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杰
(安徽省蚌埠高新區禹廟初級中學 安徽 蚌埠 233000)
隨著教育新課改的實施,初中對體育教學的標準也越來越高,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策略,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水平,成為初中體育教學的重點。就當前實況來講,我國的初中體育教學還存在不少問題,要求教育研究者和教學教師不斷開拓創新,實施科學的教學策略,培養青少年的體育技能,最終提高青少年的體質。本文基于體育技能培養的初中體育教學策略進行分析。
按照以往的初中體育教學的狀況來看,很多教師都是按照體育大綱和教材的內容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工作。在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特長和興趣,以及學生對內容接受的程度。這就造成學生沒有許多自主選擇的空間。長久積累下來的情緒,讓初中學生對體育課程提不起興趣,甚至產生厭煩心理,逃避上體育課。而在新課改中,初中體育課并沒有具體的教學內容,這讓老師能夠靈活地發揮。體育教學老師要主動選擇那些與學生身心發展相適應的內容,結合體育技能在生活中的應用開展教學,做到教學校內校外的結合。對于學生來說,掌握了基本的體育技能,他們則可以自主地選擇體育器材,主動在課內課外進行體育鍛煉。在正式的體育課前,初中體育教學老師可以將以往固定班級授課的形式進行打亂,在學期初以集體展示課的形式給學生介紹每個體育項目的特點,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和興趣特長選擇感興趣的項目,提高他們上課的積極性和課后鍛煉的自覺性。這種方式能夠將學生的特長、喜好聯系在一起,將體育教學的效果充分發揮出來。
在開展初中體育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實際的生活情景,創設情景教學。在開展教學工作中,通過音樂情境、游戲情境、比賽情境等方式,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并融入到教學之中,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之中能夠掌握到體育技能和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還能讓學生上課更加積極,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訓練。在這些情景教學中,學生也掌握了自主學習能力和互助意識,這有利于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和學生的互幫互助的意識,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初中體育教學“積極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教學章節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動,通過運動游戲的方式來達到目的。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特別強調學生的安全,遵守游戲規則,加強自我保護,促進學生在活動中的積極性。
教學效果深受教學方法有效性的影響。在傳統的體育課堂中,大多采用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然后學生進行大量地反復教學,教師指導的方式開展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缺乏互動性,畢竟枯燥乏味,學生很難提起興趣來,自然也沒有心思去掌握體育技能,更談不上說教學具有有效性。基于體育技能培養的初中體育教學策略的分析,要不斷的改善現有的教學方法,創新方式,引進各種教學的理念和方法,具體指導初中體育教學的開展。例如,初中體育教師可以應用自由學習、游戲教學等,給學生提供廣泛的活動空間,讓學生具備自主和靈活的體育運動選擇項目。教師要在備課的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合適的安排,講解清楚每一個活動要點,讓學生充分做好熱身運動,依照自己感興趣的方面選擇體育活動。在課程快要結束時,教師要進行總結,并與學生進行溝通,鼓勵和獎勵優秀的學生,讓他們獲得肯定,再接再厲。教師也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將課堂呈現出來,讓學生體驗體育技能,避免單一的示范和模仿,增加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對于初中生來說,雖然他們都很有活力。但不同的學生體質不同。在教授學生體育技能時,不能“一刀切”解決問題,不然就會打擊他們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在新課改中,體育課程的教學目標就是要積極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身心,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師要因材施教,為不同的學生制定對應的標準。例如,在立定跳遠的項目中,教師可以根據初次跳遠的成績,將學生分為不同的組別,劃分跳遠的距離,并制定不同的跳遠標準。在比賽和游戲中,要用不同的標準要求不同水平的學生,這不是“偏袒”,而是根據讓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課程中來,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逐步提高體育技能。一般水平較低的學生,在解決了一些簡單的問題之后,再增加適當的難度,解決下一個難題,使學生能夠像走樓梯一樣逐步達到樓的最頂端,在幫助學生掌握體育技能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
體育教學工作中,平等的師生關系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成功和愉快的感覺。教師通過語言的評價可以使學生不斷的積極進取,愿意參與到活動中來。例如,學生在跨過橫桿的時候可能因為膽子小或者不恰當的方法無法跨越欄桿,這時候教師的指導重點要發生改變,如前者要做好心理安撫工作,后者則注重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使他們能夠克服心理困難,激發學習的熱情。對于表現良好的學生來說,教師要真誠的表揚和鼓勵他們,將物質和精神鼓勵聯系起來,增加學生的學習的內部動力,同時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從心底的關懷,愿意學習體育技能,培養終身鍛煉的好習慣。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有重要的作用。要基于體育技能培養,開展有策略的體育教學工作,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以及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