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陜西省榆林市綏德縣繼續教育服務中心 陜西 綏德 718000)
新課程改革之后,初中語文教學目標發生了一定變化,其側重點偏向提高學生讀寫能力。讀寫結合符合學生認知過程,在教學中有效應用這種方法,能夠使得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語言,并逐漸轉化為自身的知識儲備,得以運用于寫作之中,對學生語文學習綜合能力的提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目前的初中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并不構成統一有機的整體。教師常通過課堂中的教材解讀來實現閱讀部分的教學目的,而使用規定主題進行寫作來練習學生的寫作能力。如此教學,閱讀與寫作的距離相隔甚遠,二者之間的聯系被人為阻斷,使得雙方無法做到相得益彰,原本成倍發揮的作用也無法得已展現。而且一般情況下,閱讀和寫作是區分時間段開展的,顧忌其中一方時,多少對另一方會有所忽視,由此便也無法做到兩者之間的相互促進、吸收發展。
所謂閱讀,指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通過閱讀教學材料或課外文章進行字、詞、語句、段落積累。與此同時,學生還應當對所讀文章的內容有一定深度的理解,體味作者于文章中表達的所思所想,將以上的知識進行儲備。所謂寫作,指將儲備的知識運用于實踐,加之自己的想法理念,以文章的形式表達出來的過程,在此期間,學生能夠對過去已有的知識鞏固、加深印象,也能結合自己的理解創造出新的智慧??梢哉f,讀寫結合的學習方式是學生徹底掌握兩項技能的不二之選。
2.1 慎重選擇閱讀素材。在讀寫結合的過程中,必要的一環即是大量閱讀文章,從中積累素材,內化為自己的表達,進而得以靈活運用于自己的文章中。但就目前的寫作狀況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大多數學生的寫作內在架空,與現實生活脫節,真情實感很難自然流露,文章整體有如枯藤一般枯燥繁雜。因此,引導學生閱讀源于現實生活的文章,使得學生通過閱讀更加深入地體會生活,才可能做到有限提高寫作能力及共情能力。
2.2 打造良好高效的讀寫課堂環境。初中語文教學中打造“讀寫結合”模式旨在讓學生通過此種教育方式實現語文閱讀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的有效提升。這種方式得以實現的一大關鍵要素就是教師在課堂上的授課環節。這要求教師精準把握每一次課程的要點,并以此為基本展開“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以下是對教師進行“讀寫結合”改革的一些建議方法。
(1)提前布置讀寫內容。在每次上課之前,將當日所要學習的文章提前布置,讓學生們自行閱讀預習,同步將寫作任務與閱讀內容相匹配,使得學生可以學以致用。
(2)設計便于理解文章的問答環節。在課堂上對所學知識進行提問,以此引導學生逐步理解文章主旨大意,深入剖析文章背后隱藏的人文情懷。
(3)針對文章文體不同分類教學。結合不同文體的文章進行不同方式的講解,便于學生在應對不同文體的寫作要求時得心應手。
(4)引領學生感悟文章整體構架。鍛煉學生在寫作時可以做到條理清晰、結構明確。
(5)總結分析。在學生完成以上學習任務后,對學生最后完成的文章進行點評。選出優秀的范文,給予相應的鼓勵和獎勵。同時對表現略差的學生進行激勵和勉勵,期待下一次能夠做得更好。
2.3 多積累,夯實基礎。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學生應該在廣泛的課外閱讀中積累語言知識,并在寫作過程中進行應用。為達此目的,完成學生語言積累的過程,應當要求學生在課外時間增大自己的閱讀量、豐富自己的閱讀面,摘抄累積文章之中學習到的寫作技巧和優美句段,并做到不斷復習鞏固,使得在此過程中反復記憶要點,形成自己的語言。從而達到預期的語言積累目的,在之后的創作寫作中可以將這些積累的內容靈活運用,進而使得自己的寫作能力達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2.4 注重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讀寫結合”模式的過程中,應當有意識地加大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力度。教師應當教導學生不能簡單的囿于對閱讀素材的仿寫范圍,讓學生能夠更加貼近生活,融入自身所富含的情感。在借鑒寫作手法和寫作技巧基礎之上,創建出自身具有的文體風格,寫出真正屬于自己、能夠得到共鳴的文章。如此一來,即可避免學生創作文章時機械一致地模仿行為,形成具有個人特色的寫作風格。
可以說,有了有效的閱讀,直接決定了學生是否能夠擁有優秀的寫作,同時也影響著學生語文素養程度是否可以有所提升。在傳統語文系統教學之中,閱讀的目的通常是讓學生通過閱讀領會如何實現對語言表達方式的正確使用,以及熟知和掌握除平時表達方式之外的更多新式方式,進而得以領悟各種修辭手法的應用技巧。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即是讓學生通過廣泛閱讀來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為之后的寫作提供素材和靈感。因此,有限做到讀寫結合對于兩方面的技能成長有些不可磨滅的有限作用,兩者相輔相成,在無形中同時提升了學生自身的語文素養。
從初中語文讀寫教學現狀入手,解釋了初中語文“讀寫結合”的實質涵義,對如何具體實施“讀寫結合”模式的實現進行了簡單分析,逐條列出建議方式??偠灾?,當初中語文教師采用“讀寫結合”這一全新教學模式之后,語文閱讀課堂以及語文寫作課堂的質量將實現質的提升,提升了學生的興趣,同時使得學生更好的理解和吸收了本應學習的知識,從而使其語文水平和語文素養達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