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慧
教育乃百年大計,影響民族發展。英語作為小學重要學科,擔負著英語思維品質培養重任。英語思維品質主要包括批判思維、創造思維、科學思維品質三個方面,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要善于運用核心素養培養方法,培養學生思維品質,落實英語核心素養培養需求,提升學生思維能力。
科學思維是重要的思維品質之一,又細分為辯證思維、邏輯思維、系統思維等多個方面。小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過程中,需要從閱讀教材中掌握邏輯思維內容,并且能夠辯證地分析文章觀點,實現辯證、綜合、邏輯上的思維合一。從本質上而言,科學思維品質是深度思維能力,對于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戰,英語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層層深入,深度思考閱讀內容。
例如:在《Our new home》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Cartoon time環節作為教學素材,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與綜合思維。教師設置“Who is in the story?” “What do birds not like?” “What do birds like?”三個不同的問題,引領學生閱讀過程。教師將學生分成多個故事研究學習小組,讓學生思考三個問題。學生在小組討論過程中,先根據第一個問題,思考故事主人公都有誰,初步了解文章內容,然后根據卡通故事情節發展,知曉小鳥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完成教師設置的三個問題。最后,教師讓學生復述故事梗概,讓學生在分步思考基礎上,從整體探究閱讀內容,形成綜合性閱讀思維品質。在討論過程中,當學生出現觀點爭執時,教師不必急于干預,但也要避免無意義爭執,讓學生提出有力論證,升華學生討論過程,培養學生辯證思維。
分析所舉案例,教師設置三個與Cartoon time有關的問題,統領學生閱讀過程。可以發現第一、二、三問之間邏輯關系密切,學生探究故事脈絡,也就是完成邏輯思維品質培養的過程。最后,教師“由分到合”,讓學生再次從整體角度思考閱讀內容,完成多項思維品質培養目標。
批判性思維是對事物的獨立看法,也是一種判斷、理性分析思維能力,要求學生不可盲從他人觀點,能夠形成獨立觀念。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則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閱讀內容,辯證地分析閱讀觀點,提出個人新觀點、新設想,形成立體思維品質。教師教學時要尊重學生的觀點,呵護學生質疑精神,并為學生提供質疑平臺。
例如:在《Good habits》教學過程中,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教師可以選擇Story time作為教學模塊,讓學生分析“Wang Bing”的良好生活習慣,達成教學目標。在教學時,有部分學生對于“Wang Bing”的良好生活習慣產生質疑,并提出個人觀點“為什么將這些習慣定義成良好習慣”。教師針對學生觀點,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分析什么樣的習慣是良好的。此時,有學生提出“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方式就是良好習慣”,有學生提出“得到他人認可的行為活動就是良好習慣”,有……。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分享個人觀點“有益于個人發展,不影響他人、社會的習慣就是良好習慣”,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分析。
分析所舉案例,教師培養學生批判思維品質,選擇恰當的教學素材,并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開展批判思維培養。在學生質疑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充分討論,辯證分析觀點對錯,并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同時,教師注意進行正向思維引導,達成預期教學目標。
創新思維是對常規固化思維的一種突破,要求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打破常規理念,提出獨到、新穎的個人見解。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創新精神,讓學生能夠在英語閱讀過程中自由發揮想象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品質。但小學生英語基礎知識有限,創新思維過程中缺乏具體的方向性,很容易偏離正常主題。教師要為學生進行知識鋪墊,讓學生能夠吐故納新,既不因循守舊,又有的放矢,強化英語閱讀教學效果。
例如:在《Seasons》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知不同季節特征,并用英語將其表達出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先為學生展示不同的季節圖片,為學生提供思維素材,幫助學生迅速形成夏季“color”、冬季“white”等思維印象。教師在展示過程中,有許多學生提出并不是每個地方的冬季都下雪,如海南一年四季如夏等多種不同季節印象。這時教師要尊重學生個人創新思維,同時引導學生在表述季節時加上地點,嚴謹學生的表述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分析所舉案例,教師為學生提供創新思維品質培養平臺,并鼓勵學生講出個人不同看法,引導學生從合情、合理的角度進行創新思考,實現創新思維培養目的。
培養學生思維品質,不是朝夕之事。小學英語教師需要認真分析英語思維品質內容,了解思維品質培養目標,從科學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三個方面出發,結合英語教學內容,精心組織小學英語課堂,引導學生思維方向,讓學生能夠分析閱讀內容,并轉化為個人思維品質。文章為各位英語教師詳細列舉了思維品質培養案例,但教師還需要結合思維品質培養內容,謹慎應用案例內容,優化案例教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