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華 黑龍江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隨著體教融合的深入,對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一直是體育教師和研究學者關注的問題,比賽教學法以其競爭性和觀賞性模式結合的方式在諸多教學方法中脫穎而出。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比賽教學法從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態度角度,強調在“比賽”這一實戰過程中,發現問題、互動交流、提升能力。由此,將比賽教學法合理、科學、高效地應用到高校排球選修課中,并使之廣泛普及,成為目前亟須解決的問題。
比賽教學法關注學生參加“比賽”和體育教師在學生比賽過程中進行“教學”的雙邊過程。其作為一新的教學方法,在教育評價系統中,評價其優劣,通常是現有教學質量與原有教學質量的對比,即教學質量的增值性,而教師和學生是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雙重主體,由此,從體育教師價值的增值性和學生價值的增值性兩個方面,闡述比賽教學法的意義。
學生價值的增值性不僅僅是排球知識的積累和基本技術的訓練,更為重要的是情感、能力、思維、精神等的提升。形式多樣的排球比賽可以激發學生的愉悅情感,將原本枯燥反復的技能動作練習,融合到趣味十足的比賽中,使其感受到排球運動所帶來的樂趣。同時,通過比賽使學生感受競爭意識,形成拼搏的精神,提高自控能力和訓練的積極性。并且,在比賽的過程中,學生的肢體和大腦始終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其會根據比賽的實況對技戰術進行判斷、思考,并配合同伴協作完成。
對于體育教師價值的增值性,單純地將現有的排球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還遠遠不夠,體育教師如何設計排球教學情境,把握排球教育時機和教學尺度,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端正學生學習態度,始終是教育關注的焦點。通過比賽進行“教學”,并在豐富多彩的比賽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比賽”和“教學”雙重模式結合,“學生”和“體育教師”通過實戰進行頻繁互動,既豐富排球教學問題,又促進師生關系,在和諧友好的氛圍中,滿足學生價值的增值性,激發其排球運動的潛能。
比賽教學法作為一種現代教育方法,從理論到實踐必然經過一系列反復的過程,體育教師和工作者如何減少這一過程的反復性,并將其增值性高效實現,不僅要理解和掌握比賽教學法的概念和意義,將其真正應用到排球教學中,更要關注其應用對象的特征,即排球“選修課”來進行教學安排。
高校體育課程由必修課和選修課之分,前者關注基本知識和技能,強調培養學生的專業性和共通性,后者則關注知識和技能的深度和廣度,強調培養學生的特長和個性。在高校排球教學中,對于其教學方法的探究一直是諸多體育教師和研究學者關注的問題。而排球“選修課”與“必修課”的課時安排、教學目的、教學目標略有不同,由此,在確保按照教學大綱實施正常教學的過程中,如何行之有效地提升課堂效率,促進具有不同排球基礎水平的同學提升技能,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要求和基本情況。
比賽教學法是教育科學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將其應用到排球教學中,發揮“輔助”的作用,指在應用過程中不能“一刀切”,不能生硬照搬其它體育項目的成果經驗,而是思考如何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如何更好解決排球教學中各項實際問題,如何提升體育教師價值和學生價值的增值性等一系列教學實際,在其方法的應用過程中,需要一線體育教師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和總結,需要對比賽教學法的規則和流程不斷完善,還需要師生共同探究并以此推進高校教學改革,和優質教學方法的普及。
鑒于上述闡述,比賽教學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著重考慮學生排球水平的基本情況,在保障排球選修課正常教學的前提下,擴寬和延伸排球知識和技能的深度和廣度,“以賽促練”,“賽教結合”,行之有效地提高排球教學質量。
1.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是進行比賽教學法的重要前提,其不僅僅是賽前需要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還包括參賽學生的基本信息,以及比賽環境的確定。一是參賽學生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如身體狀態、機能條件、心理素質、技術水平、應變能力、比賽經驗等,其目的是根據這些特點,進行合理、科學的分組,以免分組的雙方實力相差過于懸殊,而影響學生比賽的熱情,增加失敗后的挫敗感。二是比賽環境的確定。排球比賽那天的天氣情況,如果是在室外遇到雨雪大風天氣,這堂課是否有備案。三是比賽規則的制訂以及在比賽過程中出現運動損傷、語言矛盾和肢體沖突的預案等。
而從教學準備上,要明確應用此次教學的知識技能目標,以及價值觀念的傳遞,進一步明確實施此次比賽教學法的目的和性質,即確定是開展墊球、傳球、發球、扣球還是全場性質的比賽。在課時安排上,確定時長,以免過短達不到排球教學的效果,而過長,則又有亂占用正常教學的嫌疑。以排球傳球比賽為例,可以以2人為一組,分成若干組,按照一定的距離站立互相傳球,在規定的時間內,有效傳球次數最多的一組獲勝。
2.教學實施
在學生進行排球“比賽”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發現問題,并進行及時糾正和改善,是比賽教學法實施的真正目的,因此在此過程中,如何指導排球的重點技術成為關鍵。
一是競爭氛圍要良好。良好的競爭氛圍不但可以創造真實的教學情境,亦可以從正面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帶動其參與到比賽中的熱情。如,分組可以采取自由分組的模式,彼此間學生比較熟悉,有一定的情感基礎;或者在分組的過程中,增設突圍賽和決賽的模式,調動學生始終參與到比賽過程中,并且時刻保持思維的高速運轉。同時,在比賽的過程中,強調團隊默契配合的重要性。
二是教學重點要抓細。針對不同的排球技能傳授,教學重點和難點亦不同,由此,比賽教學法的應用應結合實際的教學安排。如,對排球扣球技術的教學,其作為排球運動中的一項比較難掌握的技術要點,需要一段距離的助跑后,再起跳,進行空中擊球后,再落地,而在應用比賽教學法時,單純的扣球比賽可能需要借助專業的扣球訓練器的發球,因此,可以設置發球和扣球結合的比賽安排,體育教師則根據教學計劃要求,可以同時關注發球和扣球的技術動作,亦可以只重點關注扣球的學習情況。
三是注意學生心理狀態的變化。比賽教學法刺激學生的勝負欲的同時,亦為部分學生帶來壓力。大學生身心發展處于比較成熟階段,具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由于社會閱歷淺、生活經驗少等因素,在問題處理上往往比較固執、易偏激和沖動。由此,在應用比賽教學法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到排球技術水平基礎薄弱的同學的心理變化,采用積極鼓勵的語言,注意小組隊員內彼此實力的懸殊性。另一方面,防止勝負雙方矛盾沖突的產生和激化,體育教師在比賽過程中要公平公正,有理有據。
1.借助智慧手段
研究和實踐表明,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已經不適應現代教育體系的發展,特別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高質量教學環境的營造已經成為學生在高校體驗和關注的焦點。借助智慧化的教學手段,結合比賽教學的實戰模擬,使二者共同作用于高校排球選修課,為提高教學增值,以及教學成果的普及和推廣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一是應用智慧化手段,促進“比賽”的公平性。面對這些獨立意識強烈,且具有一定技術水平的大學生們,對體育教師的判斷不滿意時可以查看視頻回放技術,從而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矛盾沖突。
二是采用智慧化手段,助力“教學”的重難點分析。從排球教學角度,在應用比賽教學法的過程中,如果分組人數較多,體育教師難免分身乏術,通過回放和暫停技術,更容易實現個別化和針對化輔導。
2.提高師資力量
“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體育教師的師資力量是實現學生價值增值性的重要保障。對于大學生來說,其即將步入社會,對社會的適應能力、思維方式的判斷能力、價值觀念和精神涵義的是非能力,等等,其學習和訓練的過程已經不僅僅意味著接受現有的排球知識和基本技能;對于體育教師來說,單純地將排球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這些大學生顯然不夠。而比賽教學法從“比賽”和“教學”兩個維度出發,關注體育教師的師資力量提升。
一是提升體育教師的排球比賽組織能力。比賽教學法的應用,不僅需要體育教師掌握其理論方法,更重要的是應用到教學實踐。以學生“比賽”為主的比賽教學方法,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需要體育教師具備較強的比賽組織能力,組織能力不僅要考慮比賽的時長、地點和分組情況,還包括學生的心理變化、學生的各項基本能力,以及對學生的比賽紀律、比賽規則等的管理能力。
二是提升體育教師的排球教學能力。與傳統的排球教學相比,比賽教學法注重學生參與和教師指導的雙重關系。如何合理有效應用該方法,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訓練、比賽的熱情,并在此過程中提升學生價值的增值性,是體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重點,一方面可以借鑒其它體育項目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可以結合智慧教學手段與其它教學方法綜合運用。
教學反思是新方法應用到教學實踐中不可忽視的一項。比賽教學法在高校排球選修課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如何,與體育教師的主導性、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學條件保障情況息息相關。
一是反思排球教學激勵措施是否完善。比賽教學法要求體育教師既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理論知識,又要有較強的比賽組織能力和教學能力,但是無論是前期的準備還是比賽過程中的教學指導,均是一項耗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受到此種情況限制,會出現只有部分體育教師愿意嘗試的情況,因此,正向的激勵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二是反思學生的積極參與度是否提升。比賽教學法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提升學生的學習和訓練排球的積極性,然而在實施過程中,受到部分學生性格或其它方面影響,可能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該項反思亦不可忽視。
綜上所述,比賽教學法強調了學生積極參與“比賽”和體育教師在學生比賽過程中實施“教學”的思想,以賽練結合、賽教結合,從排球比賽的實戰中,提升學生參與意識和各項綜合能力。然而,對于一項新的教學方法的應用,不僅需要對其理論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學實踐后進行反思和總結,亦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