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立芬
(廣西欽州市浦北縣金浦小學 廣西 浦北 535300)
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人們需要獲取更多的知識內(nèi)容,以填補自己的生活空白,并提升自己的文化生活品味,而所有的知識涉獵都少不了閱讀學習的基本獲取途徑。為了發(fā)展全民的文字閱讀素養(yǎng),需要從小學基礎教育階段入手,先來發(fā)展小學生的基本閱讀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行為,努力去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這已成為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學習任務之一。從大的宏觀教度來看,這既迎合了現(xiàn)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又符合教育發(fā)展中對學生進行的閱讀素養(yǎng)能力培養(yǎng)和提升。本文結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對學生的閱讀學習行為進行如下分析論述。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學實踐也充分說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學習能動性,要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來提升學生的語言文字學習能力。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需要在基本的課堂學習中得以實現(xiàn),教師可以通過閱讀問題來引領學生開展自主閱讀。在對相關的閱讀內(nèi)容進行問題梳理的學習前提下,既能調(diào)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思維,又能夠通過學習任務為學生指引學習方向,在打開學生學習思路的同時,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自主探究閱讀能力的形成。閱讀問題的預設要依據(jù)學生的學習實際有效設定,既要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又要充分結合學生現(xiàn)有的學習認知,要在學生的能力范圍內(nèi)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自主性。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五年級下冊《青山處處埋忠骨》一文時,就可以通過問題的預設來布置相關的閱讀任務:首先可以從課題入手,怎么去理解文中的忠骨?再由文章的插圖入手,畫面上出現(xiàn)了哪些景物?圖畫和文本內(nèi)容有著怎樣的內(nèi)在關聯(lián)?課文的兩大部分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依據(jù)學生的閱讀認知和實際學習情況,就相關的閱讀內(nèi)容進行閱讀教學問題的預設,可以在具體的閱讀教學中,由閱讀教學任務入手,去進一步引領學生的閱讀學習思維。在學生的自主閱讀思維被得以充分調(diào)動的學習前提下,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就會相應得以提升,通過對文字的解讀、賞析、體味,從而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字語言素養(yǎng)能力。
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這是一個持續(xù)漸進的學習過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的語言文字感悟能力,要在點滴持續(xù)的文本閱讀學習中,逐步培養(yǎng)起自己的語感。語感的形成關乎著學生對文字的品評,也是學習語文學科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徑之一。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可以滲透在自主閱讀、小組合作、記寫閱讀筆記等多樣的學習形式中。自主閱讀能夠促進學生的開放性學習思維,能夠切實地體現(xiàn)學生作為學習個體的獨立自主性,因而也能夠在深入的文字解讀與剖析中進一步訓練自身的語言文字感悟能力。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通過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在彼此交流各自觀點的同時能夠更加深入地去分析文本教學內(nèi)容中的知識點,也有利于在說和讀的學習行為中提升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記寫閱讀筆記的學習形式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卻又至關重要的學習環(huán)節(jié)。筆記是對閱讀內(nèi)容的深入解讀,也是自身認知的深層分析,既能訓練學生的語言文字感悟能力,又能在閱讀分析、知識積累的學習過程中拓展學生的閱讀知識視野,可謂不但適用且非常富有教學意義。
語言表達是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運用且反復踐行的一個重要學習環(huán)節(jié)。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認知,通過多種閱讀活動的開展,來增強師生或生生間的互動交流學習。例如,讀書交流會的創(chuàng)設,就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學習平臺。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可以就閱讀的內(nèi)容發(fā)表自身的觀點,也能夠在傾聽別人意見的同時增進自身的學習認知,在相互的閱讀補給中,能更好地理解材料,拓寬學習視野,同時也能夠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當然,除了讀書交流會,還可以開展如誦讀比賽、文字語言展示大賽等相關的語言類活動,用以大力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設閱讀交流平臺,本身就能展示文字語言的魅力,是值得大力提倡且實施的閱讀教學途徑之一。
“讀”與“寫”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兩個重要因素,二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閱讀是內(nèi)在的知識吸收,而寫作則是外在的內(nèi)容表達,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補給,又互為促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為了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引領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汲取知識營養(yǎng),通過知識以及語言的積累,從而形成自身的閱讀能力素養(yǎng)。再通過具體的寫作學習行為,為閱讀進行有效的演繹和深入的挖掘,閱讀有了指引方向,寫作也如插上了有力的雙翼。例如,在學習了部編版三年級上冊《金色的草地》一文后,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就生活中觀察到的自然現(xiàn)象或優(yōu)美風景,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和同學交流。由此可見,采用讀寫結合的學習方式,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并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發(fā)展。
總之,語文閱讀教學是開啟學生學習思維的重要學習途徑,它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語言文字視野,而且對于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發(fā)展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可能,通過創(chuàng)設閱讀交流平臺等學習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有效閱讀學習行為,是當前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