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興明 貴州省安順市第一高級中學
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關乎我國體育教育發展與改革,體育教師專業與體育教學改革唇齒相依,影響體育改革的成敗。當前體育教學中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對老師專業化水平提出了新挑戰,體育老師需要積極主動發展自我專業,從而緊跟時代步伐,提高我國基礎體育教育質量。高中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關乎我國終身體育事業的發展,關乎高中體育教學效果和質量。老師要不斷強化自我專業發展,同時學校要為教師專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1]。
高中體育教師應該具備扎實的思想素養,以此為老師專業發展奠定基礎。作為教育人員,老師首先要對教育事業具有熱烈深厚的情感,這種情感將推動教師積極地開展工作,在工作中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為老師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促進老師的專業發展。高中體育教師對事業保持熱烈深厚的情感也能直接感染學生。老師還需要具有堅強的意志,體育教育、教學工作中可能會遇到艱難險阻,具備堅強的意志,老師才能夠跨越各方面的障礙,實現教育目標,才能夠為學生樹立一個意志堅強、勤于奮斗的榜樣。
作為體育教師應該具備教學能力,指導業務運動隊訓練能力,組織早操、體育競賽能力以及體育教研能力等。能力素養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老師需要具備一定的大綱駕馭能力和課堂組織能力,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此外,體育教學中老師還承擔著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責任。體育教研是提高體育老師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手段,體育老師需要從體育教改著手,立足于自身的知識和技能,強化體育教改深研,學習學科前沿研究動態,學習最新體育理論,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
體育老師需要具備扎實的體育專業理論知識,具體的包括了體育專項理論知識、運動生理學知識、心理學知識,以扎實的知識指導教學。新時期,知識更新周期變短,各學科聯系更加緊密,融合學科背景時代下,體育老師還需要強化新興學科知識的學習,如體育管理學、體育比賽學等等。體育老師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基礎上要加強人文知識的學習,具體的包括了文學知識、哲學知識以及歷史學知識等,強化人文知識的學習以實現思想的提升。
人格素養是教師最基本的素質,人格素養是體育老師個人知識才能、道德情感以及意志作風的集體表現,其體現在老師的言行舉止中,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老師的人格素養會吸引學生,使得學生對老師產生喜愛、孺慕之情。老師人格素養具體的包括了誠、信、容等多個方面。誠要求老師要為人真誠,教學中要做到以誠待人,與學生交心,與學生并肩攜手。信則是信守承諾,作為老師一定要堅守與學生的承諾,不能失信學生。容則是包容之心,老師要做到心胸寬廣,尊重每一位學生,善待每一位學生。
自主發展是助力老師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當前多數高中體育老師存在著自主發展意識薄弱的問題。意識影響人的行為,教師的意識是驅動自主發展行為的動力。老師自主發展意識不高將影響老師的主動性、積極性,內源動力不足,不能夠激發老師長久持續的自主發展行為,影響老師的長遠發展。部分體育老師沒有意識到自主發展的重要性,對專業發展的認識處于淺層次,未轉化為驅動力。老師自主發展意識受老師職業理論、職業熱愛程度、職業滿意程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高中體育課與其他課程長久的處于不平衡、不對等狀態,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體育老師的職業滿意度[2]。
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因素除了內因,還有外部因素。教師專業發展需要外部環境的支持,如學校對體育老師專業發展的重視程度,體育老師專業發展制度建設不健全,激勵機制不完善。學校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會影響到體育老師專業發展。當前很多學校在管理過程中過分注重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相對忽視體育學科,嚴重影響了體育老師的職業認同感,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得不到重視,影響老師的“上進心”,在教學中“得過且過”,不能實現專業發展。
教學改革以及教師自身職業理想都對教師專業發展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當前教師專業培訓實效差,影響了教師專業發展。培訓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夠滿足老師的專業成長需求,從而影響了老師的從業積極性。一是缺乏對高中體育老師需求的調查與分析,培訓內容和教師的實際需求不相符;二是成果轉化不佳,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學生特開展相關專業培訓,但是部分學校信息化教學設備少,在實際體育教學中老師無法借助信息設備進行授課。
1.更新觀念、明確目標
體育老師要更新觀念,明確目標,要樹立“終身學習者”角色。教師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對自己的教育事業有所期待,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發展目標,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在動力[3]。老師要對自己所處的時期進行分析,確定自己的奮斗目標,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奮進。
2.愛崗敬業,強化師德修養
教育是百年大計,決定了一個地區的未來發展程度,老師是教學工作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樹立執著的教育情懷,老師應該高度重視自己的教育工作,將其作為一項偉大事業進行,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能夠發自內心的熱愛學生和工作。老師擁有教育情懷,促使老師積極的研究教材、教法和學生,以此來提升教學水平,同時能夠保持對教育工作的高度熱愛,高度的熱愛促使高中體育老師真正的愛上教學,產生自我發展的強大驅動力。
3.自我反思,自我發展
體育老師要將自我反思融入教學全過程中,自我反思,總結不足,實現自我發展和進步。體育老師自身要學會正確的自我評價,善于從多個角度進行自我評價,如體育知識、教學技能等角度,在自我評價中找到自信,發現不足。在課堂中就學會借助課堂教學中的問題進行自我專業發展,如體育教學中出現的師生互動問題,體育專業知識等,及時對課堂進行反思、批判、總結和學習,以實現自我的不斷成長。部分老師理論知識扎實,但是教學效果不佳,可能是老師缺乏實踐經驗導致。體育老師專業發展中也要善于向前輩“取經”,主動吸取他人的成功經驗,與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對比、思考,改善自己的教學行為。
4.堅持終身學習
當前知識更新速度更快,更新周期更短。體育老師需要建立終身學習觀念,保持終身學習。新課改的出現對體育教學提出了新要求,體育老師需要學習、了解和掌握新課程理念,在新課程理念下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新時期,新技術不斷涌現,如AR技術,新技術逐漸應用到教學中,豐富教學形式,提升教學質量。老師也要不斷強化新技術的學習和掌握,借助新技術開展教學,以此來提升教學質量。
1.轉變管理理念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學校管理過程中應該堅持教師為本的理念。教師是教育的根本,教師的素質和技能決定著教學質量。學校管理工作中要尊重各科老師,充分的聽取老師的意見和建議,以此來提升老師的角色認同感。教學過程中,合理、科學的開展體育課程,嚴格的按照高中體育課程標準進行開課,以保證充足的體育教學時間,確保教師能夠按成教學任務。在教師管理過程中,在充分的尊師重教的基礎上,建立發展性教師評價體系,以此來有效的調動老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展性教師評價以促進老師的發展為目標,學生、家長、老師以及學校共同參與評價,以此來促進體育老師專業發展,以此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實現體育老師的個人職業理想[4]。
2.強化精神激勵
強化老師的精神激勵,提升老師對高中體育老師的職業認同感。“尊師重教”是我國的優良傳統,學校教學中要大力弘揚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體育學科旨在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磨礪學生意志,體育學科屬于基礎性學科。學校管理過程中應該宣傳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和意義,提升家長、學生對體育學科的重視程度。積極宣傳體育學科的重要性,提升老師的職業獲得感。最后,學校管理過程中要充分的尊重體育老師,給予體育老師充足的話語權,以此來不斷提升高中體育老師對自身職業的認同,以激發專業發展的內動力[5]。
3.強化體育老師培訓
教師是教育的根本,教師的素質水平決定著教育水平,且當前教師對自身實現的需求較高,為此,學校管理過程中應該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工作,為老師制定可持續的發展培養方案,確保老師教學觀念的先進性和不斷提升老師教學能力。體育老師培訓旨在于提升老師的素質和更新知識,以提升教育教學能力。當前教師培訓存在著培訓內容與教師需求不符的問題,體育教師培訓中要突出教師中心,從教師的需求出發,滿足不同體育老師的不同需求。提升培訓的實踐性,體育學科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組織老師參與培訓時應該開展多形式的實踐課堂,教師可以講授、示范、操作,切實提升體育老師的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促進老師的專業發展[6]。
體育老師專業發展是無法一勞永逸的,隨著知識的更新和技術的發展,體育老師需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老師的職業認同是促使老師專業發展的內動力,外部環境則是老師專業發展的外在推動力。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體育老師要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樹立職業理想,為專業發展提供不竭的動力。在體育教學中要樹立終身學習、日常反思的觀念,不斷學習,強化反思,融反思于一日教學,實現不斷發展、不斷進步。學校也要為教師的專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尊重體育學科地位,為老師提供有價值的、針對性的培訓,以此來促進老師專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