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紅
(遼寧省沈陽市康平縣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學校 遼寧 康平 110500)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在“脫貧攻堅”戰略的領導下,農村建設日益繁榮,農村初中的教學設施也在日益完善。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農村初中教師提高了對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視,在缺乏充足的教學資源情況下,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進而達到鍛煉學生操作能力,提高實踐教學水平的最終目標。
要加大對農村初中建設的投資,幫助農村初中擴展教學資源,提高農村初中信息技術的軟件和硬件條件,如完善教室中的多媒體設備,讓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確保農村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1]。
例如,在關于學生勞動教育的綜合實踐課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提高學生的服務意識,這時教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播放關于我國生態環境現狀介紹,組織學生參與“社區綠地領養”的勞動活動,讓學生通過觀看具體的介紹,引起對保護環境的重視,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積極性,讓學生養成自覺維護學校和社區環境衛生的習慣,為優化我國生態環境做出貢獻。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其綜合素養決定了課程實施的效果,在信息技術條件下,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鞏固對信息技術的使用,提高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農村初中學??梢远ㄆ陂_展信息技術的培訓活動,聘請專業的教師講解相關的操作技能,為信息素養低的教師提供可以提升操作技能的平臺,幫助教師提高信息技術的操作水平[2]。
例如,開展“教學課件制作”的培訓課,經過培訓后,教師可以制作出能夠集中學生注意力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件,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這樣在開展綜合所動實踐課程時,教師可以靈活的應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組織豐富的實踐活動,在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開展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感受是實踐活動帶來的樂趣,適當的幫助學生緩解學習壓力,提高學習效率。
由于農村地區的教學資源有限,學生學習的主要載體基本上是正在學習的教材,條件稍微好點的農村初中會有小型的圖書館,但是館內圖書資源更新緩慢,這就體現了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將網絡上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然后帶領學生進行觀看,幫助學生擴展學習資源,開闊學生的眼界,這樣教師可以將網絡上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以此來擴展學生的學習資源[3]。
例如,在手工制作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教師可以將傳統的剪紙藝術、雕塑藝術、陶藝等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手工創作,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還可以讓學生對傳統藝術有所了解,起到一定的弘揚和傳承作用。
在我國,大部分農村都處于經濟欠發達地區,使得農村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落后于經濟發達的城市學校,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逐漸被廣泛應用到學生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組織豐富的綜合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可以主動配合教師,在實踐活動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突顯綜合活動的教育意義,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
例如,借助信息技術帶領學生了解我國每年發生交通事故的實際情況,由于農村地區與城市不同,沒有受到交通秩序的困擾,教師可以組織“維護交通秩序”的宣傳活動,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讓學生走出校門,向當地的居民宣傳維護社會交通秩序的理念,強化民眾的安全意識,有利于構建文明社會。再如。開展“電腦使用”的培訓活動,幫助農村初中生提高信息素養,提高學生計算機的操作能力。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關愛孤寡老人”的志愿活動,農村地區有許多“空巢老人”,教師鼓勵學生參加志愿活動,幫助老人打掃衛生,陪老人說話聊天,這樣的活動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發展,能夠促進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因此被廣泛應用到各個行業中,要加大對農村初中小學建設的投資力度,提高農村學校的信息技術軟件和硬件設備,為提高農村初中教學水平奠定基礎。教師可以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將信息技術融入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中,幫助學生豐富學習資源,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進一步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