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鳳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豐潤鎮南臺中心小學 河北 豐潤 064000)
美術陣地作用的發揮對提升小學生美術素養,對高效能完成美術課程任務,提升小學生鑒美素養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當前我們周邊的美術陣地主要是校內的美術教室、校史館,校外的美術館,還有私人畫室等。我們要找準這些陣地的美育點,要充分利用好這些陣地的美之所在,借助陣地作用讓所有美育目標得到扎實推進、有效落地,筑牢小學生的美術素養根基。
本人從巧妙發揮學校美術室的展示和實踐等陣地作用,讓學生在藝術熏陶與課程訓練中提升美術素養;巧妙發揮學校校史館的設計和講解等陣地作用,讓學生在自主創新與交流分享中實現美育發展;巧妙發揮校外美術館的展會和培訓等陣地作用,讓學生在鑒賞評析與認知感悟中完善藝術品質三方面客觀分析了如何發揮陣地作用提升小學生的美術素養。
美術室作為學生美術活動的主陣地,充分發揮了室內展示及實踐探索的平臺作用。這一活動陣地在激活學生美術習得思維,提升學生的想象思維和創作品質等方面起著很大的引導作用。為更好發揮這一陣地作用,我們必須加大這一陣地的功能開發和使用效率,讓美術室成為學生愿意來、留得住、學得好的空間,成為啟迪學生美術思維,挖掘美術創作品質等功能平臺,讓學生在這一空間學會美感認知,學會感知創意美,準確理解線條構圖、比例色差、顏色搭配等美術常識,從而在藝術熏陶與課程訓練中提升素養。
比如,在設計課《椅子造型設計》的教學時,教師先利用網絡上的各種椅子圖片給學生一種信息刺激,讓學生了解中外不同造型的椅子特點及使用年代、用途,了解不同椅子應用的場所等。再在美術室讓學生參觀課前準備的各式各樣的椅子,通過實際測量進行比例感知,通過對比分析了解椅子的制作材料以及所設計的形狀與工程學原理的關系,進而深度了解椅子的發展史和文化史。基于上述感知,讓學生精心設計自己想象中的椅子,可以用筆紙設計、可以利用電腦繪制,最后將自己的設計成果集中交流,評出優秀作品在美術室展示。
學校校史館作為記錄學校發展的功能平臺,在美術教學中有著極為重要的課程價值。學校校史館的外部輪廓和內部裝飾、布局、館標設計完全可以向全體師生征集方案,讓學生去查閱、去想象、去創作,最后通過海選、集中選、擇優選形成具有學校自主風格、美術價值的館室設計方案。學生在這一活動中,搜集了大量的同類作品,通過對比和個人發揮實現了美術課程的再延續,理解了建筑物的整體上的對稱美和內部裝飾的線條美、比例特點以及立體效果等概念,從而讓學生在自主創作與交流分享中實現美育發展。
比如,在學習《對稱與均衡》課程時,教師將學生帶到校史館進行課程實施。了解學校校史館的整體外形結構特點,很多學生說出了建筑的對稱性和均衡特點,更有學生能準確表述出對稱軸,說出了對稱與均衡之美主要體現在和諧、平穩上。在館內布局上很多學生也發現了對稱擺設的美術作品,像蝴蝶、雕塑、剪紙畫等美術作品。教師在參觀完之后讓學生也設計一個學校美術館,要體現建筑形式之美,體現仿生學運用等核心要素,讓陣地提升了美育效果。
美術學習不能局限在課本之上,也不能局限在校內活動之中,應讓學生走出去,到社會上去發現美之所在,去感美的藝術,去鑒賞美的價值。美術館就是我們美術教學的優選,利用課余時間或者假日活動,再或者是美術巡展期間,組織學生參加相關的巡展活動,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創意作品去參展,有關注者時能清楚說出作品的名稱、創意、具體繪畫過程以及所蘊含的藝術價值。同時可以適時組織學生參加美術館組織的美術專題講座,讓學生融入大美術學習、大集體學習,從而使學生在作品巡展和美學培訓中提升鑒賞評析與認知感悟等藝術品質。
比如,在繪畫課《遠古的恐龍》教學時,教師提前安排學生去本地美術館參觀“恐龍大世界”,聆聽館內工作人員的講解,同時觀看了恐龍動態圖片、仿真模型和有關恐龍滅絕題材的專題片。這些幫助了學生感知恐龍的體態特征、種族壽命等,尤其是了解恐龍之所以在地球上消失的原由,激起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熱情。借助館藏陣地資源激活學生繪畫恐龍的靈感,確保學生所繪畫的恐龍能具有生命力和藝術美感。繪畫完成之后,讓學生在館內進行繪畫分享,說出所畫恐龍種類及特點,這將有力提升學生的認知感悟與自主創作等藝術品質。
總述,美術教學資源要常教常新,課程模式要獨具匠心,要充分調動學生對美學認知的積極性,深挖校內外美學陣地,突出陣地育人的作用,讓學生親身參與美術創作和鑒美賞美,用豐富的美學資源和富有內涵的美學陣地感染學生,助力學生美學素養的大鍛煉、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