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柱
(遼寧省盤錦市鶴鄉小學 遼寧 盤錦 124010)
當前的網絡資源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它是一種社會文化發展的載體,具有人的特殊思想,有人的語言表達方式。它代表著這個時代人的一種思想,因為簡潔而形象、生動而幽默,也受到了學生們的青睞。網絡資源對學生的影響很大,隨著網絡逐步的普及,學生上網的機會也逐漸增多,和網絡資源接觸密切。出于學生的好奇心,什么都感到新鮮,樂于追求新穎與個性,不少學生沉迷于網絡之中。小學生本來就疏于外界的誘惑,自我控制能力差,缺少辨別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網絡資源中的一些負面影響。出現這種現象,傳統的教育明顯受到沖擊,小學語文教學也受害其中。
當前的網絡資源中,客觀地存在著與小學語文學習息息相關的主觀和客觀材料,這些材料對語文教師填充自己教學內容,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及水平確實是有一定幫助的。教師把這些網絡資源精心篩選,作用于自己的教學之中,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提高了他們的學習效率,還培養了他們應具有的能力。
例如,利用網絡資源,可以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良好習慣。在教《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教師為了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學會搜集可用的資料,指導學生搜集有關魯迅先生的資料。教師先把適合學生查看的魯迅先生資料的網站,特意板書在黑板上;接著帶領學生來到微機室,讓他們根據網址來搜索、閱讀、交流、收藏、摘錄。這樣,在教師有目的的引導下,學生在網絡資源中遨游,人人興致勃勃,課堂秩序井然有序,魯迅先生的生平、圖片、他撰寫的書籍等等盡在其中。學生通過網絡資源,對魯迅先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激發了他們對魯迅先生的敬愛之情。這是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搜集資料的成功之處。
再如,可以優化語文學習的過程,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傳統的課堂教學靠的是一支鉛筆盒一塊黑板,教學內容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文字與符號,往往是教學內容更是抽象。而利用網絡資源,可以利用生動的形象和內在的聲音等來表現教學的內容,能把客觀的原始事物,變得直觀、具體且形象,使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了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例如,在教《長征》這篇課文,對于今天的小學生來講,課文背景久遠,學生很陌生。這樣讓他們理解這篇課文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他們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了解是有一定局限的。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再現紅軍長征時“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等驚心動魄的畫面(剪輯影片),創設方便于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歷史場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填補語文教學的空白,縮短了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為學生理解課文架設一座橋梁,為后面學生走進文本做好鋪墊。
再如,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拓展學生學習語文之路。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上網活動。比如,定期在網絡上發布公告,提出要求,可以是“師生同讀一本書”或“父子同讀一本書;母子同讀一本書”。然后,利用網上平臺,開展一系列活動,如:“讀后心得比賽”;“小小辯論會”;演講比賽、文學沙龍等,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網絡資源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它對小學語文學習產生的積極影響的同時,也給小學語文學習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例如,小學生在盡情享受網絡資源的同時,也出現一些問題,首先是大批量的網絡語言,簡稱“網語”。網語本身就缺乏文化底蘊,但是,有著它特有的活力,也是一種新鮮事物,有些學生喜歡這些網語?,F代漢語和網絡語言是格格不入的,網語嚴重影響著學生對規范的現代語言的學習與運用?,F代漢語是中華民族重要且又是主要的語言,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學生語文學習的主要對象。中國人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之一是小學階段,小學生因為年齡的差異,制約著他的理解能力,更談不上鑒別能力了。他們上網時常常會接觸到網絡語言,受它的影響,潛移默化的習慣于不規范使用語言了,其結果小學生規范語言的學習和掌握受到嚴重的影響。在學生的習作里,就會有一些不倫不類網絡語言,比如:“神馬”(什么)、“醬紫(這樣子)”、“東東(東西)”等的所謂詞語,更有甚者,我們的語言文字竟然用數字、字母、拼音代替。面對這些,老師和家長非??鄲?。如此做法,長此以往,使用語言的隨意性的習慣在小學生這個群體中慢慢滋生,以致后來的語文學習中都難以改變,這對小學生日后的語言學習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再如,網絡資源降低了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網絡資源具有著特點是:新穎、直觀、互動、高效,其特點極大地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它依托著信息量大、開放性強的特點,席卷一切。因為小學生自控能力不強,對此青睞有加,不能自拔。于是,小學生常常沉迷于游戲中、聊天中,忘情地欣賞著影視動漫、瀏覽網頁,長此以往,小學生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降低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質量。
總之,網絡資源本身固有著它的兩面性,它對小學語文學習的影響既有著積極的一面,也存在著負面影響。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充分識別網絡資源優勢,避其短,揚其長。應遵照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及其規律和心理特征,長善救失,強化引導,大力培養小學生對待網絡資源的規范意識和鑒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