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娟
(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石角鎮中心幼兒園 廣東 清遠 511500)
繪本閱讀可以鍛煉幼兒的思維,幫助幼兒更好地認識世界、了解世界,通過大量的繪本閱讀幼兒可以豐富自己的閱讀經驗,提升閱讀的興趣,從小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受益終生。
家園共育主要指的是家庭和幼兒園通過合作共同對幼兒進行教育,家長和教師都充分地融入對幼兒的實際教育當中,兩方互相協作豐富幼兒的學習經驗,提升幼兒的學習能力。家庭和幼兒園是影響幼兒成長和發展的兩大主要因素,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對幼兒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而幼兒園是幼兒接受科學文化知識的主要場所[1]。家長和教師作為幼兒的教育者,應該不斷地進行交流和協商,在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等方面相統一,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幫助幼兒學習新的知識內容,提升自己。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家長和教師并沒有良好地開展配合,家長認為教學是教師的職責,沒有與教師就教育理念進行溝通和交流,這就導致家長和教師對幼兒進行兩種迥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些教育理念甚至是相違背的,這樣的狀況非常不利于幼兒的發展,對幼兒進行教育教學需要家校合作這一雙向互動的活動,這樣充分利用家長這一教學資源,更好地對幼兒進行教育教學。
2.1 加強溝通,革新幼兒家長教育理念。家園共育的主要目標就是讓幼兒家長充分融入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與幼兒園教師統一戰線對幼兒進行教育。因此,幼兒園教師應該注重向幼兒家長普及和宣傳幼兒園的各類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針政策,讓幼兒家長充分了解幼兒園的日常教學模式和教學活動,充分配合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要想做到家園共育,幼兒園教師就應該加強和幼兒家長之間進行溝通交流,搭建對話交流的平臺,更新幼兒家長的教育理念。一些幼兒家長忙著工作,沒有時間和幼兒一起開展繪本閱讀,認為這樣的活動應該是教師的任務,這種觀點時非常錯誤的,幼兒園教師應該加強與幼兒家長之間進行溝通,通過溝通交流讓幼兒家長意識到引導自己的孩子閱讀繪本的益處,充分提升幼兒的核心素養[2]。幼兒園可以通過召開家長會、印發宣傳手冊等方式革新幼兒家長的教育理念,讓家長積極主動地了解幼兒園對幼兒繪本閱讀的教學手段,然后結合幼兒園的繪本閱讀教學方式進行輔助教學,配合教師慢慢培養幼兒對繪本的閱讀興趣,幫助幼兒再閱讀繪本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2 做好指導,構建良好的閱讀氛圍。要想家園共育引導幼兒閱讀繪本,教師應該做好指導工作,向幼兒家長傳授一些經驗和技巧,讓家長了解如何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何與自己的孩子就閱讀的繪本開展交流探討,分享觀點。同時,幼兒園教師應該盡可能地搜集幼兒家長在引導幼兒閱讀繪本時產生的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向幼兒家長提供一定的意見和建議[3]。無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家庭教育當中,為幼兒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是最基礎的一點,因此,在幼兒閱讀繪本時,教師應該指導家長營造非常安靜的閱讀環境,不輕易打擾幼兒,讓幼兒可以靜下心來進行繪本的閱讀。
例如,教師可以指導幼兒家長每日保證幼兒具有半個小時的繪本閱讀時間,在幼兒閱讀的同時保持安靜,盡可能地和幼兒一起進行閱讀,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假設幼兒閱讀的繪本是《奇妙森林》,家長應該在幼兒閱讀完之后和幼兒進行交流,通過提問讓幼兒知道收獲了什么知識內容。家長可以提問:“寶貝今天閱讀的這個繪本里面有哪些小動物啊?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幫助幼兒回憶,并且對閱讀的內容進行概括,增加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
2.3 推薦書目,有效進行家園資源共享。教師可以定期為幼兒進行繪本的推薦,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和閱讀水平向家長推薦一些適合的繪本書籍,這樣家長就不會盲目地為幼兒提供繪本書籍。教師推薦完書籍之后還要對幼兒閱讀繪本的數量進行要求,要讓幼兒不斷地進行閱讀,通過大量的閱讀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鍛煉和提升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豐富幼兒的閱讀經驗。例如,小班的教師可以向幼兒家長推薦《烏鴉喝水》、《螞蟻與西瓜》、《拔蘿卜》等符合小班幼兒閱讀的繪本,促進幼兒繪本閱讀活動的順利開展和進行。
實行家園共育引導幼兒閱讀繪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和作用,在家長和幼兒園教師的共同配合之下幼兒可以閱讀更多的繪本,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促進幼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