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芳
(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海陽鎮鯉泮莊小學 河北 秦皇島 066012)
新課標明確指出,其教育宗旨為“以人為本”。但是在現實教學中,很多學校仍然以傳統的作業設計方式給學生布置作業,在施加學習壓力的同時,影響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這種方式或許可以短暫性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但就長遠發展看,對學生是極為不利的。
1.1 對數學基礎知識的變式訓練不足。筆者根據工作經驗以及文獻調查后發現,部分教師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沒有正確認識,更沒有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合理布置作業。布置作業的時候,全班同學的作業都是一樣的。而且布置的作業樣式過于單一,并且布置的作業多以書面形式呈現,這種情況會誤導學生數學作業就是書面作業,不需要練習口語表達,這與新課標提出的“素質發展、綜合能力”等教育理念是不相符的。
1.2 對數學基本技能的強化訓練不足。課后作業其主要目的是鞏固學生當天學習的知識,因此本應該在其中添加的基本技能訓練卻被很多教師忽略,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強化數學基本技能訓練的重要性。例如在小學課程中,會逐漸接觸數與代數等課程,教師在布置此課程的作業時,會采用題海戰術,枯燥的機械計算,會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厭煩的心理。學習數學是為了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但是部分教師在作業設計方面沒有考慮實用性與手動可操作性。數學應該出現在生活的各個層面,生活中的例子是可以為學生提供學習素材的,但是部分教師忽略了這一點。
1.3 對新課標數學思想的應用不足。數學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學生應該具有數形結合的意識。但是筆者發現有部分學生沒有該意識。部分學生用給定的文字描述求解對應的問題這一類型題型的時候往往會出錯,不會將數形結合起來解答,這說明教師在作業設計方面弱化了該技能的培養。
2.1 注重對基礎知識的訓練。滿堂灌、一刀切等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并不少見,在作業設計上也經常存在一刀切的模式。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在教育上要因材施教。每一個學生在對數學的理解都不一樣,在數學學科的發展程度都不一樣,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的時候,要充分考慮這一點,要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需求。對于基礎不牢固的學生,要注重設計基礎題,對于學習比較好的學生,要將設計重點放在綜合題目、應用創新題目等等。以分層式的方式設計作業,一方面可以減少學生之間的差距,讓學生可以彌補短處,另一方面能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可以正面看到自己的學習情況。同時要兼顧作業設計的多面性,要盡可能多的設計多類型題目,避免作業設計的單一性。
以人教版數學《質數與因數》這一教學中,質數的概念較多,如果學生對于概念理解不夠透徹,在作業設計中,教師可以設計有關概念的判斷題。例如:質數只有兩個因數,部分學生存在思維定式,對于題干中存在的“只有”二字存在趨向判斷錯誤。這一題中不但考察了質數的定義,還考察了學生對于概念的滲透情況。
2.2 注重對數學基本技能的強化。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全身心的進行投入,尤其是數學教學。在小學階段,學生會接觸到關于圖形與幾何的知識,對于這些內容的學習,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制圖能力,因此,在作業設計方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布置手動型的作業,提升學生看圖作圖的能力,將圖形與幾何之間的關系簡單化。除此之外,在作業設計方面,還應該考慮到實用性,也就是將作業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學會利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鍛煉學生的數學處理能力。
2.3 提升對數學基本思想的滲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升對數學基本思想的滲透,例如數形結合思想等等,讓枯燥的數學問題變得更加有趣味,化繁為簡,將枯燥的理論知識通過圖形直觀的表現出來。因此在作業設計中,教師應該多布置關于此類型的數學題,鍛煉學生數形結合的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中關于分數大小比較的問題上,異分母分數比較大小時教學的難點,學生不能直接理解,教師可以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畫出相應的圖形進行比較,變抽象為直觀。
數學教學是基礎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科目,數學作業是數學課程的延續,布置作業的目的就是為了鞏固所學知識,因此數學作業設計顯得尤為重要的。在新課標教學里面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數學作業的有效設計,可以開拓學生的眼界,啟發學生的思維,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提升對數學作業設計的重視程度,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