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真科
(安徽省合肥高新區柏堰科技園中心學校 安徽 合肥 230088)
所謂探究性學習是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使學生具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要豐富教學內容與形式,充分調動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生要善于發現問題,通過自主探究,明確思維方向;或者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理清思路,求異求新,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積極為學生創建民主、和諧、愉悅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發現問題并能解決問題,在培養學生勤于動腦、動手、動口的過程中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積極的探索與感悟,從而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主要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能力,充分尊重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地位,打開自己的思維,引導學生自由、開放地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數學知識的過程,這就充分需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樣,學生不僅獲得扎實的數學知識,還獲得了學習數學的方法,還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精神。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教師給以科學的點撥??傊處熞膭顚W生主動的鉆研,在學生取得一定成果時,教師給以高度的贊揚與認可;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學要及時的給以幫助,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踐行主體地位的功能。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學習《分數化小數》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課堂內容:具體如示(除不盡的保留二位小數),(1)1/5和1/6,(2)2/15和4/7,(3)3/5和3/15。使學生充分觀察得出結論,有些分數能夠化成有限小數,有些則不能化成有限小數。學生們充分的觀察與比較,探索分子與分母之間的關系。在這一實踐活動中,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索欲,使學生積極大膽的猜想分數化成有限小數與無限小數的具體關系,使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索、思考,從中找到答案[1]。
數學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學生數學學不好的原因大多是脫離了實際生活,不能與實際生活有機結合,這就要求教師科學合理的把所學數學知識有機的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使學生更加清晰的理解所學數學知識,更好的幫助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在日常數學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數學知識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數學知識的海洋中自由的探索,調動起學生的學習激情,通過具體親身操作或合作實現數學知識的自主探索,有效的提升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認識鐘表》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準備好實物鐘,學生首先要認識鐘表的時針和分針,(鐘表通常有兩根針,長針是分針,短針是時針),鐘表上還有12個數字,一天有24個小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觀察時針與分針的關系,體會具體時間的具體作用,如距離放學時間還有10分鐘,現在是幾點幾分?在這一實踐過程中,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主動的自主探究學習,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能力以及勤于動手、勤于動腦的能力,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2]。
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能夠集思廣益,有效的拓寬學生的思維,明確解題思路,使得所學知識更加牢固。教師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模式,學生平等參與其中,從而很好的起到帶動的作用,實現學生的互補,更好的增強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科學合理的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優化小組合作形式,使學生更好的探究疑難問題,學生之間各抒己見、相互討論、研究,有效的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比如,教師在講解《圓錐的體積》這一內容時,教師拋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同底等高的圓錐與圓柱的體積關系是怎樣的?學生可以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一系列的探究,學生們可以通過電腦3D的形式充分觀察;學生也可以進行“倒水”實驗,經過小組合作探討研究得出答案。在這一實踐過程中,學生在獨立探究基礎上的開展合作交流,使學生的思維更加寬廣,使學生的學習更上一層樓;不僅增強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還有效的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為促使學生的合作學習更加有效,學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幫助,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更不能隨意打斷別人的思路,大家要集思廣益,共同努力,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成果。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下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對學生的影響意義深遠。教師要勇于創新教學模式,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鼓勵與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自主探索學習的良好習慣,為學生的成長與學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