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敏
(河北省遵化市堡子店中學 河北 唐山 064200)
人類思維本質上是人體大腦通過對外界自然存在事物的感受來予以客觀概括,而培養語文思維則旨在引導高中生能夠運用自身所學語文知識,對所思所感,做出一系列深入、理性、到位的分析、比對、整合、抽象、概括的學習活動。以此使之可以借助加工語文信息去表達闡述,各種或聚合、或發散知識,最終起到拓寬、深化學生個體思維,持續優化改善高中生思維意識的效果。高中生具備良好的語文思維,能夠很大程度上開發學生學習潛能,調動其內在學習能動性,使之逐漸形成自主自發的語文學習習慣,提升高中生語文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同時也為教師構筑高效語文教學課堂奠定基礎。
素質教育提倡教育者需以學生為中心來開展教學工作,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紅,教師應圍繞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思維和學習方法,激發學生智力潛能,來使之可以隨時隨地切實利用自身運轉思維,去解決語文學習時所遇到的各類問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發學習意識的目的,使之學習能力和思維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就目前現實情況而言,我國大多數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仍然受到頻繁的考試,以及升學教育影響,致使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時下意識采取傳統應試教學的“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師依舊將重點放在理論教授層面,課堂上教師占據主體地位,學生被動學習,雖然表面看去這一舉措切實節省出很多教學時間,有限的課堂中盡可能充實更多教學內容。但本質上,這種方式是弊大于利,學生在此類教學模式下,個體思維長期處于受限、甚至禁錮的狀態,很難切身、深入、完整的去客觀對待語文學習以及所遇到的各類語文問題,隨時間推移,學生視野格局、思維意識、聯想能力、創新能力只會進一步下滑。所以為了改變這一現象,尤其在新課標已經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的當下,高中語文教學,教師需全方位重視對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明確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價值作用,是將課堂歸還學生、激發學生語文學習潛能、學生得以形成深入體驗式學習的核心依據。這也是學生能夠真正能夠從內心認識并接受語文知識的關鍵途徑,最終使之真正熱愛語文學習,找到屬于自己的語文學習方法,提升語文學習能力、學習成績同時確保自身語文核心飼養也可得到有效培養[1]。
2.1 科學創設教學情景引導學生構建主觀思維。
(1)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思維,教師必須明確素質教育理念,主動轉變傳統應試教育觀念,以學生為中設置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方能使之語文思維得到有效培養。實踐期間教師可從科學創設教學情景,引導學生構建主觀思維層面做起,在充分掌握教材內容基礎上,分析學生心理,為其營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使學生每次進入語文課堂都能夠迅速調整至專注學習狀態,之后讓學生置身于豐富的情境中去體驗感受,結合課本課時內容豐富自身主觀思維,為其深化理解掌握語文知識,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興趣提供有利參考依據。這個過程中,學生可在教師所創設教學情境中,不脫離主題的前提下,盡可能發揮自身想象力和聯想能力,引導學生積極解讀文學作品主旨內涵,確保學生將所學語文知識徹底內化,最終達到全面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和語文思維能力的目的[2]。
(2)以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2“我有一個夢想”課時為例,教師便可從引導學生將專注度轉入該課時課堂學習活動中,來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一段馬丁路德金的演講片段和人物生平背景,來讓學生充分感受上個世紀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的風采,及其之于上世紀美國黑人群體的現實意義。在學生學習狀態調整到位后,引領學生專心去閱讀該課時文章,先通讀再有感情的去細讀一邊,之后再利用多媒體設備(投影儀/計算機系統等),繼續播放馬丁路德金相關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圖影,并告知學生一個真相。1968年4月,馬丁路德金被暗殺在田納西州一家汽車旅館中。由此來全面調動學生探究欲望和好奇心,使之真正能夠去自主自發的通過課本課時內容,去主動了解馬丁路德金的傳奇人生,以此調動學生語文主觀思維,為后續其能夠深度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打下良好基礎[3]。
(3)“馬丁路德金醫生都在追求用非暴力手段實現種族平等,消除種族歧視,“我有一個夢想”這篇演講發表于1963年,對當時美國社會影響意義巨大,次年馬丁路德金便獲頒諾貝爾和平獎?!蹦敲?,“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或者寫作手法,以及與之對應的主題究竟向當時的民眾呈現了怎樣的未來構想畫面?此時教師便可讓學生自己想象,發散思維的去具象化馬丁路德金的那個“夢想美景”,然后嘗試結合課本課時內容去深化分析。期間學生若給出回應,或者有感而發的答案,教師需要認真傾聽,給予鼓勵、表揚,回答較為普通、片面的學生,教師也應予以肯定,然后引導其再更完整、更形象、更大膽的去思考。最終回歸到課時中,后半部分6個“我夢想有一天”,所構成6句層層遞進的將夢想實現范圍有大到小,不斷收縮,從家國開始至孩童結束,如此有號召力、感染力的文章,實則已經告知我們,自由平等以及美好未來的向往,其實是作為每一個人類個體都樂于追求的夢想,不應局限在黑人群體,應在和平相處的人類社會中各自共勉、結伴前行。通過這次教學,來保障學生在教師所創設情境氛圍下,能夠主動自發的深入探究課時內容,尋找問題答案的本質,全面加深學生學習印象同時使之語文思維得到有效培養[4]。
2.2 高效利用多樣化教學方法調動學生思維邏輯。
(1)高效利用多樣化教學方法調動學生思維邏輯,教師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期間,可采取靈活的多樣性教學方式,依據課本內容與學生實際學習實況,選取最佳的教學方案,吸引學生專注度,來調動其語文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思維邏輯,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語文思維意識的目的,為學生后續語文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不斷提高奠定基礎。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圍繞學生心理,分析學生對當前高中語文學習具體進度實況,掌握高中學生年齡層的精神特征,整合教材內容及相關教學資源,盡可能為學生呈現豐富的“文化宴席”拓寬學生視野格局,逐漸引領學生自主思考的去運轉思維,自行解決語文學習中遇到的各類問題,提高自身解決問題能力同時確保自身語文核心素養可以得到切實培養[5]。
(2)以人教版高一語文“南州六月荔枝丹”課時為例,該課時屬于科學小品,文章內容表述以文藝性說明文來體現,整體科學性強,但同時又具備一定的文學情趣,語言生動且形式靈活,內涵精煉,清晰介紹科學知識同時也使學生能夠更好理解此篇文章主旨。教師教學期間沒便可引導學生先對該課時文章進行通讀,并設置問題,比如該題目源自明代陳輝《荔枝》中的詩句,那么讀過文章后學生有什么感受?題目七個字有什么涵義?作者所思表達意境好在哪里?荔枝枝生態順序如何?為什么是先講果實再講花?等等。來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順序的去閱讀思考,鍛煉學生思維邏輯,從而使之思維邏輯能力得到切實培養,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理解能力,為其日后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提供有利參考依據。
2.3 設計趣味性活動鍛煉學生獨立思維和創新意識?,F階段大時代背景下,新課標要求高中語文教育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換言之,如今高中語文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對其獨立思維、創新意識做好有效培養,這也是學生得以形成并鞏固自身語文思維的關鍵所在。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應盡量設計趣味性活動去鍛煉學生獨立思維和創新意識,比如按照教學內容設計符合學生心理需求的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合作探索以往,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投身至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中,自主探究課本文章深意,并延申自身思維,在閱讀思考文章后可提出創新性或者個性化的屬于學生個體的獨有觀點,最終使高中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效果能夠完全達到預期[6]。
綜上所述,通過對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實踐策略分析,可以看出,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必須從科學創設教學情景引導學生構建主觀思維、高效利用多樣化教學方法調動學生思維邏輯、設計趣味性活動鍛煉學生獨立思維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做起,才能保障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文思維的價值作用充分得到發揮,這也是當前我國新課標教育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教學水平得以不斷提高進步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