以及教師要及時解決這些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傳統文化中的古詩詞文化。第一,有可能面臨教學思想方面的問題。一些教師都是教授文言知識許多年的教師,他們有一定的經驗,在教學方式上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這方面的影響,要學會用其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采用當前新型的教學方式進行古詩詞文化的教學。第二,教學手段有一定的問題。每個教師的教學方法是不同的,并且對于每個學生的教學方法,也是不同的。一些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應用不當,學生就不能更好的進行詩詞文化的學習,就會導致學生,不能夠進行傳承我國中華傳統文化。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教學手段,有一定的創新,要讓學生不斷的進行傳統古詩詞文化的學習,激發學生對于古詩詞文化的積極性。
2.1 從激發學習興趣入手,使學生融入教學。學習興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學習富有興趣的學生和對學習不存在興趣的學生,在本質上就存在一定的差異。在高中階段的古詩詞教學,如果學生可以對古詩詞有著濃厚的興趣,就會自主探究古詩詞當中所蘊藏的意境,繼而讓學習實現事半功倍的成效,而學生如果對古詩詞學習全無興趣,就無法提起學習古詩詞的勁頭,很難自主開展古詩詞的學習,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造成了較大的影響。故在教學時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心思去開展課堂設計,為他們塑造一個充斥著詩情畫意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在這樣優良的環境當中得到審美上的感染,合理帶動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慢慢融入到古詩詞的教學當中。 例如,在學習一些古詩文中通常會出現“孤雁”、“鴻鵠”、“香草”……每個詞語都代表不同的含義,都體現了詩人所表達的情感。如在屈原的《離騷》中就運用了多種的意象,表達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情感。教師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自己對于古詩文的理解進行,想想當時作者所面臨的情況,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古詩文的含義,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講解高中語文古詩詞必背64篇科目之一柳永的《雨霖鈴》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其與蘇軾的《江城子》劉禹錫的《烏衣巷》李清照的《聲聲慢》音頻怪物的《一醉南柯》進行對比理解和學習,以便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詞中的情感,更容易掌握借景抒情、情景結合、托物言志、聯想想象等手法,這種方法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思考,去感受古詩詞的不同風格。學生在深入了解詞人和詞的情感后會發現,即使看似相似的詞句,它們所蘊含的詞意也并非完全相同,但是通過把它們進行對比,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將會更加深刻,鑒賞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和進步。
2.2 補充古詩詞背景豐富語境內涵。古詩詞是使用簡短語言表達情感,在內容處理上會存在簡寫或者省略的情況,對于高中生的理解產生直接影響,需要教師補充寫作背景,對古詩詞寫作背景進行簡單介紹,才能激發學生對于古詩詞的聯想。如在講解白居易的古詩詞時,可以對白居易的生平事跡和個人遭遇進行簡單的介紹,學生只有對白居易的生活建立清楚的了解,才能感受白居易作詞的情感。如教師教學時可以安排學生對白居易的生平事件進行收集,整理出白居易的資料。從白居易寫作背景理解古詩詞的情感。白居易生于亂世,聰穎過人,讀書刻苦,入仕為官,在官職上大行直諫之舉,經常當面指出皇帝錯誤,深受皇帝器重。而后受誹謗被貶,成為白居易一生轉折點,轉以兼濟為志向,關懷百姓。晚年白居易常游歷龍門,信篤佛教,以窮則獨善其身之道安度晚年。在不同時期白居易的心態和境遇不同,作出的古詩詞也有著很大差異,教師在教學期間講解作者的生平和寫作背景,不僅能夠讓學生知識面得到拓展,也能有效輔助學生理解古詩詞意境。
古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我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國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不斷的進行學習和傳承我國中華傳統文化是我們的責任。高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教學方式中的不足,不斷進行創新,調動學生對于古詩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效率,讓學生更好的進行傳承中華傳統詩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