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東
(寧夏中衛中學 寧夏 中衛 755000)
關于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問題,教師需要通過為學生創建具有趣味性與探究性的教學情境,來通過激發學生的觀察力實現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學情境的創建能夠讓學生直接以觀察的方式對數學知識進行分析與探究,進而實現將數學圖形符號轉化為數學語言,使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完成對數學知識的觀察、分析與思考,在活躍學生思維的同時,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借助信息技術的方式來將數學中涉及到的圖形、圖像更加直觀、立體的呈現在學生面前,以便為學生的觀察提供便利,進而實現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1]
例如:高中數學中關于“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直觀圖”的教學,教師便可以通過為學生創建教學情境的方式,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將投影與三視圖進行呈現,便于學生觀察。此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的方式可以簡單畫出長方體、球、圓柱以及圓錐的簡易組合三視圖,并能夠根據某一圖形的三視圖時可以識別出其所代表的立體模型,這個過程便是學生創造性思維發散的過程,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實現了將幾何思維向數學思維的靈活過度。
對于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一定要摒棄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通過對多元化教學合理應用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分析能力,進而實現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升。多元化教學中的轉化教學是數學教學中經常用到的教學方法,由于高中數學各知識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所以,當學生在遇到新數學問題的過程中,便可以通過知識轉化的方式來借助已掌握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并選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來促進學生知識的轉化,以此來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目的。[2]
例如:高中數學“等差數列”教學過程中,由于在之前的教學中學生已經對通項公式與遞推公式有了了解與掌握,而等差數列與通項公式之間也有著直接的聯系。為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切入點,通過為學生列舉生活實例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加強對等差數列的理解。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采用的是誘導思維法與分組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為了促進學生知識的轉化,通過列舉影院排座位問題與銀行儲蓄問題等將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轉化為具體的數學知識。教師在針對“等差數列”進行教學之前,先根據影院排座位問題為學生列舉出兩組數據,讓學生來對這兩組數據進行觀察,進而發現兩組數據之間的關系,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將數據與數列建立聯系,并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對等差數列的定義進行歸納,使學生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聯想思維在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提升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教學手段。聯想思維主要是借助數學知識之間存在的共同點來構建起兩者之間的聯系的一種思維方法,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集合與函數之間便存在很多的共通處,所以,集合與函數之間便可以通過構建聯想思維的方式來實現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觀察,進而挖掘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并通過多角度分析的方式來提高學生數學思維的創造力。[3]
例如:高中數學“數列”中關于“等比數列”的教學,學生在學習等比數列之前已經學習與掌握了等差數列的基礎知識,所以,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構建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之間的關聯,以此來對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進行推導,最終掌握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不管是教材內的練習題還是教材之外的習題,對于不規則數列的題型,一般都是以等差數列與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為基礎進行改編與擴展的,因此,利用聯想思維構建知識間的聯系,很快便可以將新問題與課堂知識進行關聯,有利于學生理清思路,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加強。再比如選修2-1中第二章圓錐曲線的學習,學習橢圓之后是雙曲線,在學習雙曲線的時候,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對兩部分內容的關聯,從曲線的定義,曲線性質的研究,以及橢圓和雙曲線問題設計等方面,從而更有效的學習這部分內容。
在素質教育理念與現代教育相結合的背景下,對于高中階段學生的數學教學,教師一定要對學生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加以重視,教師要認真創設好情景,充分調動學生思維活動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能力,才可以讓學生更加便捷更加有效的掌握數學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為以后的數學知識學習與運用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