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江
(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聞韶小學 山東 淄博 255400)
跳繩項目是小學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提升學生體育興趣、激發學生體育潛能的主要途徑。而且,由于小學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活躍,求知欲、好奇心比較迫切。這使得教師在開展跳繩教學時,如果按照固有模式與傳統套路設計教學環節、活動、內容,勢必難以激發學生的跳繩興趣,跳繩教學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也會驟然下降。基于此,教師應該以花樣跳繩為輔助,并將其充分滲透至小學體育教學領域,讓學生在體驗不同花樣、動作、跳法的過程中愛上體育教學,并創造出諸多具有趣味性、多樣性的跳繩方式,在展示、協作、創新中提升其綜合能力,增強其身體素質。
跳繩是一種形式簡單,但玩法豐富多樣的運動項目。其對于小學學生身心健康與全面發展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而且,很多學生在進入小學前,基本都接觸過與跳繩有關的活動,具有一定的跳繩基礎。但是,由于其對于基本規范、動作、玩法、節奏的掌握有限,加之受到運動技能、身心特性、認知能力的限制,以致不同學生之間在花樣跳繩的掌握、應用、實踐上依然存在較大差異。如果對于所有學生統一要求、標準、規范開展指導,勢必難以切實滿足不同學生體育需要,花樣跳繩的作用與功能彰顯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以分層教學為輔助,對學生科學、合理分組分類,在充分關注不同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教學內容、技術要求、動作規范等合理優化、變革、創新,以切實滿足不同學生發展需要。例如,在開展“單搖前交叉”花樣跳繩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與跳繩花樣要求,對學生科學、靈活分層分類,并對不同類別學生提出不同要求,引導學生在歡悅且多樣的實踐體驗中獲得花樣跳繩技能的切實提升與有效增強。這種以分層指導為驅動的花樣跳繩策略,更為貼近小學學生的身心現狀,教學的針對性也隨之會顯著提升。
科學且有趣的方法指導,可以使花樣跳繩的趣味性、生命力驟然提升,也更利于對學生運動興趣與熱情的激發。故此,教師在落實小學體育教學實踐時,應該以花樣跳繩為輔助,做好對于學生動作規范性、參與積極性的調動與激發,借助信息技術、親身示范、圖樣展示等對學生開展規范化、多元化指導,就不同跳繩動作、技巧予以分解、組合,讓學生在更為直觀、形象的感知體驗中形成深刻印象,并結合教師指導嘗試、模仿、實踐,以全面激發學生參與花樣跳繩的興趣與熱情。例如,在開展“短繩前后左右開合跳”教學時,教師可以以多媒體為輔助,展示有關“前后左右開合跳”的規范性引導視頻,組織學生在直觀感知的基礎上了解并腳跳、單腳跳的動作要領,帶著濃厚興趣開啟教學實踐。隨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并親身示范,就跳繩過程中對應的下肢動作、繩子拿法、身體站位等予以示范指引,并要求學生根據教師示范開展嘗試與實踐。這期間,教師可以巡回于學生之間開展針對性、個性化指導,對于學生在動作、規范等方面的錯誤、弊病等予以糾正,使學生在多樣、豐富、有趣的運動體驗中獲得鍛煉與提升,發展與成長。
結合小學學生普遍比價熱愛游戲的特性,教師可以通過游戲情境創設、游戲活動開展、游戲內容融合等方式,將游戲深度滲透至花樣跳繩教學的各個環節,促使學生在積極參與、多元實踐、深度體悟中感知花樣跳繩的作用與價值,也可以于無形之中給予學生更多實踐的機會,為確保花樣跳繩教學效能提升給予保證。例如,在開展“花樣跳繩步法動作”教學前,為了切實了解不同學生實際情況,教師可以融入“剪刀石頭布”的小游戲,讓學生三人一組自由自組合,“石頭”是雙腳原地并攏跳、“剪刀”是雙腳前后交叉跳、“布”是雙腳左右跨越跳,組織學生在豐富且歡悅的游戲情境驅動下學習花樣跳繩的基本步法、動作,達到深度培育學生花樣跳繩意識的目的,使教學的科學性、發展性得到顯著提升,為學生體育潛能激發提供保證。
總之,花樣跳繩的諸多優勢,使得其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很強的必要性、現實性、發展性。而且,在花樣跳繩的驅動下,小學體育教學的生命力、影響力、感染力將會得到切實提升,學生的體育興趣培養、運動潛能激發,也會獲得充分實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學生的身心特性不同,體育能力各異,以致教師在落實花樣跳繩教學時,必須充分了解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對跳繩的方式方法與手段花樣科學規劃,予以調控,以促使學生在不同花樣的引領下逐步提升體育能力,開啟全新體育學習發展旅途。使花樣跳繩更好服務于小學體育教學開展,更好作用于學生體育素養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