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慧
(湖北省棗陽一中 湖北 襄陽 441200)
語篇分析在英語閱讀理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語句表達的含義、語句之間的邏輯關系等,學生通過對文章進行翻譯和分析,從而得到解決問題的答案。因此,語篇分析在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教師在教授學生解決閱讀理解的問題時,需要將語篇分析的知識以及技巧告訴學生,使其學會正確應用。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使用的語篇分析是指在進行英語閱讀理解過程中,教師通過文章構成的語境以及常規知識的應用,對文章結構和表達層次進行深層挖掘和分析。語篇分析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常用于閱讀理解教學,學生在學習閱讀理解時使用語篇分析技能,可以更加直觀且明確地理解文章內容,并通過語篇分析將英文文章具體分為幾個層次,便于學生解決閱讀理解中的問題。同時,學生通過語篇分析,能提升知識應用能力,將課堂教學中所學習的相關知識應用到文章分析中,幫助其形成對文章比較深刻的認識;通過語篇分析教學,學生可以有效提升閱讀理解效率。由于閱讀理解的本質含義就是針對某一篇典型的英文文章的文體、文章格式、寫作結構以及文章中所描述的內容等進行深刻并且詳細的分析。這樣的解題本質與語篇分析的教學基本目標不謀而合,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語篇分析的應用比較普遍。
2.1 導入閱讀文本的相關背景。英語本身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而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讓學生對不同地區的文化特征以及價值觀加以明確,進而在此基礎上對英語文本內容有更為深刻的理解,避免由于文化差異而出現閱讀理解有所偏差的問題。英語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如果一味地要求學生對其中的單詞、語法及句型等知識點進行掌握,而忽視了對其中所蘊含的文化背景進行講解,勢必會導致學生無法快速掌握文本的核心思想,同時對于作者的創作意圖也會出現理解偏差。因此英語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可以加強對學生文化視野的拓展,引導學生學習與了解西方的文化,并且在閱讀英語文本時需要與其中的歷史文化背景相結合,保證學生能夠正確地解讀文本內容,提升閱讀效率;另外教師還可以選擇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們直觀地呈現與英語文本歷史文化相關的影像及圖片資料,便于學生在全面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學會從語篇的角度對文章進行分析。以“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這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利用電子課件,為學生們介紹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節日知識,如節日的起源、慶祝方式等,這不僅可以促使學生文化視野得到拓展,同時也能夠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文本閱讀理解能力。
2.2 為學生們設計趣味性的話題。高中英語教師通過使用語篇教學法開展閱讀教學,可以選擇為學生們設計具有趣味性的話題,以此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可以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參與英語閱讀。教師在備課時,還需要認真而又細致地去分析課程內容,從語篇主旨視角出發設計具備較強趣味性的問題,以此來取得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以“Cultural”這一課為例,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前,首先可以對本節課的特點進行分析,由于該文本傳奇色彩與童話性質較為顯著,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入環節選擇去喚起學生們的童年記憶,為學生們設計趣味性的問題:“Have you ever seen a gem house in a fairy-tale book as a child?”學生們在聽到教師的提問之后,會迅速聯想到閱讀過的童話故事,提及“糖果屋”“餅干屋”一類的建筑物。教師立即抓住時機導入新課:“上述建筑并非只出現在童話故事里,現實生活中也存在,如果有興趣,讓我們共同展開本課學習。”借助課前導入環節,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做到了全方位地掌握,并且以生本理念為指導,不僅營造了課堂氛圍,同時也提升了教學的實效性。
2.3 建立評價機制,提升學生積極性。教師的評價是學生學習中非常關鍵的動力,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成果時,若能得到教師的表揚或夸獎,則會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若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或者出現失誤,教師的評價也可以適當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例如,教師可以為每個學生建立一個教學檔案和評分機制,學生在課堂教學以及課后作業等形式的教學過程中表現良好則會獲得教師的加分,若學生表現不佳則不會加分。通過這樣的方式,在班級內形成良好的競爭模式,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而言之,高中英語教師通過使用語篇教學法開展閱讀教學,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的英語綜合實踐能力得以提升,同時也能夠全面增強閱讀教學的質量。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切實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利用語篇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英語核心素養,從而為高中學生實現更好地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