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學清
(山東省膠州市膠萊鎮王疃小學 山東 膠州 266300)
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一方面是由于學生的邏輯思維還沒有得到發展,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存在著很多的困難,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師經常會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手段。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并且采取充滿趣味性和啟發性的教學手段,從而優化學生的學習經歷,使學生帶著更加充足的興趣進入到學習狀態中來,高效地獲取到數學知識,逐漸地養成積極向上的數學學習觀念。以下就是對此的一些具體看法。
小學生由于成長經驗等因素,在課堂上的注意力是十分容易分散的,數學教學經常會由于這點而出現效率不高的情況,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了使課堂教學質量有所提升,設計符合數學特色和學生興趣需求的課堂導入環節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積極運用語言、多媒體、實物等教學工具,構建豐富多樣的課堂導入情景,將學生的目光吸引到課堂上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教學“軸對稱”這一節內容時,筆者使用了案例展示的課堂導入手段,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了各種各樣的軸對稱圖形案例,包括風車、剪紙、建筑等等,從而利用生動直觀的圖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隨后,筆者再讓學生對這些圖像進行分析,找出其中的特征,并且觀察教室里的各種事物,嘗試找出類似的情景,從而引出教學內容,讓學生從熟悉的事物入手去理解數學知識,進而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層度。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靈活地使用故事導入、問題導入、實物導入等各種導入手段,讓課堂充滿對學生的吸引力。
小學生大多是活潑好動的,喜歡動手展開實踐操作,我們可以充分地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征,通過增強課堂教學活動的實踐性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且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踐當中感受數學知識是如何生成的,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要從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入手,讓學生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去展開新的實踐探索,促進學生的進步。
比如,在教學“平行與垂直”這一節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可以充分地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筆者組織學生展開了一次動手實踐的活動。首先將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然后給學生分發了一些必要的探究工具,包括細線、小石子、直尺等等,學生可以在教室里面自由地進行探索,用細線綁住小石子,做成一個可以測量垂直的工具,用這個小工具去檢驗教室的墻角、桌腳等是否垂直,或者是直接使用直尺來完成測量。這樣,原本單調的知識學習就變得具有了趣味性,學生可以在實踐當中獲得更加強烈的親身感受,進而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生成。總之,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探究,讓學生可以在實踐當中產生充足的積極情感,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發展。
對于小學生來講,從生活中獲取知識是最簡便的一種手段,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應當積極加強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交互,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入手去學習新的知識,從而降低教學的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積極開發生活化的教學資源,構建更加豐富的課堂學習情景,讓學生可以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經驗去學習教材上的知識,感受數學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無處不在,從而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比如,在教學“分類與整理”這一節內容時,筆者采取了一個活動教學的手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有多分類的經驗了,已經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對生活中的物品進行簡單的分類,因此,在本次的教學中,筆者給每一位同學都提供了一些卡片,上面呈現著生活中各種常見的物品,有水果、家具、廚具等等,學生需要快速地對這些物品進行分析,按照自己的認識去進行分類。學生分類的方法可以是多樣化的,有的學生可以按照這些物品的本質屬性去進行分類,有的可以按照它們在家里面被放的位置來進行分類,等等。這樣,通過生活化教學資源的開發和使用,可以讓學生更樂于參與進來,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本文針對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展開了一番敘述。學習興趣的形成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效率,幫助學生突破思維上的障礙,獲得智力、能力上的全面發展。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深入探究小學生的真實情況,在教學實踐當中總結出合適的教學對策,使學生逐漸地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興趣,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