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高玲
(山東省東營市春暉小學,山東東營 257091)
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弱。很多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不佳,常常為數學成績不理想而感到困惑[1]。為了幫助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知識,教師應詳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觀察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表現,找到真正適合學生的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和策略,全面提高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效率[2]。本文中,筆者結合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分析如何構建高質量的數學課堂。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會忽略課堂導入環節的重要性。在數學學科中,課堂導入環節取得的效果有限,但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課堂導入,幫助其集中注意力[3]。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新穎的課堂導入形式,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真正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4]。
例如,在教學“時、分、秒”的知識時,教師可合理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在課堂上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鐘表,包括家中常用的鐘表、成年人手上佩戴的精致的手表。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為其展示鐘表的演變史,讓學生觀察各種類型的鐘表,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當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課堂上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詳細地認識鐘表上的指針和時刻,讓學生清晰地掌握鐘表的基本常識。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導入的方式,能讓學生以更加新穎的方式學習“時、分、秒”的知識。同時,通過獨特的課堂導入,學生在課堂上會集中精力,從而更好地吸收所學知識,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教師應避免在教學中讓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而要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反饋。教師如果只注重數學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學生的聽課效果,將不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5]。教師在數學課堂上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讓學生能夠及時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數學學習,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印象,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6]。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識時,在引導學生認真學習長方形的特征時,教師可以進行簡單的課堂提問,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自己所掌握和理解的長方形的特征。教師通過提問能夠讓學生主動思考。教師可以隨機選擇學生回答問題,從而了解學生在課堂上對長方形知識的掌握情況,根據學生的答案提出合理意見,并在接下來的長方形知識的教學中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當講解完正方形知識后,為了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照之前學過的長方形,在紙上畫出一個正方形。教師可以抽取兩名學生在黑板上畫出正方形,然后引導學生結合已經學過的長方形知識來認識正方形,鼓勵學生認真思考。教師在課堂上要多采用探究式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7]。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面對數學知識,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態度[8]。教師在平時的數學課堂上要注重學生的數學心理活動,嘗試融入更多情感方面的教學,幫助學生塑造積極向上的數學學習心理,為學生營造和諧、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緩解學生的緊張心理,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心。
例如,在學習“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知識時,很多學生感到難度較大。這一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運算能力,以致很多學生在學習這一知識時會出現錯誤。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因學生的錯誤而嚴厲批評學生,而要耐心地指導學生,幫助學生養成認真的學習態度,并及時反思自身不足之處,給學生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勵,使學生重塑信心,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小學數學的實踐性較強,不僅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還考查學生的運算推理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學好數學理論知識,還要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進行課堂練習,通過練習考查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情況,幫助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倍的認識”時,教師應先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倍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及時開展練習,為學生提供一些基礎性較強的練習題,讓學生結合教材知識來解決問題,使學生從理論學習上升到實踐,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從而顯著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及時掌握和理解關于倍的數學知識。
要想真正引導學生掌握小學數學知識,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和思考能力,讓學生感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科的魅力。
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關于長方形的面積的知識后,可以組織學生來到學校籃球場,計算籃球場的面積。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測量工具,讓學生利用工具測量籃球場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米,然后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計算籃球場的面積。這樣的活動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同時能夠提升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課堂學習質量,教師應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注重課堂導入環節,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同時,教師應加強師生互動,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式學習,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基礎上,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